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化液中的油是乳化油,其主要成分是機械油,來自機械加工和金屬表面處理行業。乳化油中含有石油、磺酸鈉、油酸皂等皂類表面活性劑,可以降低液體的表面張力。表面活性劑的非極性端吸附在油粒子中,極性端伸入水中,極性端在水中電離,導致油界面被一層負電荷包圍,導致雙電層現象,阻止油粒子相互凝聚。此外,乳液中的親水性固體顆粒也能使乳化油在水中穩定分散,部分固體顆粒被油潤溼,而大部分被水潤溼,阻礙了油顆粒的團聚。乳化油表面的油膜阻止氧氣溶於水,導致水中缺氧,生物死亡,產生異味,嚴重汙染環境。
初級處理技術
乳化液的預處理包括電解、靜電過濾、超濾、重力分離和撇渣等。前三種處理方法具有投資大、佔地面積大、運行費用高的特點,經濟有效的方法是重力分離撇渣法。重力式油分離器是處理含油廢水最常用的設備。處理過程通常是將含油廢水放入罐中進行油水重力分離,撇去廢水表面的油脂。理論上,重力分離的過程可以用斯託克斯公式表示。但由於湍流頻繁,周期短,重力分離器的實際效率取決於合理的水力設計和廢水停留時間。停留時間越長,浮油和水的分離效果越好。初級處理技術是基於油和水的相對密度的差異。
二級處理技術
兩級處理技術不同於只包括重力分離和撇油的初級處理技術。各種二次處理技術專門用於破壞一次分離後的油水乳狀液,並將破乳後的油從水相中分離出來。乳液可以用化學、電解或物理方法破壞,其中化學方法應用最廣泛。電解一般用於處理含有大量油和少量水的乳化液,而大多數含油廢水含有大量水和少量油。物理破乳方法包括加熱、離心和表面塗層過濾,後兩種是常用的。離心破乳是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分離油相和水相。這種方法對含油汙泥的處理效果最好,一般不用於處理濃度很低的含油廢水,除非水量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