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劇「如懿」了二十年,為什麼拯救中國電視劇的一直是它

2021-02-09 壹娛觀察

《如懿傳》姍姍來遲,今晚終於開播了。

這部命途多舛的清朝宮鬥劇,歷經天價片酬、抄襲醜聞和網臺聯播協調等各種問題,終於隨著新麗傳媒擁入騰訊的懷抱而落地騰訊視頻。

從1998到2018年,清宮戲在中國電視史上上演了一部進化的斷代史。沒人會忘記1998年《還珠格格》在中國電視史上創造的記錄,甚至今年在湖南衛視第16次重播時,還拿下了白天省級衛視收視率第一。

《還珠格格》中的小燕子

二十年一個輪迴,少年時沉浸《還珠格格》的人們,如今會在宮鬥戲《如懿傳》和《延禧攻略》中作何選擇?

「戲說」劇從風靡到衰落

《還珠格格》拍攝之初,趙薇還是北京電影學院三年級的學生,林心如只演過幾個配角,只有小虎隊有一些知名度。該劇播出之後,主演們都成了大紅大紫的明星,「小燕子」更成為一股風潮。直到2017年,湖南衛視綜藝節目《中餐廳》裡,還有東南亞遊客在見到趙薇後,情不自禁的喊出「小燕子」。

身著古代服裝,卻並不反映那個時代的社會生活,是這類「戲說」劇的特點。它們「注重故事的完整和情節的傳奇性,給觀眾帶來輕鬆、娛樂的享受」,傳奇與熱鬧的搭配,構成了90年代末「戲說」劇的火爆。

《還珠格格》並不是「戲說」劇的開創者,此前就有《戲說乾隆》(1991年)、《宰相劉羅鍋》(1996年)、《康熙微服私訪》(1997年)等改編自野史、民間傳說的電視劇。這幾部劇首播時也都創造了不俗的收視率。

清宮戲二十年代表作品

然而觀眾是喜新的。早在1999年,《康熙微服私訪》第二部播放結束後,主演張國立就表示「國內沒有一部電視劇能夠拍到一百集還不招人煩的」。儘管他立志要把這個系列拍下去,並且每年要拍30集,但觀眾並不買帳。2000年,系列第三部還在上星衛視播出,2002年的第四部只能在北京四套首播,而2007年的第五部只能選擇在成都二套播出了。

另一部由張國立主演的「戲說」劇《鐵齒銅牙紀曉嵐》系列,於2000年開始播出,平均收視率達到18.9%,排在全國第三位。2009年,系列第四部正式播出,8年後,張國立對外稱:「明年還要一起拍《鐵齒銅牙紀曉嵐》第五部」,至今杳無音訊。

「戲說」劇的「萬人空巷」是不可複製的。從90年代末,彩色電視機的逐漸普及,家家戶戶圍坐在電視機前面感受著「戲說」劇的合家歡氛圍,到新世紀,網際網路的橫空出世,年輕群眾尋找著屬於自己的個性化語言,嬉笑怒罵的「戲說」劇,並不能滿足他們的個性化追求,遇冷,理所當然。

在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的興起,以及「一劇兩星」政策的影響下,「臺網聯播」成為出品方的主要選擇,有些出品方甚至會選擇網絡獨播的模式。截止2017年,全年播出新劇425部,其中臺網聯動劇佔比48%,網絡獨播劇佔比52%。

清宮劇做出經典正劇先鋒

與《還珠格格》同一時期上映的另一部清宮戲,《雍正王朝》卻走了另一條經典化道路。「並不是每一部電視劇,都可以得到在中央一臺8點檔播映的榮譽——對於古裝劇而言,這一點尤其艱難」。但《雍正王朝》卻憑藉20%的收視率,創造了當年央視電視劇的最高收視紀錄。

《康熙王朝》海報

《雍正王朝》改編自二月河的「帝王系列」,是一部以「對現實映射,借古諷今」為特點的歷史正劇,成為黨政機關推薦收看的電視劇,更得到前總理朱鎔基的高度評價,拿下飛天獎、金鷹獎共14個獎項。

同樣改編自二月河「帝王系列」的電視劇《康熙王朝》,於2001年在央視播出,最高收視率達19.8%。該劇總投資2000萬,央視以3580萬元買斷了該劇的所有版權。在播出的20多天裡,這部電視劇為央視賺了1個億。

