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天象觀測「大計劃」

2021-01-16 澎湃新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在剛過去的2020年,很多朋友受到疫情影響無法出門觀看天象,不免深深遺憾。但往者不可追,來者亦可思,今年的天象又有那些大目標呢?列一個計劃,得期待一哈:

日月食:四個極端

各類天象奇觀裡,日月食自帶三大光環加持:目視變化顯著、受眾面廣、相對稀缺,可稱為最大的觀測目標了。今年的日月食很湊巧,我將其稱之為「四個極端」:極北、極南、超大、超小。

2010 年日環食。版權/周昆

/ 6月10日,日環食

這次的環食帶經過北極地區,從加拿大南部開始,掃過加拿大東北、格陵蘭島西部,橫穿北冰洋後,進入俄羅斯東北部結束。我國僅北部地區可以在傍晚看到帶食日落,越靠西北的食分越大,其中新疆、西藏西北可以看到偏食全過程;黑龍江和內蒙古的極北端、甘肅和內蒙、青海的西北部、西藏中部可以看到食甚後日落;東北三省西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西、四川成都一線以西的地區,初虧後就帶食日落了。

這次日偏食雖然談不上什麼壯觀,卻是今後十年裡,在國內觀看日食條件最好的一次。以後國內只有2022年、2023、2028年能在局部地區能看到極小的食分,要等到2030年6月1日才會再次出現大範圍可見的日食。

/ 12月4日,日全食

全食帶經過南極地區,中國不可見。

/ 5月26日,月全食

本次月食發生時,月球正好處於近地點附近,即所謂的「超級月亮」。這次月球進入地球的本影后,只在邊緣處打了個醬油,可以說差點就成了偏食,因此全食的過程非常短暫。

發生的時間為:

初虧:17:44:24

食既:19:09:36

食甚:19:18:56

生光:19:28:00

復圓:20:52:56

我國全境都無法看到初虧,東北三省、山東東部,以及安徽、江西、廣東以東地區月升時已初虧,但還能看到後面的整個過程;河北東部、河南、湖北、湖南、廣西等地月升時已食既甚至可能開始生光;甘肅、青海、西藏以東地區僅能看到復圓的過程。

2018 年 1 月的月全食。版權/王樂天

/ 11月19日,月偏食

本次月食發生時,月球將運行到遠地點附近,能看到月球的視直徑特別小,不妨稱之為「超小月亮」。雖然是偏食,但月球大部分都進入地球本影,最大食分達到了0.978,幾乎成為月全食(仿佛故意和5月份的月食對著來)。

發生的時間為:

初虧:15:08:32

食甚:17:02:54

復圓:18:47:32

全國而言,越靠近東部,可見到的食分越大,而新疆、西藏、青海的西部地區則無法看到。造成這兩次月食的月亮,一個超大一個超小,又都在地影側邊經過,如果把它們的路線都拍下來,再拼合成地影,對比一下大小,可能相當有趣。

關於月亮,有個最近幾年屢屢被提及的概念——「超級月亮」,也就是近地點滿月。但這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天文詞彙,近地點和滿月之間,要接近到什麼程度才算數,並沒有明確的標準。今年初的五次滿月都可以算是超級月亮,足夠大家看到習以為常。

星月傳奇:每月都有看點

月亮的光芒,通常會對星光起到遮掩,所以能與它共同閃耀於天際的亮星就會分外引人注目。有兩類現象容易形成這樣的看點:亮星與月亮相合或接近(月亮走到亮星附近,形成獨特的組合)。這種組合在天文學本身沒有太多的意義,但對於公眾觀賞來說卻是很不錯的話題,很適合作為傳播天文話題的契機。

2021年,相距不遠的木星和土星依然是夜空中的主角,每個月都會和路過的月亮近距離接觸,在此就不逐一羅列日期了。值得一提的是到了年底,金星也加入這二者的隊列,在12月6日~9日期間,新生的月牙逐日路過這三顆亮星,有如珍珠項鍊掛著墜飾高懸於日落後的西方天空。

明星和月亮不但能形成珠串,還能構成臉譜:兩顆亮星形成眼睛,旁邊一輪彎月形成上揚或下撇的嘴角,仿佛以夜空為舞臺演繹著悲歡交集的戲劇。最近幾年星月組成的笑臉效果不太理想,要不是歪嘴月亮,就是遇上了凸月。但是2021年的機會不錯,有兩次機會都能形成相當標準的臉型:

