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稱為「亞洲第一美男」的顏值。
劍眉星目,面如冠玉,自帶貴氣,360無死角的神顏。
無論東方還是西方,都視他的五官為黃金比例標準。
「積石如玉,列松如翠。郎豔獨絕,世無其二。」形容他最恰當不過了。
他一直都是世界電影史上特別的存在,他的名字早已成為傳奇。
兩獲美國百老匯最高獎;好萊塢Capri電影節終身成就獎;第一位登上奧斯卡頒獎臺的華人;第一位將京劇融入西方舞臺劇的華人;第一也是唯一一位兩次提名金球獎的華人;第一位被美國《人物》雜誌評為"最美50人"的華裔男影星;第一位代言勞力士的亞裔....
可是那麼多輝煌的經歷卻也依舊隱藏不了他有一個悲慘的童年,尊龍曾在一次採訪中說:「我沒有家,沒有父母,沒讀過書,沒有童年。」
剛出生的尊龍被一位身患殘疾的獨身女士撿走收養。一開始領養並不是完全出於好心,因為當時香港收養小孩是可以領到補貼的。養母孤寒,性格古怪,時常為一點小事對尊龍非打即罵。好幾次,養母都想把他丟棄了。剛生下來就被親生父母放在竹籃裡遺棄,是一個孤兒。
「一次將我丟在香港的巴士站上,不要我了。那次,我們對望著……最後,她還是走過來牽上我的手回家」。
七歲那年,養母覺得他長得不難看。希望他可以賣藝掙錢,早早成為自己的一顆搖錢樹。於是就把他送到當時香港的春秋劇社學京劇,從此吃住都在劇團裡。
學藝太苦了,他也經常挨師傅打,有一次實在疼得受不了,尊龍就偷偷溜走了。可是他沒有家,哪也去不了。最終他又回到劇院,跪下給師傅道歉,又被師傅狠狠打了幾耳光。有次甚至被打成重傷,自己也沒錢看醫生,最後還是一位好心的裁縫來幫他縫了八針。
多年以後,有人問:成為大明星的尊龍,最重要的事是什麼?
尊龍回答:「不是我的電影,不是我的財富,而是我還可以為那位收養我的女士流淚。有一年,我回香港去找她,見面的時候我還是沒哭,我放不下那口怨氣。我看見她牙沒了,你說做人不可以吃東西多沒意思。我回酒店之後,我又流眼淚了。我給錢她去做牙,她說不做,太貴了。我說沒關係,多吃一個月一個星期也是好。在我看來,對世界不寬容,就是對自己不寬容。」
「一個人究竟吃了多少苦,才能把苦咖啡喝成是甜的。」
即便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他還是感到很幸福。他說,「小時候有一碗飯吃,有半個鹹蛋,有一個籃子是我睡覺的地方,我就很滿足。」
直到18歲那年,尊龍迎來人生的轉機。他在一個美國家庭的資助下,毅然離開香港,到了美國,但剛到美國,一開始日子也並不好過。為了賺生活費,他什麼都幹過。洗碗工、廚師、賣冷飲……然後用賺到的錢去學芭蕾、學英語、學戲劇。
尊龍憑藉毅力,用字典學習英文,赴加州南部聖安娜社區學院,學習演技、舞蹈、默劇及武術,5年後畢業,立志當演員,進入帕薩迪洲的美國戲劇藝術學院學習,同時參加學院亞洲系的東西方演員戲院的美國人劇團。
尊龍一邊在不同的劇團中客串積累經驗,一邊等待著進入好萊塢的機會。但很可惜,他能獲得的機會確實少之又少。
因為在好萊塢,亞洲演員的位置始終都是尷尬的,特別是對亞裔的刻板印象直到今天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就連當年享受到好萊塢A級電影製作待遇的國際章,都表達過好萊塢對亞洲演員差別待遇的不滿。