「帝王系列」的改編為歷史劇打下基礎。時至今日,電視劇《于成龍》在中央一臺播出,仍有1.29%的平均收視率,是全年僅有的7部「破1」電視劇之一。


女主戲的轉折

2002年播出的《孝莊秘史》與2004年的《金枝欲孽》,是由男主戲向女主戲的轉折。

《孝莊秘史》在湖南經視綜合頻道首播,收視率就高達23%,隨後在8個地方臺播出,並登陸臺灣三立都會臺。2003年《孝莊秘史》創造三立都會臺開臺以來的收視高峰,比同時段節目收視率翻了10倍。網友戲稱這是「馬景濤的四大巔峰作之一」。

《孝莊秘史》海報

《孝莊秘史》講述的是大月兒(即孝莊皇太后)與多爾袞的愛情故事,有正史也有戲說。出品人兼導演尤小剛也因此開始了「秘史之路」。

2004年,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成立電視劇管理司,頒布《境外電視節目引進、播出管理規定》,取代「各電視臺黃金時段禁播境外(包括港、臺)劇」的通知,對於港臺劇的限制取消了。

這一年,由香港無線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製作的《金枝欲孽》,在香港無線電視臺播出,收視突破32個點。共收穫大小35個獎項。2006年在內地湖南衛視獨播,收視率2.25%,超過紅極一時的《大長今》。《金枝欲孽》將故事的重心移到後宮,全力演繹了陰謀與謊言,通過「宮廷厚黑學」,展現出對現代社會職場關係的映射。「清朝宮鬥劇」由此誕生。

《金枝欲孽》中侯佳玉瑩的扮演者黎姿

2004年至2010年是清朝宮鬥劇產生並緩慢發展的階段。雖然這一階段幾乎每年都會產生以女性為主角的宮鬥劇作品,但其發展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狀態,同時期熱播的電視劇類型為新革命歷史劇和諜戰劇。

穿古裝的「瑪麗蘇」

2011年是「清朝宮鬥劇」高潮之年,《宮鎖心玉》、《步步驚心》、《甄嬛傳》等都是現象級的作品。另外,這一年的清宮劇還有一個共同特點,它們都出自於網文改編,網絡宮鬥文成了清宮劇的原產地,使得清宮劇開始以青春偶像劇的風格演繹歷史故事。

《宮鎖心玉》與《步步驚心》同屬於穿越劇,分別於1月和9月在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首播。前者平均收視率為2.48%,全網點擊量1.3億次;後者為1.15%,全網點擊量近3億次。

2011年末播出的《甄嬛傳》,獲得1.41%的平均收視率和超過24億次全網播放量,展現了「後宮作為一個吃人社會的縮影,聚斂了整個塵世的浮華及欲望以及無奈。」《甄嬛傳》能夠成為清宮戲中新的爆款,原因在於廣大女性同胞能夠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甄嬛的一生也類似大多數女性的成長軌跡,使人產生共鳴。

宮鬥劇的高峰代表作品《甄嬛傳》

宮鬥劇火爆的另一個原因,是收看電視劇的人群中,女性居多。2011年,女性觀眾達到51.4%。截至2017年,女性觀眾佔比已高達53.8%,這也導致很多電視臺喊出「得女性觀眾得收視率」的口號。

而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也為年輕受眾提供了更便捷的觀看平臺,改變了電視劇的觀眾群體結構。無論是《甄嬛傳》還是《步步驚心》、《宮》系列,都在年輕受眾那裡保持著較高的話題性與關注度,一經播出,迅速登上微博熱搜榜,並持續受到年輕人的歡迎。

由此可以看出,收視群體年輕化是電視劇產業的一大趨勢,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回歸到觀看電視劇行列之中。因為受眾的變化,製作方也根據人群調整了製作內容的改進。比如,新時代清宮劇的風格為,故事中的人物並不是完全封閉在後宮世界,權利鬥爭色彩並不明顯,更多的是將「權利的遊戲」作為表現內容,來形容現實社會的職場鬥爭等。

