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碰到過一種情況,讀書時候遇到了那些上古神獸的名字,看不懂?不會念?您若是覺得懂得動物園裡動物的名字已經夠用了,小C得勸您,在內涵為王的時代,懂得「老虎」、「獅子」真的是提升不了「品格」了。所以,讓我們去《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學習超強漢字帖,一起成長一起飛吧。
【蟠螭】pān chī
蟠螭是龍屬的蛇狀神怪之物,是一種沒有角的早期龍。對蟠螭歷來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指黃色的無角龍,另一種是指雌性的龍。蟠螭生得虎形龍相,相傳是龍和虎的後代,具有龍的威嚴和虎的勇猛,因而在古代常用作器物的裝飾。在《明史》中就有這樣的記載:「前後殿座,用紅漆金蟠螭」。在《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上,這個威嚴的神獸名字難住了我們的小選手,成人的書寫正確率也僅僅5%。
【狴犴】bì àn
狴犴是另一種像虎的神獸,龍生九子,其排行第七。相傳,狴犴平生好訟,急公好義,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斷,再加之它威風凜凜的形象,在古代經常將其畫在牢獄的門上,起震懾作用,後來也指監獄。
【獬豸冠】xiè zhì guān
古人常以上古神獸的形狀作裝飾,獬豸冠就是一種,此冠是古代御史等執法官吏戴的帽子,後泛指御史等執法官吏。獬豸是傳說中的一種神獸,體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類似麒麟,全身長著濃密黝黑的毛髮,雙目明亮有神,額上有一角,也稱為獨角獸。相傳獬豸擁有很高的智慧,能辨是非曲直,能識善惡忠奸,是勇猛、公正的象徵。
【夢貘】mèng mò
傳說中, 夢貘以夢為食,吞噬夢境,也可以使被吞噬的夢境重現。相傳夢貘會在每一個天空被灑滿朦朧月色的夜晚,從幽深的森林裡啟程,來到人們居住的地方,吸食人們的噩夢,其後又悄然返回無人之境,因而夢貘在傳統文化裡,具有避邪的功能。夢貘雖神奇,但在現代漢語裡卻很少被談及,以至於很多人不知道這個詞呢!
【龜趺】guī fū
龍生九子,龜趺排行老六,其貌似龜,力大可負重三山五嶽。傳說龜趺在上古時代經常馱著三山五嶽,在江河湖海裡興風作浪。後來大禹在治水時收服了它,它服從大禹指揮,推山挖溝,疏遍河道,為治水作出了貢獻。後來制服了洪水,大禹擔心龜趺再四處撒野,便搬來頂天立地的巨大石碑,叫龜趺馱著,沉重的石碑壓得它不能隨便行走。從那之後許多碑文、雕塑的底座就是龜趺的形象,下次看到可千萬別忘了龜趺的念法和寫法哦!
小夥伴們,上古神獸的名字都記住了嗎?《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是小C最愛的知識類節目,很多詞語都是在鍵盤時代裡我們容易忽視的瑰寶,您有空可千萬記得去「撿撿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