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5月份開機,到國慶檔上映。
僅花了5個月時間製作的「趕工之作」《我和我的家鄉》,上映4天後逆襲,截止目前票房已破11億,領跑國慶檔,拿下票房冠軍
片中5個風格不同的故事各有千秋,諸多實力派影帝影后的「硬核飆戲」更是引發了全網的熱議。
皮哥注意到,在所有演員裡,葛優與範偉尤其醒目,兩人的表演「穩準狠」,不過相比之下葛優的《北京好人》,觀眾談最多的,卻是範偉的《最後一課》
全網對於片中範偉表演的評價幾乎是一致,
有人這樣說:
「總體來說挺好的,我個人來說最喜歡徐崢導演的最後一課,特別感動,範偉老師演的太棒了。
還有人這樣說:
旁邊的小姐姐抱著紙巾不停擦眼淚,範偉老師那段給我哭慘了……
以及這樣說:
……範偉演技驚人,把我的淚點掐住了
「哭了」、「表演頂級」、「淚點當擔」,「喜劇大師」,「最扎心的表演」這樣的溢美之詞,網上隨處可見。
今天皮哥就與大家談談範偉和他的頂級表演。
01、
範偉的三個「名場面」
在徐崢導演的《最後一課》裡,範偉飾演的老範,曾經是一個下鄉支教的鄉村教師。
如今年事已高的他已是兒孫繞膝,家庭和樂,還是國外某大學的教授,人生不可謂不圓滿。
但天有不測風雲,老範患上了嚴重的老年痴呆症,他的記憶滯留於當年在望溪村做鄉村教師時,為孩子們上的「最後一課」中。
平心而論,老範這個角色並不好演,一旦處理不當很容易陷入「高大全」這樣千篇一律的臉譜化演繹中。
但皮哥注意到片中範偉通過非常細膩的表演方式,特別是眼神方面的處理,讓這一形象紮根於現實,得以深入人心。
在去年《我和我的祖國》裡,張譯飾演的研究員高偉幾乎全程帶著口罩,但我們從他的眼神裡,可以感受到這一角色內心深處波濤洶湧的情感迸發。
範偉也是如此,片中很多時候的情感流露,都是通過眼神的變化,實現了觀眾和角色的共情。
這裡有幾個範偉幾個神表演的「名場面」
名場面1:一開始在醫院裡,病情發作的老範嘴裡嘟囔著一些莫名其妙的話,眼神中的慌亂、迷惘和焦灼,活脫脫就是現實中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真實狀態。
但在回歸課堂後,他的眼神裡多了幾分從容和喜悅,望向學生的目光也是溫柔而堅定,這股意氣風發的勁兒,和此前的「老年痴呆症患者」判若兩人。
名場面2:當「最後一課」的謊言被戳破時,老範環顧四周,眼神中流露出的畏懼、懷疑和惶惑,讓人切切實實感受到這個善良樸實的老教師,此時是多麼脆弱和無助,讓人有種說不出的難受,這段堪稱《我和我的家鄉》最扎心的名場面。
不僅是眼神,範偉通過動作、表情等種種豐富的細節不斷充盈著角色。
名場面3:當老範在黑板上準備寫下「我和我的家鄉」,卻發現「家」和「鄉」字寫倒時,拿著粉筆的手微微顫抖,兩眼望著黑板發愣,讓人不覺心酸。
但我們又看到,即便記憶如何衰退,他卻始終念念不忘他的每一位學生,始終沒忘記學生那張黑白畫還沒有塗抹色彩。
範偉用充滿生活質感的表演賦予了角色靈魂,而電影院裡不時傳來的哭泣聲,正是對範偉演技最好的認可。
此時我們也不得不感慨,徐崢選演員神了!