根據《2018電視劇產業發展報告》顯示,收看電視劇的群體中,低收入群體(月收入為2000-6000元之間)佔比最高,達到64.2%。中國遊民與流民文化問題研究專王學泰曾說:「電視劇屬於大眾文化,大眾文化是遵循市場規律的,由市場來調節。」電視劇作為性價比最高的休閒娛樂方式,需要遵循市場規則運轉,因此在可預見的未來,清宮劇處於並長期處於電視劇的主力地位。

把自己代入宮鬥劇

縱觀20年,《還珠格格》是清宮劇的開山之作,《步步驚心》、《宮》是清宮劇新的歷程,《甄嬛傳》是集大成者。《甄嬛傳》之後,人們一直懷疑清宮劇能否再有新的突破,但《延禧攻略》,讓人們在對清宮劇傳統的爭鬥謀略高山仰止之餘,看到了另闢蹊徑的突破。

《延禧攻略》借鑑了美劇的敘述技巧,在情節設計的精巧上似乎比《甄嬛傳》猶有過之,敵我之間的較量從後宮妃子之間的慘烈陰謀,上升到職場的步步升遷,通過不斷的打怪獸升級成為BOSS的發展之中,《延禧攻略》在可看性和意義性上,都更符合當代人們的價值需要,觀眾更容易代入角色,看到自己的影子。

新式宮鬥風格作品《延禧攻略》

這種「權利的遊戲+職場風格」目前已經創下90億點播量的新記錄。相比《延禧攻略》打擂臺的傳統清宮劇《如懿傳》,市場觀眾似乎更喜歡新式宮鬥風格的《延禧攻略》。清宮劇以其廣泛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已經成為了中國現代社會生活變遷和女性解放的一面鏡子。

清宮劇中存在著一些與職場競爭、社會奮鬥相契合的文化特徵,容易讓特定受眾產生代入感。比如女主人公初入宮門的單純無知、歷經挫折,很容易與職場新人剛步入社會的無措和不適應產生共鳴。

有些職場白領熱切希望自己能夠如劇中的女主人公一樣通過「鬥爭」越居上位,所以對於劇中所含心計、權術方面的學問大加探究、總結,並用所總結的經驗、技巧,例如隱忍、聯眾等技巧拿來指導自己的職場之路。清宮劇裡面的陰暗心理、叢林法則給了這一類受眾很大的啟發,他們源於對自身提升的渴望,因此對劇中人物認同,對清宮劇追捧和讚揚。

所以問題來了,《延禧攻略》和《如懿傳》,到底哪個能讓你夢想照進現實?

參考資料:

《中國藝術史話——電視藝術(上)》,邢春如,遼海出版社,2007年5月1日

《娛樂30年:那些有分量的快樂》,南都娛樂周刊,灕江出版社,2009年4月1日

《紀錄與建構——中國電視劇1978—2008年發展綜述》,吳秋雅,中國文學網

《2018電視劇產業發展報告》,首都影視發展知庫

熱  門  文  章

直接點擊即可查看

 小人物能否長成中國銀幕紀錄片的奇景?