/ 3月18、19日,伴月笑臉

火星和畢宿五一起伴月形成笑臉,日落後位於西方天空。18號月亮距離稍遠,19號走近二星,形成的笑臉更加可愛一些。但到了20、21號,月亮將越過它倆,形成一個倒立著的哭臉。

星月「笑臉 - 哭臉」。來源/ Stellarium

/ 12月31日,伴月哭臉

火星和心宿二陪伴殘月,天亮前從東方低空升起,形成哭臉,讓年底最後一天還要披星戴月早出晚歸的996人士看到,或許內心將會更加惆悵……

這兩次組合,畢宿五、心宿二雖然亮度不及金星木星等,但妙在都是顏色發紅或偏橙,與紅色火星匹配,可謂相映成趣。

另一種情況是,有時月亮走到地球和亮星之間並遮擋後者,這就形成了月掩星,一般可持續約一小時。不過月亮的視直徑有限,所以能看到的地域也有限。2021年將有3次月掩行星機會,觀測條件都相當苛刻,不是鐵桿愛好者可能很難堅持觀測:

/ 4月17日,月掩火星

日落後不久,西南方的天空將發生月掩火星現象,但要在我國的極西南地區才能看到。如西藏日喀則、雲南西雙版納、海南三亞等地。考慮到火星亮度較暗,而越往西,太陽落山越遲,餘暉可能影響到火星得現象,可以優先考慮海南島作為觀測地點。

/ 12月3日,月掩火星

12月3日凌晨又將再次發生月掩火星,時值陰曆月末,殘月極細,容易淹沒在日出前的晨光裡,觀測難度很大。極東北地區,如黑龍江的漠河、內蒙古的呼倫貝爾等地,能在日出前看到掩入;往西到內蒙西部、甘肅、青海東部等地可以觀測全程,再往西到新疆地區,掩星開始時月亮還未升出地面,就只能看火星的復出了。

/ 11月8日,月掩金星

如果說以上兩個天象還只是受地區偏遠的影響,那麼11月8日的一次月掩金星則更是難上加難:覆蓋地區大致只有東北,而且發生時間接近中午!一般來說白天很難看到星星,不過金星的亮度達到-4.6等,還是可以爭取一下(最近幾年有不少愛好者挑戰觀測「太白晝現」成功)。如果這一天天氣極好,東北地區的愛好者可以嘗試一下,看看能不能獲得這個成就。

五星聚散:行星的舞會之年

行星們穿行於恆星背景之間,古人曾因它們的行蹤飄渺而迷惑不解。但也正是研究這樣的變化催生了近現代天文學的發展。觀看行星與恆星的聚散離合是每年的重頭戲之一,2021年這樣的相合、相近的次數很多,除了大月亮幹擾及在白晝發生不適合我國觀測的場景,仍至少有8次機會,可以目視觀看行星們或成雙結隊,或與星團相伴,在天空中翩翩起舞。

這8次的發生時間分別是:

/ 2月6日,金星土星相合,相距不到半度,凌晨位於東方低空,和太陽升起只差半個小時;

/ 2月11日,金星木星相合,相距40角分,凌晨位於東方更低的低空,和太陽只差20分鐘;

/ 3月4日~ 5日,火星接近昴星團,日落後位於西方高空,這次的觀測條件不錯;

/ 3月5日,水星木星相合,相距不到半度,凌晨位於東方,太陽緊貼升起,觀測難度較大;

/ 5月29日,金星水星相合,相距不到1度,日落後位於西方低空,受太陽的餘暉影響,觀測條件不是很好;

/ 6月24日,火星入進入鬼星團,日落後位於西方低空,觀測條件一般

/ 7月3日,金星進入鬼星團,日落後位於西方極低空,受太陽餘暉影響較大;

/ 8月19日,水星火星相合,相距不到半度,日落後位於西方極低空,同樣受太陽餘暉影響。

除了雙人舞之外,行星們的獨自閃耀時刻有:

水星東大距:1月24日、5月17日、9月14日;

水星西大距:3月6日、7月5日、10月25日;

金星東大距:10月30日;

金星最亮:12月4日(-4.9等);

火星在21年與地球距離更遠,缺少適合觀測的亮點;

木星在摩羯座和寶瓶座之間順行和逆行,於8月20日衝日;