02、
範偉不僅僅是「喜劇大師」
其實範偉的演技早已得到業內的公認:大大小小的表演獎拿過不少,金雞獎也有過兩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但這麼多年來,很多人對範偉的印象,仍是停留在「喜劇演員」這個身份。
在春晚舞臺上,他和趙本山合作的小品給觀眾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比如《賣拐》、《賣車》、《功夫》這三部曲,那個「腦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夥夫」的老實人就此深深烙印在觀眾腦海裡。
但很多人卻忽略了,他的表演才能並不限於小品舞臺,在很多電影裡他也是不可或缺的黃金配角,即便是幾分鐘的戲份,到了範偉手裡也能十分出彩。
比如《天下無賊》裡的蠢賊,雖然出場不到四分鐘,但卻是締造了中國電影史上最經典的反派形象之一。
戴著可笑的面具,說話結結巴巴還大舌頭,範偉在一開始以「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方式,讓這個「蠢賊」的形象在觀眾心裡定了型。
看到劉若英時色迷迷的表情,遭到劉德華愚弄時的茫然無知,以及在發覺對方警察身份時頭冒冷汗、說話顫抖的語氣神態,人物情感的起伏轉換幾乎是一氣呵成。
皮哥想不到除了範偉,還有誰能讓這個兇狠、好色又愚蠢可笑的荒誕角色演繹得如此真實,讓人又氣又笑卻也恨不起來。
還有《手機》裡的「黑磚頭」,也是在幾分鐘的戲份裡,將一個農民形象還原得淋漓盡致。
當葛優飾演的電視臺主持人拿出一大疊錢,希望黑磚頭可以幫忙照顧一下老家裡的奶奶,黑磚頭面帶難色,義正詞嚴地表示拒絕;
但緊接著,他又不動聲色地把錢塞進自己衣兜,臉上的表情卻讓人覺得他是盛情難卻,其精於算計、口不對心的「可愛」性格特質一覽無餘。
做演員那麼多年,範偉一步一個腳印,用一個個極具感染力的角色告訴所有人,他不是只能演喜劇,更是可以駕馭任何角色。
比如讓範偉拿到多個影帝的《不成問題的問題》,其內斂又極富層次感的表演,讓左右逢源的「老狐狸」丁主任躍然於大銀幕上。
一副黑框眼鏡,一襲深色長衫,總是一副笑眯眯的模樣,看起來溫文爾雅,是個人畜無害的老好人。
但丁主任和善的外表下,卻是其難以為外人察覺的圓滑狡黠,以及為人處世的八面玲瓏。
在陪三太太等人打麻將時,丁主任手裡摸著麻將,一副謙卑謹慎的模樣,主動應承下為小少爺做壽的任務。
這本是一件諂媚討好的事,但對丁主任來說就像舉手之勞的小事,這種不露聲色的「媚態」,被範偉拿捏得相當到位。
皮哥至今還記得,在電影《求求你,表揚我》開場的一段長鏡頭裡,範偉融於生活的表演也頗為驚豔。
當記者問範偉飾演的農民工何為幸福,他那句「幸福就是我想上茅房,就一個坑,你蹲那了,你就比我幸福」讓人既好笑又動容。
話雖然糙了點,但他語氣裡的樸實、真誠卻是實實在在的,足可讓人感受到其紮根於生活的表演功力。
用黃建新導演的話說,範偉的臉「生動、敏感」,寫滿了生活的滄桑與小人物的五味雜陳。
這不禁讓皮哥想到,很多同樣喜劇表演出身的演員,對於表演的理解仍是那種舞臺式的插科打諢,在鏡頭前所呈現出的狀態往往都「過於癲狂」,甚至淪為低俗,讓人看起來就難以入戲。
他們所欠缺的,正是範偉在表演中呈現出的那種既接地氣,又不會讓人感覺尷尬的分寸感。
低調做人,踏實拍戲,這是範偉作為演員始終奉行的信條。
皮哥強烈呼籲,這樣的好演員不應該被埋沒,希望日後在更多作品裡,能繼續看到範偉老師的身影!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阿志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