 留給騰訊影業的時間不多了

相關焦點

  • 清宮劇為何能「如懿」二十年?
    細數二十年來你看過的那些清宮劇。來源:壹娛觀察(ID:yiyuguancha)《如懿傳》姍姍來遲,終於開播了。這部命途多舛的清朝宮鬥劇,歷經天價片酬、抄襲醜聞和網臺聯播協調等各種問題,終於隨著新麗傳媒擁入騰訊的懷抱而落地騰訊視頻。從1998到2018年,清宮戲在中國電視史上上演了一部進化的斷代史。
  • 《如懿傳》|一部打破常規的清宮佳劇
    自從1983年《少女慈禧》播出以來,中國大陸播出的清宮劇不下60部。據統計,上世紀90 年代製作的185部古裝劇中以清朝為背景的就有63部。其實, 20世紀初期,清宮劇就開始在華語影視圈流行。這部電視劇早已成為一個時代的標記,此後20 年長盛不衰。2011年的由孫儷主演的《甄嬛傳》熱播,宮鬥戲逐漸開始流行。今年的爆款電視劇《延禧攻略》其實也是這類題材的故事。
  • 《如懿傳》最大的價值,是它拉高了清宮劇的整體檔次
    再加上同題材《延禧攻略》的意外走紅,這都令《如懿傳》成為這個暑期我們不得不看的一部重頭大劇。從目前已經上線八集的情況來看,自然說好說差都有,對這部長達87集的超長劇來說,現在下一個總結陳詞還為時尚早。我最大的一個感受,不是想把它和各種同類清宮劇去對比,而是認為它的存在,實打實把清宮劇這一類型,拉高了一個檔次。
  • 俯瞰清宮百態 《如懿傳》譜寫人性輓歌
    當《如懿傳》在這些海外平臺上出現,它不僅是當下國產劇製作水平的代表,更是代表著如今的國產劇已經找到了絕佳的載體,來輸出中國獨特的文化和歷史形態,而這個價值才是國產劇走出國門的意義所在。清宮劇一直以來都是備受觀眾歡迎的題材,一方面是因為國人對清朝這段歷史一直有著濃厚的好奇和窺探欲,另一方面是因為在清宮這個載體上可以講述太多「故事」。但清宮的故事並不好「講」,因為這個熱門題材被挖掘過太多次,想要後來者居上,做出與眾不同的內容尤其難。
  • 為什麼電視劇《如懿傳》沒有《甄嬛傳》受歡迎?
    《甄嬛傳》是在國內影視劇中廣受好評的電視劇,是作為良心劇的代表,前些年各大衛視都爭相播放,甚至有的電視劇循環播放,弄得許多人早上起床和晚上睡覺聽得都是電視劇裡的「皇上萬福金安」,現在的年輕人還是會用劇裡演員表情來相互調侃,可見這部劇深受大眾的喜愛。
  • 女星的清宮劇造型!楊冪俏麗、趙麗穎甜美,李沁《如懿傳》經典
    近日微博上一片哀嚎,因為《延禧攻略》、《如懿傳》等爆火宮鬥劇相繼在視頻平臺下架,官方打壓宮鬥劇的意圖明顯,未來宮鬥劇的出品會越來越少,網友都哭喊拜託《甄嬛傳》要挺住呀!宮鬥劇且看且珍惜吧!而清宮劇的確是最受歡迎的電視劇類型,許多頂流小花都曾演過清宮劇,今天就來回顧一下她們的清宮劇造型,楊冪俏麗、楊紫甜美,李沁《如懿傳》超級經典!
  • 《如懿傳》從演技到劇情,清宮劇的新高峰?是下一部《甄嬛傳》
    最近,《如懿傳》正在熱映,劇中的男女主角分別由由霍建華與周迅來飾演,兩位實力派演員的演技自然沒有人質疑,是今年秋天不可多得的良心劇作。許多人劇迷都是原著的書迷,都很期待電視劇版的《如懿傳》能否成功還原書中的人物和場景。
  • 中國歷史這麼久,為什麼清宮劇那麼火
    熱播劇:《如懿傳》 為什麼我們這麼愛拍清宮劇?甚至是孝莊等系列秘史……這些清宮劇逐漸構建了一個比較完善的時代背景,從不同的視角講述那些熟悉的人、熟悉的事,就像是講述鄰家故事,大家看的時候沒什麼距離感,自然也喜聞樂見。 相比之下,其他所有朝代的宮廷劇,不管是歷史正劇、後宮悲喜劇、穿越劇等,遠不如清宮劇火熱,這點在數量上就可見一斑,可能前者的總和都沒有清宮劇多。
  • 《如懿傳》一直被群嘲,為什麼最後豆瓣評分卻超過了《延禧攻略》
    另一方面則是《如懿傳》一開播就栽了一個大跟頭,一眾網友表示周迅臉垮還演少女,而電視劇的配色更是感人,不少對這部電視劇抱有巨大期待的人紛紛棄劇,而後面的劇情也拖沓不堪,讓人不得不吐槽。延禧攻略評分一方面,細節到位。
  • 繼《如懿傳》後,清宮劇《熹妃傳》正式籌備,演繹帝後的愛恨纏綿
