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傳傳 中國傳媒大學
豔陽高照,喜氣盈盈。裝扮一新的國重大樓報告廳暖意融融,氣氛熱烈,12月18日上午,中國傳媒大學國重大樓啟用儀式在這裡隆重舉行。
中國工程院高文院士、丁文華院士;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司長雷朝滋、基礎處處長鄒暉,國家廣電總局媒體融合發展司司長楊傑、副司長劉建國,國家廣電總局科技司副司長孫蘇川,科技部基礎研究司基地處副處長李旭彥,北京市科委科技冬奧專班負責人楊鵬宇處長等上級主管單位領導;人民日報社傳播內容認知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人民網黨委書記、董事長、總裁葉蓁蓁,中宣部宣傳輿情研究中心副主任、「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副總編輯範希春,河北省委宣傳部部務會成員、雄安新區宣傳網信局主要負責人邊建國,中國電信集團市場部總經理陳文俊,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副總編輯問永剛,貴州廣電傳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貴州廣播電視臺黨委書記、臺長劉衝,號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之超等合作單位領導;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部學部長、電視學院院長高曉虹,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院長、原人民日報副總編輯米博華,中國國際公共關係協會副會長王冬梅,北京電影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胡智鋒,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強月新,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院長李本乾,中國傳媒大學媒介音視頻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張勤,中國傳媒大學腦科學與智能媒體研究院院長曹立宏等國重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兵器工業第二〇三研究所黨委書記陳西峰,中科院自動化所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王亮,北京大學前沿計算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亦洲,清華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研究中心副主任朱文武,北京郵電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執行院長彭木根、人工智慧學院執行院長蘇森、副院長馬佔宇,北京工業大學智能感知與自主控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顧錁等學界業界專家學者;國家廣電總局原副總編輯、規劃院原院長黃勇,國家廣電總局原副總編輯、宣傳管理司原司長金德龍,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原司長姚喜雙等領導;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校長廖祥忠,黨委副書記姜緒範、王達品,副校長劉守訓、李新軍、張樹庭,黨委常委李眾、陳作平,校長助理王志等黨政領導班子成員;陳文申、李培元、李煥生、周銅山、任金州、呂銳等部分離任老領導,以及學校師生代表、離退休人員代表等近300人參加活動,共同見證國重大樓啟用儀式。
啟用儀式由中國傳媒大學副校長、國重實驗室常務副主任段鵬主持。
教育部科學技術司雷朝滋司長在致辭中代表教育部對中國傳媒大學國重大樓的正式啟用表示熱烈祝賀。他指出,國家重點實驗室作為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基地,擔負著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歷史使命。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多次強調,要做好國家實驗室建設工作,強化科技創新,建設科技強國。教育部落實中央部署,率先在中國傳媒大學布局建設智能融媒體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在此基礎上,中國傳媒大學成功獲批建設媒體融合與傳播國家重點實驗室,這是第一家在高校建設的面向傳播學領域的國家重點實驗室,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可喜可賀。
雷朝滋司長強調,中國傳媒大學要以媒體融合與傳播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為依託,深入思考新時代國家科技發展面臨的新形勢,勇於承擔新使命,謀劃新作為,加強原創引領,服務國家戰略,培育領軍人才,努力把國重實驗室打造成為傳播學領域的主力軍,技術突破的支援力,成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和教育強國的戰略支撐力量。
