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主義青春大劇《鱷魚與牙籤鳥》於法國波爾多迎來殺青,宣布拍攝期長達5個月共計150餘天的跨國巨製正式完成拍攝工作。這部由芒果TV、上海堃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中影股份聯合出品,滕華濤監製,林妍導演,鄒佳妮、董欣如、餘立編劇的現實主義劇集,自開機伊始就吸引了大眾目光,日前,片方曝光一支「青春長歌」版殺青特輯,向一直期待劇集的觀眾做出了漂亮的「階段性匯報」。
滕華濤監製,林妍導演的《鱷魚與牙籤鳥》,是金牌搭檔「滕林組合」再度攜手,打造了一部具有時代氣息、能引起社會共鳴的現實題材青春群像劇,首度在電視螢屏上聚焦95後年輕人,講述當下一代海外學子的「青春故事」。
《鱷魚與牙籤鳥》與波爾多地區深度合作 眾主創齊出鏡感慨創作初心
電視劇《鱷魚與牙籤鳥》於5月盛大開機,全體劇組成員在8月飛往法國波爾多,展開為期2個月的跨國實地拍攝工作,此次殺青則宣告長達5個月共計150餘天的拍攝周期正式結束。作為有史以來到波爾多當地拍攝的最大規模攝製組,電視劇《鱷魚與牙籤鳥》與波爾多地區展開了深度多元的合作。此次發布的「青春長歌」版殺青特輯也展現了波爾多市政府的熱烈歡迎程度,波爾多市長阿蘭·朱佩先生更是在開機伊始親自在市政廳設宴歡迎劇組主創。
與此同時,在殺青特輯中,眾主創面對鏡頭也分享了一如既往的創作初心,既有片方堅持打造精品劇集的創作理念,也有眾主演攻克語言難題的用心勤勉,各個方向上都呈現了眾主創追求品質劇集的態度。雖然面臨諸多困難,但正如特輯中導演林妍所說:「我們在專業上是相通的,所以大家很快就融合在了一起。」
聚焦第三代留學生創業故事 95後文化自信呈現青春風貌
在自然界,生物學家很早就發現這樣一種現象:當兇猛的鱷魚飽餐一頓後,牙籤鳥會飛到鱷魚的口腔裡,去啄食鱷魚也無能為力的牙縫積食,迅速地把嵌在鱷魚牙齒縫間的魚、蚌、蛙、田螺等肉屑一一啄取吞進腹內。牙籤鳥不僅僅充當鱷魚的「活牙籤」,還能在敵人進犯的時候,提前向鱷魚發出警告,如守護者一般。
這種看似水火不容實則「互利共生」的依賴關係和劇中男女主角的關係如出一轍:李南恩(張天愛飾)是一名95後的留學生,堅韌且活潑,像一隻蹦蹦跳跳的「牙籤鳥」。她在法國留學期間,主攻建築領域,陰差陽錯地進入了「高級動物社團」,而該社團的靈魂人物周爾文(陳柏霖 飾)是一個高冷學霸,智商過人言語犀利,像一隻陰沉冷漠的「鱷魚」,在生態建築上有著不容置疑的專業與執著。兩個人在學術上分歧不斷,在生活上誤打誤撞,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李南恩與周爾文卻也逐漸吸引彼此依賴,最後了萌生了愛情。
在劇中,一眾95後年輕人閃亮登場,他們與志趣相投的同學好友們共同努力,致力於將生態環保與現代建築創新結合,希望通過生態建築來改善人類居住環境。
他們用截然不同於父輩的方式在西方上下求索,用所學所用,所觀所感,在異國他鄉,掀起一股「執著中國風,書寫中國夢」的文化自信!
《鱷魚與牙籤鳥》為華劇出海搖旗吶喊 現實主義正式進入3.0時代
《鱷魚與牙籤鳥》是一部真正當代意義上的「跨國之作」,不但劇本打磨了三年之久,而且整個拍攝周期歷時五個月長達150多天,橫跨中國、法國兩地進行實地拍攝。整個過程不但顯示出製作團隊的專業精神和精品意識,更是彰顯了以內容為王的創作者初心。
電視劇《鱷魚與牙籤鳥》作為一部青春群像劇,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它不僅僅是95後中國留學生們的「螢屏傳記」,更被不少網友譽為一部「電視劇版的《少年中國說》」,在劇中它不但用「鱷魚與牙籤鳥」這個自然界中的現象類比了男女主角的「共生互惠」的關係,更是借劇情的發展描繪了一個舉世矚目的現實:「中國智造」正在改變世界發展的進程。
在中國國力日漸強盛的當下,年輕人身上有著完全不同於以往的全球化視野和文化自信,而《鱷魚與牙籤鳥》正是在這一時代背景之下誕生的現實青春劇,這部劇力爭將視角聚焦到95後的青年群體上,以真實的筆觸與豐富的情節,盡情詮釋當下時代的青年風貌,積極向上的價值觀與世界觀,從而去真實詮釋「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的時代正能量。
關注電視行業,分享精彩劇評
記得這是一個有溫度的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