    不論是曾經引起風波的《甄嬛傳》還是最近話題度滿滿的《延禧攻略》、《如懿傳》,每次這類題材影視作品的播出,總會帶動觀眾與劇情同悲歡。如今《延禧攻略》已經收官許局久,意猶未盡之餘。這邊《如懿傳》也漸入佳境,扣人心弦的劇情走向,大氣寫實的配色布局,讓觀眾看得那是一個熱血沸騰、直呼過癮。《如懿傳》不同於常規瑪麗蘇白蓮花電視劇,面對毒辣反派,左手一個計謀,右手一個策略,環環相扣,直接反殺。
  • 如懿傳、延禧攻略為什麼被下架了?
    如懿傳、延禧攻略應該是這幾年比較火的兩部劇了——雖然我一部也沒有看過,但是我知道它們很火,因為媒體的特性就是清朝的東西都會很火。
  • 雷佳演唱的清宮大劇《如懿傳》片頭曲《沉香流年》,值得欣賞,又是一部經典!
    漸入佳境的清宮大劇《如懿傳》片頭曲《沉香流年》完整版已經正式上線。由著名青年歌唱家雷佳傾情獻唱。
  • 又一部清宮劇定檔國慶,誓要超越《延禧攻略》
    電視劇也不能落後,很多電視劇都定檔國慶,看來又是一場激烈的收視爭奪戰。又一部清宮劇定檔國慶,勢要超越《延禧攻略》,如懿:排我後面!這個國慶假期裡,一部清宮劇即將開播,《蘇茉爾傳奇》,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大清江山之龍膽花》。一看這名字大家就清楚了兩點,第一就是這是一部清宮戲,第二就是蘇茉爾這名字,知道了這講述了攝政王時期的故事。
  • 《如懿傳》開播 請收下這份最全「清宮關係圖」
    《延禧攻略》的劇情正推向高潮,《如懿傳》也從昨晚開始加入戰場。萬萬沒想到,同樣是以乾隆時期為背景,「既生瑜何生亮」的一雙故事正面開打!
  • 【影視佳音】雷佳演唱的清宮大劇《如懿傳》片頭曲《沉香流年》,值得欣賞,又是一部經典!
    漸入佳境的清宮大劇《如懿傳》片頭曲《沉香流年》完整版已經正式上線。由著名青年歌唱家雷佳傾情獻唱。
  • 如懿傳什麼時候播出上映(時間+劇情簡介)
    發布會上有業內人士透露,由新麗傳媒出品、周迅主演的電視劇《後宮·如懿傳》衛視首播權,花落東方衛視和江蘇衛視,每家300萬元一集。而此前已有消息,網絡獨播權以900萬元一集的價格被某視頻網站購得。這也意味著《如懿傳》成為中國首部首輪售賣單集破1500萬元的劇作。如果以片長90集算,總售價將達13.5億元,再加上二、三輪和海外版權售賣,這部劇的最終銷售額會超過15億元。
  • 《如懿傳》張鈞甯入主後宮首演清宮戲
    張鈞甯確定出演《如懿傳》中的珂裡葉特·海蘭。海蘭原型為清高宗乾隆帝的愉貴妃珂裡葉特,與如懿一生交好,彼此信任扶持。
  • 品《如懿傳》,賞清宮百態,聽人性輓歌
    當《如懿傳》在這些海外平臺上出現,它不僅是當下國產劇製作水平的代表,更是代表著如今的國產劇已經找到了絕佳的載體,來輸出中國獨特的文化和歷史形態,而這個價值才是國產劇走出國門的意義所在。 俯瞰清宮帝王婚姻,滿紙人心、人性、人情清宮劇一直以來都是備受觀眾歡迎的題材,一方面是因為國人對清朝這段歷史一直有著濃厚的好奇和窺探欲,另一方面是因為在清宮這個載體上可以講述太多「故事」。但清宮的故事並不好「講」,因為這個熱門題材被挖掘過太多次,想要後來者居上,做出與眾不同的內容尤其難。
  • 如懿傳為什麼下架-如懿傳下架是怎麼回事
    如懿傳為什麼下架?如懿傳和延禧攻略就突然顯示下架了,很多還想重溫一遍及剛想想來看的夥伴都很苦惱,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如懿傳下架原因。  沒過多久,網友發現,與《延禧攻略》差不多時期上線的《如懿傳》也已經下架了,隨後,「如懿傳下架」也登上了微博高位熱搜。
  • 江蘇衛視攬IP大劇《後宮•如懿傳》首播權!
    傳媒內參導讀:《後宮•如懿傳》為《後宮•甄嬛傳》原著作者流瀲紫潛心五年、延續清宮敘事的又一力作,將再現乾隆盛世六十載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