對媒體融合與傳播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雷朝滋司長提出三點要求:一是要聚焦國家重大需求,整合優勢資源,針對媒體融合領域的核心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問題開展長期持續攻關,加快實現引領性的原創突破;二是要加強學科交叉融合,以媒體融合中的科學問題、技術難題為牽引,加強同其他高校信息工程管理等多學科優勢團隊的合作,促進學科深度交叉融合和創新團隊的特色發展;三是要強化創新人才培養,探索多學科科教融合育人的新模式,培養服務型創新人才,構建科學發展與創新的人才庫。
國家廣電總局媒體融合發展司楊傑司長在致辭中代表國家廣電總局對國重大樓的正式啟用表示熱烈祝賀。他指出,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推進媒體融合發展工作,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建議》,明確提出要推進媒體深度融合,實施全媒體傳播工程,做強新型主流媒體,建強用好縣級融媒體中心,這為媒體融合發展建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楊傑司長強調,推動全媒體時代媒體深度融合,事關廣播電視高質量創新型發展,事關壯大主流輿論,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他希望並要求中國傳媒大學媒體融合與傳播國家重點實驗室繼續勇挑重擔,強化科技支撐,紮實推進媒體融合基礎理論、服務模式與技術應用等方面的創新研究;搭建媒體融合與傳播領域的先導示範平臺,培養媒體融合與傳播領域的高端專業人才,服務中國特色的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助力全國廣電系統打造一批具有強大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新型廣播電視主流媒體,佔據輿論引導、思想引領、文化傳承、服務人民的傳播制高點,儘快把實驗室建設成為全國媒體融合與傳播領域的權威智庫和科研高地。
廖祥忠書記在致辭中,首先代表中國傳媒大學對關心和支持學校國重實驗室建設、出席並見證國重大樓啟用的各位領導和嘉賓,致以最熱烈的歡迎和最衷心的感謝。
廖祥忠書記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科學決策,推動媒體融合上升至國家戰略。十九屆五中全會更是將媒體深度融合、全媒體傳播明確寫入國家「十四五」規劃建議當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著力打造一批形態多樣、手段先進、具有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牢牢佔據輿論引導、思想引領、文化傳承、服務人民的傳播制高點。2019年11月,科技部批准建設了四家媒體融合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傳媒大學媒體融合與傳播國家重點實驗室位列其中,學校作為其中唯一一家高校依託單位,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任務艱巨。
廖祥忠書記表示,一年多來,學校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和要求,整合全校資源、制定相關政策、落實建設經費、組織科研隊伍、引進和培養優秀人才、創新體制機制、持續提升實驗研究條件、建立「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運行機制,穩步推進著實驗室的全面建設。其中一個重要舉措,就是在經費並不寬裕的情況下,拿出專項經費改裝及添置設備,將原綜合實驗樓改裝優化為國重實驗室的專用場所,打造成今天正式啟用的23000平方米的「國重大樓」,成為學校科研新地標。國重大樓的建成,充分反映出中國傳媒大學對國重實驗室建設的高度重視,展現出全校上下對建設好國重實驗室的決心和信心。「這既是黨和國家的戰略需要,更是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過程中傳媒大學理應擔負的時代重任。」
廖祥忠書記指出,進入新時代,學校以「雙一流」建設為引領,走新工科、新文科融合發展之路,強化信息傳播領域「小綜合」的學科特色,實施從傳統高等教育向未來高等教育跨越、從傳統傳媒教育向智能傳媒教育跨越、從國內一流傳媒高校向國際一流傳媒高校跨越的「三個跨越」發展戰略,全面開啟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傳媒大學新徵程。未來,學校將以國重實驗室為依託,本著「精誠合作,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與國內媒體融合領域相關重要機構保持「全面、緊密、雙贏、可持續」的合作關係,以此為路徑,從全國一盤棋的大局層面,為我國媒體融合領域打造出服務國家戰略、系統設計、科學布局的學術共同體,建設出國家級媒體融合領域的科研創新平臺和高精尖人才培養平臺。
廖祥忠書記強調,下一步,學校將堅持「系統設計、創新驅動」,以先進技術驅動融合發展,加強新技術在新聞傳播領域的前瞻性研究和應用,推動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實驗室將繼續聚焦國家重大需求、媒體融合領域重大科學前沿問題,著力解決媒體融合與傳播領域的重大關鍵性問題,圍繞「媒體融合的服務模式」「媒體融合傳播與未來形態」「媒體信息智能處理」三個主要研究方向開展科研攻關,持續助推高新科技在媒體融合與傳播領域的迭代升級,加快推進高新科技驅動媒體融合與傳播模式創新步伐,不斷提升媒體領域維護意識形態安全與政治安全的技術保障能力,全力打造未來媒體領域高精尖人才培養平臺,確保在「十四五」期間以令人滿意的成績通過科技部驗收。
廖祥忠書記最後強調,國重大樓的正式啟用,標誌著學校國重實驗室進入了只爭朝夕的快速建設階段。國重工作團隊要抱定捨我其誰的心態,重整行裝再出發,不忘初心、牢記重託,更加努力盡責,做出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為國家做出更大貢獻。學校定能不負重託,為媒體融合的國家戰略的實施,貢獻出中傳智慧與力量!
