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認知中,原子彈是殺傷力最大的武器,當初二戰爆發時期,美國曾向日本投放了兩顆原子彈,導致幾十萬人喪生,即便免逃一死的倖存者,也是終生活在了這場爆炸陰影中。但隨著時代的不斷推進,科技在發展,武器裝備的殺傷力也在提升,所以當下最殘忍的已經不是原子彈了,哈佛專家研製的這款凝固汽油彈武器,據悉在戰爭中不幸遇到,痛快地給一槍才是解脫。
凝固汽油彈是指以膠狀汽油為主要成分,製成的炸彈彈體。在發生爆炸時,會產生高溫火焰,而且它最致命的點在於,一般情況下,會利用飛機高空投擲,在爆炸過程中會將汽油成分灑落在物體上,被沾上汽油的物體會長期燃燒,而且汽油附著性強,不容易撲滅。可想而知,如果是人體遭遇這種凝固汽油彈,身體被澆上汽油,那必然十分痛苦,直到活活燒死。如果是為了能夠襲擊到水中目標,部分凝固汽油彈中還會被添加活潑金屬,這些金屬在接觸水中氫氣後,也會出現持續爆炸的情況。
曾親眼見證凝固汽油彈威力的醫生描述道,凝固汽油彈在發生爆炸後,飛濺到人體身上的凝固汽油彈就像是豬油一樣粘稠,而且人越是急迫的拍打滅火,火勢就會越大,如果是採取常用的滾地滅火法,不但無法滅火,反而會令凝固汽油沾滿其他部位,擴大遇火面積。面對這樣的情況,很多時候都會出於人道主義,直接給受難者一槍,結束他們的痛苦。更殘忍的是,有的凝固汽油當中還會被加入有毒成分,遭遇者即便不是大面積燒傷,也會因為傷口感染有毒物質,而加重傷勢,嚴重的也會導致最終的死亡。
這點相比原子彈可以說是殘忍百倍,原子彈殺傷力雖然大,但基本上是當場致命,不會給受難者造成多大的磨難。特例就是如果爆炸過程中沒有喪生,很大機率會遭到嚴重核輻射,會導致細胞病變,最終引發癌症、白血病、嚴重皮膚病等。當初日本長崎和廣島地區的不少倖存者,最後也沒有落得好結局,有的癌症發作後不久也去世了,據悉那個地方在未來幾年內,都沒有人敢塌及。
如今,核武器已經受到了國際上的管制,所以各國為了提升戰鬥力,已經開始將注意力投放到別的飛彈領域中。但凝固汽油彈確實是太過殘忍,相信不少國家並不提倡使用,而且當下國際上一直都在倡導和平,更不會眼睜睜看著戰爭持續爆發。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納卡衝突,整個過程中亞美尼亞群眾紛紛加入抗擊亞塞拜然部隊中,隨後後期雙方政府籤訂了停火協議,但亞美尼亞群眾出現高度不滿的情緒,因為政府宣布部分地區已經被亞塞拜然佔領。戰後不少當地人都開始燒毀自己的房屋並離開,是不願意給對手國留下一磚一瓦。
其實戰爭的爆發對任何國家來說都是弊大於利,雖然有佔據別國領土的希望,但整個戰爭環節中,會造成大量人員的傷亡,經濟受損,也會導致國際上的不滿。更何況如是失敗或者是不告而終,那又何必製造這場麻煩呢?現代中,很多國家長期處於戰亂,這些國家基本上都是非常貧瘠的,而且百姓們也是怨聲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