土星在摩羯座順行和逆行,於8月2日衝日;

天王星在白羊座順行和逆行,於11月5日衝日;

海王星在寶瓶座順行和逆行,於9月14日衝日

流星雨——差強人意

近幾年天象話題日益受到公眾關注,流星雨預報更為各大媒體所熱衷,2021年應該也不例外。但各位愛好者們需要擦亮慧眼,對流星雨預期保持一份審慎——和其它天象相比,今年的流星雨只能說比較勉強。

2016 年英仙座流星雨(拼接小星球)。版權/孫思

首先看北半球三大流星雨:

/ 1月3日象限儀座流星雨:極大值時間為22:30,ZHR約為110。不過輻射點位置正好和月齡二十的凸月同向,並且幾乎是同步升起。這個流星雨的極大值持續很短,如果不是鐵桿粉絲,建議還是踏實在家睡覺為好。

/ 8月13日英仙座流星雨:極大值在凌晨3點~4點,ZHR約為110。其前一天為農曆初五,前半夜月亮落山之後,有充分的時間可以進行準備,還是非常值得推薦的。

/ 12月14日雙子座流星雨:極大值時間22:00點,ZHR約為150。這天是農曆十一,明亮的凸月幾乎會整夜幹擾。至月亮落山後已將近凌晨4點,距離天亮只有2個小時窗口期,能觀賞到多少流星就看觀測者幸運值的高低了。

除了三大,一些ZHR在20~50的中小型流星雨,在今年的狀況如下:

4月22日天琴座流星雨(ZHR=18)、10月21日獵戶座流星雨(ZHR=20),都有大月亮幹擾,不太推薦。

5月6日寶瓶座η流星雨(ZHR=50)、7月30日南寶瓶座δ流星雨(ZHR=25),適逢農曆廿一、廿五,月光略弱,且在未升起前天色較黑,給觀測流星留出了適當的窗口期,愛好者們可以酌情關注。

太陽黑子——或成黑馬

沉寂了幾年之後,太陽活動在近期逐漸增強。去年11月~12月期間,太陽表面曾經連續一個多月都有黑子盤踞,陸續不斷從背側轉到正面。看來在2021年,太陽有望恢復足夠的活躍程度,成為觀測活動的一大黑馬。愛好者可根據各自經濟條件,巴德膜、赫歇爾稜鏡、日珥鏡……準備起來!

