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西洋月刊》高級副主編卡羅琳-尼斯(Caroline Mimbs Nyce)9月1日撰文稱,美國新冠疫情爆發已經超過6個月,確診病例超過600萬例。我們的記者提供了四種不同情形下預防工作的最新進展情況,或者說是觀察美國疫情的四種視角。
目前,遏制新冠病毒傳播的鬥爭正在多條戰線上展開:一些研究人員正在研究疫苗,另一些研究人員正在進行病毒測試。同時,對密切接觸者的追蹤,試圖在疫情開始之前抑制疫情。當然,還有每個普通人,出門戴著口罩或採取其他預防措施。
關於疫苗研發。美國疫苗研究人員面臨著用於動物試驗的猴子短缺的問題。今年7月發布的一個疫苗研發進展情況報告說,對臨床測試用猴子的需求上升,而來自中國的供應大幅下降。
關於病毒檢測。一個新冠病毒檢測的新時代即將開始。上周,FDA批准了一種新的病毒檢測方法,這種檢測方法對美國社會在疫苗投入使用前,「走出疫情持續的泥潭帶來希望」。
關於接觸者追蹤。對密切接觸者的追蹤在美國仍然行不通。病毒專家認為,這是迄今為止最美國化的新冠肺炎防控失敗。專家列舉了導致疫情追蹤工作滯後的三個原因:病例太多;病毒檢測時間太長了;許多美國人害怕或不信任政府。
關於使用口罩。戴著口罩也要少說話,更不能為了說話摘下口罩。研究人員說,事實上,你可以考慮完全不說話。在公共場所保持沉默實際上可能是一種有效的抗病毒策略。
美國疾控制中心主任雷德菲爾德(右)與白宮健康顧問福奇博士
報導稱,上周,美國疾控中心縮小了對新冠肺炎檢測對象的指導範圍,排除了那些沒有表現出任何病毒症狀的人。此舉引發爭議。
健康專家表示,關於新冠肺炎目前有兩個重要事實:第一,人們可以並經常在病毒出現症狀之前傳播病毒;其次,至少20%的新冠肺炎患者從未出現過症狀,但他們仍然能夠傳播病毒。
換句話說,沒有症狀的人是冠狀病毒傳播的主要驅動力。然而,美國疾控中心新的指南建議不要求對這些人進行病毒檢測,即使他們已經明確接觸到病毒。「如果你不能檢測他們,你就不能獲得可能病毒陽性的結果以隔離他們。」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前所長哈羅德-瓦默斯(Harold Varmus)表示,現在是時候開始忽視美國疾控中心關於病毒檢測的建議了。這一指導意見幾乎與目前所有為重新開放美國的努力計劃背道而馳,因為所有這些計劃都要求在沒有症狀的美國人中大幅擴大病毒檢測範圍。
(本文據國際媒體最新實時報導綜述,濠江客獨家編譯)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