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年12月23日 08:37 來源:湖北日報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真真 通訊員 陳珊珊
閱讀提要
宜昌,承擔著我省「兩翼驅動」南部一翼重要引擎的歷史使命,是全省扇面發展的重要骨幹支撐。
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宜昌市提出,「十四五」時期,要幹在實處、走在前列、當好引擎,加快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長江中上遊區域性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城市。
「56個項目籤約、開工,總投資429億元!」12月18日,宜昌舉行12月重大項目集中簽約和開工,國藥控股、新松機器人、北鬥航天衛星等一大批知名企業落子宜昌。
歷經戰疫、戰洪、戰貧三場硬仗,宜昌項目籤約、開工的腳步從未停歇。
極不容易的今年,共12場籤約、開工活動,為宜昌鍛造引擎注入堅實動力,更是難得地實現了兩個「千億」的突破——
開工總投資額過千億!1月至11月,全市新入庫億元以上項目(不含房地產)449個,計劃總投資1448.71億元。
招引到位資金過千億!前11個月,全市累計新籤約項目1084個,同比增加13.87%,招引到位資金1563億元。
項目頻頻落地,作為金融支持重要指標的貸款餘額持續走高。截至11月底,宜昌貸款餘額為3958.7億元,比年初增加422.8億元,總量和增加額均居全省同等市州首位。
捷報頻傳。今年,和遠氣體、均瑤健康接連上市,分別成為全省貧困縣第一股和疫後重振第一股。宜昌上市公司總數達12家,居我省同等市州第一。
向機遇要紅利
三峽機場二航站樓明年竣工
12月20日晚8時許,三峽機場二期改擴建工程的工地上,依然燈火通明。
林立的塔吊間,近千工人正加緊施工,澆築T2航站樓、國際航站樓出發層的底板。「今年5月這裡還是一片黃土地。很快,2021年春節前將主體封頂,確保9月30日主體竣工。」三峽機場二期改擴建項目指揮部副總指揮李祖冰介紹,為了趕回因疫情、汛情耽誤的工期,他們一度採用24小時施工作業的超常規模式。
總投資約21.75億元的三峽機場二期改擴建工程,完工後機場面積將從現有的1.48萬平方米擴至7.4萬平方米,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500萬至800萬人次需求,將極大提升宜昌在「宜荊荊恩」城市群中航空功能的輻射帶動作用。
搶抓區域發展戰略機遇,鄭萬高鐵興山段和宜興聯絡線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加快推進,三峽樞紐茅坪疏港鐵路等三峽翻壩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項目有序實施,宜都長江大橋、伍家崗長江大橋即將通車……
搶抓長江大保護機遇,國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在宜昌的57個項目全部開工……
疫後重振補短板,宜昌啟動「十大工程」三年行動,謀劃投資過5000萬元項目1127個、總投資7270億元,今年已推進的514個項目中,開工率達78%。
向創新要動力
本土成長企業持續追投
12月20日,宜昌人福藥業生產車間,一種名為瑞馬唑侖的藥品正加緊生產。
這款今年7月上市的一類創新藥,打破了國內外鎮靜藥物類近30年無創新藥上市的局面,也標誌著宜昌人福在全球麻醉藥品行業從跟跑、並跑,到如今的領跑。
「創新,是唯一秘訣。」人福醫藥集團董事長、宜昌人福藥業董事長李傑介紹,宜昌人福每年拿出不少於銷售額10%的資金用於研發,目前在研產品138項。
今年6月,宜昌人福藥業斥巨資建設的全球總部基地項目開工,其中2.5萬平方米的國際藥物研究中心,聚焦創新藥、首仿藥等產品研發,這也是宜昌人福第20年追投宜昌。
創新激發的拓展動能,一路在宜昌追投的,不只人福。
安琪集團,不斷革新技術、產品、工藝,已成長為全球第三大酵母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公司逆勢上揚,實現營收64.26億元,同比增長15.58%;淨利潤10.12億元,同比增長52.12%。
12月18日,安琪再投19.4億元建設生物科技產業園,拓展生物科技產業鏈。
興發集團,前11個月銷售收入、利稅、出口同比分別上升0.31%、18.31%和10.34%。11月,興發創新資本合作渠道,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7.74億元用於微電子新材料項目開發,為未來發展賦能。
在宜昌,創新已成為點燃企業持續裂變的源源動力。今年,全市預計淨增高新技術企業119家,總數達640家,科技創新績效評價居全省第一。
向營商環境要效益
招引企業「後悔」少投
「企業『反悔』了兩次!」中燃三峽區域總部和能源裝備製造基地項目落戶的波折歷程,讓伍家崗區工業園區負責人劉漢宜難忘。
2019年,歷時6個月對接,中燃集團決定投資12億元,在宜昌建設供應「宜荊荊恩」區域的三峽燃氣總部基地。
正計劃籤約時,疫情來襲。今年3月,宜昌全域在全省率先解封,為全市疫後重振點亮綠燈,中燃集團派出考察組來宜昌對接投資事宜。
這一考察,企業「後悔」了!「不是別的,投少了!」中燃集團相關負責人張俊得出結論:除了燃氣服務,宜昌還有發展清潔能源裝備製造的廣闊市場和良好的投資環境。
今年5月,雙方主要領導視頻連線,企業改變原計劃,將投資額增至73億元,增投6個項目,將燃氣管道、器具、計量設備生產等相關產業鏈搬到宜昌。
合作敲定!「店小二」立即跟進,企業第一時間拿到了營業執照、完成土地摘牌;「多規合一」改革推進,企業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送抵;場平施工需要棄土,專班7天內選好場地、辦好手續;配套企業急著落戶生產,3天內過渡廠房騰了出來……
細緻周到的服務,讓企業再次「後悔」了!他們提出與宜昌服務專班一道外出考察,把格力電器、前田熱能、奇威特電器、中燃寶電器等相關配套企業引來。
面對即將開工的項目,宜昌中燃城市燃氣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鄧忠福表示:「好的投資環境,讓我們更想『折騰』了!」
如今在宜昌,政務服務事項可網辦率達98.6%,其「六多合一」改革獲國務院通報表揚,「承諾即投產」經驗被國務院自貿區工作部際聯席會推介。
持續升級的營商環境,吸引了國藥控股、中國中材、中國中鐵、中國燃氣、深圳寶能等20多家500強企業今年來宜昌投資布局。
(編輯:裴春梅)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