太陽日面圖,攝於 2020 年 11 月 29 日。版權/孫思

作者簡介 /

李石,半路出家入坑天文十餘年。專注挖掘日常生活與天文知識的結合。希望能讓更多的人了解天文、愛上天文。

編輯 / 紫曉 懷塵

中國國家天文

Chinese National Astronomy

《中國國家天文》雜誌由國家天文臺主辦。

本刊面向廣大公眾,提供科學性、文化性、藝術性、收藏價值兼備的天文學內容及文化生活。

相關焦點

  • 2020土木大合天象奇觀直播觀測詳情
    2020土木大合天象奇觀直播觀測詳情直播時間:2020年12月21日 晚上18:00直播觀測入口:@深圳天氣 新浪微博直播嚴格來說並沒有「大合」這一天象,當天發生的是土星合木星,天文上當兩個天體的視赤經(或視黃經)相同時即稱為合,這時兩個天體從地球看來在天空中相對靠近。
  • 流星雨拉開2021年「天象劇場」大幕
    隨著「許願流星」划過夜空,2021年「天象劇場」大幕就此拉開。象限儀流星雨與英仙座流星雨、雙子座流星雨並稱「北半球三大流星雨」。與另外兩大流星雨相比,象限儀流星雨高峰期短,只有6至8小時,群內流星一般不會在天空中留下軌跡,但經常會有非常明亮的火流星出現。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工程師胡方浩介紹,象限儀流星雨的輻射點位於牧夫座內,在北鬥七星鬥柄下方。
  • 2020土木大合天象奇觀直播觀測時間+直播入口
    2020天象奇觀「土木大合」直播觀測  直播時間:2020年12月21日 晚上18:00  直播觀測入口:@深圳天氣 新浪微博直播(點此觀測)    嚴格來說並沒有「大合」這一天象,當天發生的是土星合木星,天文上當兩個天體的視赤經(或視黃經)相同時即稱為合,這時兩個天體從地球看來在天空中相對靠近。
  • 2021天象劇場「節目指南」:三大流星雨 英仙最可期
    不平凡的2020年已經過去。2021年,全球將迎來不少精彩天象——年中與年尾兩對的日月食、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的英仙座流星雨、即將迎來最好觀測時機的水星大距……2021年的天象劇場依然好戲連臺,無論是天文愛好者還是偶爾湊個熱鬧的「吃瓜群眾」,都能夠在新的一年一飽眼福,領略星空的魅力。年中與年尾,日月食成對每年的日月食都是最令人期待的天象奇觀。
  • 2021年天象時間表:超級月亮與月全食輪番上演
    2021年有何天象值得關注?對天文愛好者來說,2021年最值得關注的天象可能是月全食(紅月亮)巧遇超級月亮。超級月亮連續兩次輪流上演,可令公眾一飽眼福。太陽視直徑全年最大1月2日22時,地球過近日點,地球與太陽全年最近,太陽的視直徑全年最大,達到32.6角分,值得觀測。近日,有不少天文愛好者拍攝到太陽黑子。專家提醒,觀測時要十分注意眼睛安全。2021年第一次超級月亮2021年第一次超級月亮發生在4月27日。當天11時32分,月亮最圓(望),但我國不能看到。
  • 7月有5大天象!附完整觀測時間介紹
    天象是古代中國星佔家對天空發生的各種自然現象的泛稱,是指日月星辰在天幕上有規律的運動現象。而今年7月有5大天象!具體是哪些?完整觀測時間和地點你要知道!一、7月有5大天象!具體是哪些?1.「雙星伴月」天象7月6日,土星、木星與月亮再次上演「雙星伴月」天象;2.金星7月10日清晨,金星能達到最亮,是近期觀測金星的最佳時機;3.木星衝日7月14日晚,木星衝日;
  • 收好這張2021天象劇場「節目指南」
    2021年,全球將迎來不少精彩天象——年中與年尾兩對的日月食、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的英仙座流星雨、即將迎來最好觀測時機的水星大距……2021年的天象劇場依然好戲連臺,無論是天文愛好者還是偶爾湊個熱鬧的「吃瓜群眾」,都能夠在新的一年一飽眼福,領略星空的魅力。   年中與年尾,日月食成對   每年的日月食都是最令人期待的天象奇觀。
  • 怕錯過今年的星空大戲 收好這張2021天象劇場「節目指南」
    原標題:怕錯過今年的星空大戲 收好這張2021天象劇場「節目指南」◎李 鑑不平凡的2020年已經過去。2021年,全球將迎來不少精彩天象——年中與年尾兩對的日月食、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的英仙座流星雨、即將迎來最好觀測時機的水星大距……2021年的天象劇場依然好戲連臺,無論是天文愛好者還是偶爾湊個熱鬧的「吃瓜群眾」,都能夠在新的一年一飽眼福,領略星空的魅力。年中與年尾,日月食成對每年的日月食都是最令人期待的天象奇觀。
  • 2021象限儀座流星雨觀賞指南(時間地點+在哪裡觀測最佳)
    2021象限儀座流星雨最新消息:  根據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發布的天象預報,2021年1月3日晚,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的象限儀座流星雨將迎來極盛,從而拉開新的一年天象大幕。  2021象限儀流星雨極大時間:  此次象限儀座流星雨極大期發生在2021年1月3日22:30,每小時天頂出現率為110,數量較大。
