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字,預計閱讀時間。
如今,時代發展非常迅速,但也讓一些「別有用心」之人乘虛而入,把原本是用來方面人們生活的科學技術,應用到不正當行為中,導致人們越來越沒有安全感。對此,始終以客戶為中心的招聯金融,更加重視金融科技的發展,以及反欺詐風險策略的研究。
2017年,招聯金融與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合作建立智慧金融聯合實驗室。這是國內首家消費金融機構牽頭髮起成立的智慧實驗室。旨在圍繞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反欺詐機器學習等領域進行深入挖掘,融合招聯金融實際案例,探索利用先進技術制定反欺詐策略,實現對欺詐行為的精準防控和智能攔截,轉化應用消費金融創新技術成果。據了解,招聯金融自主研發的圖背景聚類技術在實際欺詐防控中的應用,引起了外界的重視。
GPS漁網聚類技術,在防控線下團夥欺詐中,幫助我們捕獲了各式各樣的"大魚小蝦"。GPS漁網技術,簡單來講,就是基於客戶申請或者提現時的LBS信息,將我們的地球靈活而又實時地編織成一張巨大無比的漁網,以幫助我們捕撈各種各樣的大(qi)魚(zha)小(tuan)蝦(huo)。
當然了,在編織漁網時,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風險等級或者不同級別的客戶風險標籤,靈活自如地控制網眼的大小,管控的精度可以大到城市、街區,也可以小到小區,樓棟之間,支持100*100m、10*10m等不同維度的空間管控。
同時,人臉識別技術在貸款場景下的欺詐防控中得到了成熟且廣泛地應用。但該技術的應用場景,往往在於藉助活體檢測和人臉比對技術來幫助我們識別貸款申請者是否為活人或者本人,這無疑為我們防範偽冒申請、帳戶盜用等風險提供了強而有力的工具。然而,同樣具有風險識別價值的人臉照片背後的"寶藏數據"也更值得我們去挖掘和深究。
值得一提的是,利用前沿的圖像識別與機器視覺識別技術,招聯自主研發了圖背景聚類技術,藉助深度學習的AI算法,將照片背景及地理位置信息等弱關聯進行組合,與強關聯的圖譜網絡形成了有效互補,構建了時間、空間及人物多維一體的多維空間防控體系。
目前,該項技術已成功落地應用於招聯的反欺詐防控場景。系統響應時長達毫秒級,能夠實現高效快速的攔截高風險欺詐團夥申請。不得不說,招聯金融作為一個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不僅能夠為客戶提供好的金融服務,在反欺詐防控方面,也能夠給客戶帶來安全感。
非常感謝您的報名,請您掃描下方二維碼進入沙龍分享群。
[Source]
本文系未央網專欄作者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本文為作者授權未央網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