1.知道三國鼎立局面形成過程中的著名歷史人物曹操、諸葛亮,了解文學描寫和歷史真實之間的不同。2.了解歷史上著名戰役官渡之戰與統一北方的關係、赤壁之戰與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關係 ;簡述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過程及它對歷史發展產生的影響①熟讀課文,完成填空,同時在課本上把重要的知識點勾畫出來,做好筆記;
【自主尋寶】請閱讀教材第80頁——第83頁的內容,自主完成下列填空並在課本相應的位置用紅筆圈起來。2. 東漢末年的名醫 ,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臨床實踐,寫成了《傷寒雜病論》;東漢末年的另一位擅長用針灸、湯藥為人治病的名醫是 。3. 中國古代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 》,是由 編寫的。1.背景: 末期,佔據河南一帶的 勢力逐漸壯大起來。當時佔據黃河以北的袁紹,兵多糧足,實力強大。曹操和袁紹都想並對手,稱雄北方。2.時間和地點:200年,雙方在 進行決戰。3.結果:曹操以少勝多,迅速殲滅袁軍主力,為以後 打下基礎3.交戰雙方:曹操的軍隊和 。 4.結果:孫劉聯軍 ,戰勝曹軍。5.影響:為 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礎。1.背景:赤壁之戰後,曹操轉而經營關中,完成了 的統一。劉備佔領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以後,又向西南發展,佔取 、 地區。孫權一邊把他的統治範圍延伸到 、 一邊又搶奪了劉備在 的勢力範圍。2.形成:220年,曹操的兒子 廢掉漢獻帝,在洛陽稱帝,國號。221年,劉備在 稱帝,國號,史稱蜀漢。229年,孫權稱帝,吳國建立,定都 。三國鼎立的局面形成。(1)曹魏重視農業生產,大力 。(2)孫吳開發江東, 發達,發展了海外貿易。230年,孫權派將軍 率領萬人船隊到達夷洲,加強了大陸與 的聯繫。(3)蜀漢在丞相諸葛亮的治理下,發展經濟,改善民族關係,加速了 的開發。
【合作探究】閱讀材料,分析材料,整理思路,形成答案。(注意要圈起問題要求回答的內容)材料一:瑜部將黃蓋曰:「今寇眾我寡,難與持久。然觀操軍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三國志》材料二:亮(諸葛亮)曰:「……曹操之眾,遠來疲弊……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
根據以上材料並結合所學,分析在官渡大戰中勝利的曹操,為什麼在赤壁大戰中失敗了呢?原因:戰術失誤;北方官兵,不習水戰,水土不服;驕傲自滿;鬆懈,輕敵。一、選擇題:認真閱讀題目,找出關鍵信息,如時間、地點、人物,在四個選項中選出唯一一個正確選項。1. 圖示法是學習歷史的一種好方法,它能將複雜的歷史比較直觀形象地展示出來。下面哪一幅圖反映了222年三國鼎立的形勢?( )
A B C D
2.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標誌著中國軍事政治中心不再限於黃河流域。這場戰役是( )3.「北平袁紹,南拒孫劉,青梅煮酒間,問天下英雄有幾?因事設奇,唯才是舉,鐵槊賦詩處,笑人間霸業如何!」這段材料稱道的人物應是( )4.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三國時期,祖國大陸就與臺灣有著密切的關係。當時促進祖國大陸與臺灣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的政權是( )5.曹操在官渡之戰中以少勝多,在赤壁之戰中兵力雄厚卻慘遭失敗,相比之下,你認為曹操應吸取的主要教訓是( )二、非選擇題:認真閱讀材料,找出關鍵信息,回答問題。6、自董卓以來,豪傑並起,……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材料中「然操遂能克紹」指哪次戰役?面對曹操「擁有百萬之眾」,諸葛亮在材料中提出什麼策略?
往期精彩分享:
部編版:七上歷史第13課《東漢的興衰》
部編版:七上歷史第13課《東漢的興亡》速記手冊
部編版:七上歷史第14課《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
部編版:七上歷史第14課《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知識點整合
部編版:七上歷史第15課《兩漢的科技和文化》
部編版:七上歷史第15課《兩漢的科技和文化》知識點整合+同步練習
部編版:七上歷史第16課 《三國鼎立》,含課文錄音
2018部編版:七上歷史第17課《西晉的短暫統一和北方各族的內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