在跑龍套的期間,他還在美國Public Theater的劇院裡演舞臺劇。憑藉精湛的演技,尊龍拿到了美國外百老匯的最高榮譽——喜劇奧比獎最佳男主角。這時候,他便將自己的英文名改為「John Lone」,與中文「龍」字諧音,又取「萬物之靈以龍為尊」的尊字,合之為「尊龍」。
尊龍接到的第一個銀幕角色,只是《金剛》裡客串的一個不到一分鐘的服務生,或者是在一些肥皂劇裡演連英語都不用說的亞裔角色。但是最終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終於遇到了人生的第一個伯樂—黃玉美,這個曾經提提攜過劉玉玲、陳衝等影星進入好萊塢的華裔經紀人。
1984年,在黃玉美的協助下,尊龍終於第一次在好萊塢電影《冰人四萬年》裡,擔任主角。雖然是男主角,但是要演的角色卻是一個連臺詞都沒有的原始人,臺詞都是象聲詞。
而正是因為這個角色,也讓在好萊塢裡名不見經傳的尊龍收穫了一定的知名度,他也因此引起了美國主流影視圈的注意。
比如在演完《冰人四萬年》之後的一年,他就接到了奧斯卡最佳導演麥可·西米諾的電影《龍年》,在裡面扮演男二唐人街的華裔黑幫頭子喬伊·泰。
雖然是個配角,但人家氣勢根本不輸給主角。
當時美國媒體甚至把他評為「有史以來最帥的黑幫老大」。憑藉該片入圍第43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電影男配角獎。這也是華裔演員第一次在金球獎上獲得此項殊榮。一角驚豔好萊塢的尊龍真正開啟了演藝事業的最巔峰。
當然,最出名的,還是那部名垂青史的《末代皇帝》。
這裡還有一段小插曲,尊龍是第一個面試溥儀的演員,一下子貝導就被尊龍的氣質吸引住了。
但貝託魯奇偏不信這麼快就能找到演員,以為還能碰到更好的。
結果兜兜轉轉,尊龍最終還是成為了溥儀的最佳人選。雖然尊龍從小生養在貧寒,但是氣質裡的高貴始終沒有消逝。尊龍在《末代皇帝》裡的表演一直是克制的,但絲毫不影響觀眾感受到這位末代皇帝的無奈與孤獨,海外媒體也對尊龍的表演一篇盛讚,將他稱做「演藝國度的哲學家皇帝」。
憑藉《龍年》和《末代皇帝》的表演,尊龍分別收穫了金球獎最佳男配角和劇情類最佳男主角的提名,這可能是華人演員在好萊塢最高光的時刻。
80年代,尊龍就成為少有的能躋身好萊塢的一線華人演員。在1989年的時候,尊龍還獲得第26屆臺灣電影金馬獎特別獎。
而完成這些殊榮的時候,他還不到40歲。
生活中的尊龍,也渴望安全感,就像他給自己起的英文名字,John Lone,Lone代表的是Lonely,孤獨。
從小生長的環境,讓他長大之後沒辦法做到和普通人一樣為人處世。所以對外總給人一直情商不高,不愛搭理人的形象。
他也有過一段婚姻,但時間也維持的很短暫,後來一直保持單身。
「我沒有父母,我學會了做自己的朋友,做自己的父親和母親。」
相比於曾經好萊塢一線男星的光環,他更喜歡普通人一般清閒的日子。
喜歡帶著自己養的狗狗去森林裡居住,他還在加拿大「領養」了兩棵千年古樹,把它們當做自己的祖父祖母。
沒有孩子的他,總愛去孤兒院看望那些兒童。
尊龍曾坦然心扉的說:
「我不太會做人,我沒有家、沒有父母、沒有名字、沒有童年,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我不太懂,從小沒有人保護我,只能自己保護自己,所以我就關閉了心門。」「我就好像一片樹葉,跌落成河,任河水衝走,都不知道已逝。我這種人,在世界上消失亦無人理。」
他是一個生來孤獨的人,跟世俗總是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