  • 2020年9月天象預告 晴天數增多 進入適於天文觀測的季節
    【2020年9月天象預告】9月份,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晴天數開始增多,並進入適於天文觀測的季節。本月,火星伴月、英仙座ε流星雨等天象將陸續登場。9月6日 火星伴月北京天文館天文專家寇文介紹,火星合月這個天象每月都會出現,本次月亮最接近火星的時間發生在北京時間9月6日的中午,在南美洲中部地區可以觀測到月掩火星的現象,也就是月亮可以把火星遮擋住
  • 近400年來罕見天象!
    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幾乎直射南回歸線所以「冬至」這天北半球得到的陽光最少白晝時間最短且越往北白晝越短今冬2020年12月21日 進九2021年1月8日 進入最冷的「三九」2021年3月12日 出九今年冬至將出現近400年來的天文奇觀12月21日「土木相合」罕見天象將現身天宇
  • 今年上演哪些星空大戲 天象劇場節目指南告訴你
    ◎李 鑑  不平凡的2020年已經過去。2021年,全球將迎來不少精彩天象——年中與年尾兩對的日月食、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的英仙座流星雨、即將迎來最好觀測時機的水星大距……2021年的天象劇場依然好戲連臺,無論是天文愛好者還是偶爾湊個熱鬧的「吃瓜群眾」,都能夠在新的一年一飽眼福,領略星空的魅力。
  • 簡單幾步,將2021年天象導入你的手機日曆
    不太熟悉的朋友請查看下文中的導入說明(有視頻演示)基礎版有157條記錄,包括節氣、月相、月亮與行星/恆星/深空的關係、行星運行、日月食、流星雨等天象,可作為一般觀測時的參考。擴展版比基礎版多了35條,包括地球及月球公轉的遠近點、一些需要望遠鏡或者發生在偏遠地區的天象等,適合觀測條件比較好的朋友。
  • 英仙座流星雨12日光臨地球,金星天象同期「上演」,觀測攻略來了!
    作為8月天宇最令人期待的一部「天象大片」,英仙座流星雨即將震撼上映。天文預報顯示,該流星雨12日將迎來極大,每小時預計會有110顆左右的流星灑落夜空,扮美蒼穹。英仙座流星雨如期將至,金星天象同期「上演」,你準備好了嗎?英仙座流星雨是北半球每年最大的三場流星雨之一。另外兩個是象限儀流星雨和雙子座流星雨,這兩場流星雨都發生在12月、和1月份,是北半球最寒冷的冬季,觀測起來有很大的難度。而英仙座流星雨出現在夏季,觀測條件相對要舒適得多,夏天的夜晚在郊外乘涼之際欣賞著天上不斷划過的流星,許下美好的心願,是多麼愜意的事情啊!
  • 2020年七月有5大天象 時間表一覽
    七月5大天象時間表(截圖自@央視新聞)  ①7月6日,土星、木星與月亮再次上演「雙星伴月」天象;  ②7月10日清晨,金星能達到最亮,是近期觀測金星的最佳時機;  金星距離我們較近,而且表面被濃密的大氣覆蓋,反照率很高,因此多數情況下它都是最亮的行星。
  • 2020年三星伴月 觀測時間是幾點?
    2020年三星伴月 觀測時間是幾點?時間:2020-03-18 18:4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三星伴月 觀測時間是幾點? 據廣州市五羊天象館透露:今年3月19日凌晨,將出現罕見的土星、木星、火星和月亮近在咫尺的三星伴月天象。
  • 流星雨、水星東大距……1月這些天象值得期待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1日電(記者 上官雲)象限儀流星雨、火星合月、水星東大距……這些天象中,你最期待哪個?2021年1月,上述天象將輪番登場,把天空點綴得精彩無比。  北京天文館朱進研究員介紹,象限儀流星雨是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規律性。由於其特殊性,這次人們實際能看到的流星數量可能會比較少。
  • 2020年12月天象預報
    我們只能在5點至5點30分之間進行觀測。月牙非常細,呈現柳葉形,觀測難度不小哦。在這種情況下,金星的亮度是超過月亮的,不信你去瞧瞧。更重要的是,今年正好趕上新月,對觀測完全沒有影響,你可以充分享受整晚的流星雨盛宴。具體觀測攻略我們過兩天再發布。
  • 象限儀流星雨等天象將於下月精彩亮相
    在即將到來的2021年1月,天宇將為我們帶來象限儀流星雨、火星合月、水星東大距等精彩天象,熱愛天文的朋友們不容錯過。2021年1月首先登場的天象大戲就是象限儀流星雨。1月21日晚,火星合月的天象將會上演,屆時火星將出現在月亮的旁邊,兩者的角距離大約只有5度,當晚人們向南部天空看去,就可以看到月亮旁邊略微發紅的就是火星。
  • 2020年10月浪漫天象時間表一覽
    ②10月14日,金星合月,可以在日出前的東方看到月亮以小月牙的形態與金星相伴出現,獅子座的亮星也會出現在附近;  ③10月14日,火星衝日,兩年左右才出現一次;  ④10月21日,獵戶座流星雨;  ⑤10月22日和23日,土木合月……  10月1日 水星東大距  雖然說水星最佳的觀測時機在大距前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