伴隨著歡快的音樂、熱烈的掌聲,在充滿高科技元素、充滿動感的三維虛擬情景中,雷朝滋、楊傑、丁文華、孫蘇川、廖祥忠、陳文申、李培元、劉建國、葉蓁蓁、範希春、邊建國、問永剛、劉衝、高曉虹、胡智鋒等領導和嘉賓,走上主席臺通過觸摸紗幕的方式,共同按下象徵國重大樓啟用的按鍵,標誌著國重大樓的正式亮相啟用。
▲ 中國傳媒大學媒體融合與傳播國家重點實驗室與人民日報社傳播內容認知國家重點實驗室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 中國傳媒大學與中宣部宣傳輿情研究中心籤訂合作協議
▲ 中國傳媒大學與中宣部「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合作共建「媒體融合模式研究中心」
▲ 中國傳媒大學與雄安新區宣傳網信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 中國傳媒大學與雄安新區宣傳網信局合作共建媒體融合示範基地
▲ 中國傳媒大學與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 中國傳媒大學、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號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合作共建「5G智能媒體傳播與產業研究院」
▲ 中國傳媒大學與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線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 中國傳媒大學與貴州廣播電視臺、貴州廣電傳媒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國重大樓啟用儀式後,舉行了中國傳媒大學、媒體融合與傳播國家重點實驗室與合作單位籤約及合作共建的科研機構揭牌儀式。中國傳媒大學及媒體融合與傳播國家重點實驗室分別與人民日報社傳播內容認知國家重點實驗室籤署戰略合作協議,結成長期、友好的戰略夥伴關係;與中宣部宣傳輿情研究中心籤訂合作協議,建立緊密、雙贏、可持續發展的合作關係,與中宣部「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合作共建「媒體融合模式研究中心」;與雄安新區宣傳網信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建立長期的戰略合作關係,併合作共建媒體融合示範基地;與中國電信集團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建立緊密、雙贏、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合作關係,學校、中國電信集團、號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合作共建「5G智能媒體傳播與產業研究院」;與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線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開展媒體融合領域和廣電5G應用等方面的全面合作;與貴州廣播電視臺、貴州廣電傳媒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就5G新技術研發及應用等方面開展全面合作。廖祥忠書記分別與葉蓁蓁董事長、範希春副主任、邊建國部務會成員、陳文俊總經理及陳之超總經理、問永剛副總編、劉衝書記等領導籤署協議。這些科研團隊的加盟,將進一步提升國重實驗室的科研實力。
▲ 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部學部長、電視學院院長高曉虹發布無障礙信息傳播研究成果
▲ 廣播電視智能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楊佔昕發布5G融媒體廣播系統研究成果
▲ 媒介音視頻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張勤介紹6G全媒體項目開展情況
啟用儀式上還發布了國重實驗室相關團隊的代表性成果或項目,新聞傳播學部學部長、電視學院院長高曉虹發布了無障礙信息傳播研究成果,廣播電視智能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楊佔昕發布了5G融媒體廣播系統研究成果,媒介音視頻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張勤介紹了6G全媒體項目開展情況。
啟用儀式結束後,與會嘉賓在國重大樓前合影留念,並在校領導的陪同下,現場參觀了國重實驗室有關團隊的科研成果。
●●● 中國傳媒大學官方微信平臺 ●●●
來 源 | 媒體融合與傳播國家重點實驗室
融媒體中心
撰 稿 | 唐遠清 王維家
攝 影 | 王雷亭 申皓文 王開悅 賈桐林
餘榮茜 王宇孟 劉爾琳
編 輯 | 申皓文
責 編 | 尚新英
編 審 | 王維家
原標題:《【重磅】中國傳媒大學國重大樓啟用儀式隆重舉行》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