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是80後,90後還是00後,如果不知道陳佩斯,就不知道真正的中國喜劇,也不知道真正的「小品之王」。陳佩斯的經典作品,至今無人可以超越。如今的喜劇,都只有「殼」沒有「核」,於是,看不下去的「陳小二」又回歸央視,擔任喜劇節目的導師。
36年前,陳佩斯因為央視一舉成名,22年前陳佩斯跟央視結怨被「封殺」。22年後,65歲的陳佩斯回歸央視,依然以喜劇人的身份,一直站在的「陳小二」,多年的恩恩怨怨是否已經看淡?
一、巔峰時期告別央視 演藝圈打版權官司第一人
1984年,陳佩斯和朱時茂首創「小品」的表演藝術形式,首次登上春晚舞臺。彩排時,央視的工作人員笑得前仰後合,但是這樣一個新的藝術形式,能不能上春晚這樣的舞臺,領導們沒有底。幾經討論,春晚前十幾分鐘,節目才被確定下來。於是,一代喜劇之王橫空出世,一個個經典作品歷久彌芳。沒有麵條的《吃麵條》,沒有羊肉的《羊肉串》,沒有胡椒的《胡椒麵》,想搶戲的《主角與配角》……陳佩斯和朱時茂,登上春晚時長跨度長達14年,但雙方並沒有度過第二個「七年之癢」,關係在1999年破裂。
起因是央視未經授權,私自將歷年春晚小品刻錄成光碟發現出售,那麼多同行,那麼多作品,大夥都忍了,畢竟央視「店大」啊,可陳佩斯卻忍不了,一紙訴訟將央視告上了法庭。最終自然是央視敗訴,不僅賠償經濟損失33萬多,而且還要賠禮道歉。這口氣,誰咽得下?從那以後,陳佩斯和朱時茂就告別央視了。作為演藝圈打智慧財產權官司第一人,多年以後,陳佩斯談起此事依然態度堅決,依然心態樂觀。2013年,陳佩斯說:「那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那時候演出,要挨個人勸說不要拍照攝影。現在就完全變樣了。我是受益人,感謝時代。」2015年,陳佩斯接受楊瀾採訪時說:「我打版權官司這事,我也不是什麼鬥士,千萬別給我這麼高的評價,我只是想對錯誤的事情說「不」而已,我只是想對自己被侵權表示一下憤慨和不允許,僅此而已。」
二、堅持做話劇 從未離開喜劇
話雖然說得輕鬆,但走過的路並不輕鬆。因為和央視的風波,一夜之間,幾乎所有的媒體都不再捧他。投資拍攝的電影《父子老爺車》、《太后吉祥》、《好漢三條半》叫好不叫座,商業演出也幾乎沒有,收入不穩定,陳佩斯一度連孩子的學費都湊不齊。艱難時刻,陳佩斯一度離開自己深愛的喜劇事業,承包荒山種起了果樹。功夫不負有心人,兩年時間,陳佩斯通過賣水果賺到了30萬元。
有了本錢的陳佩斯再度回歸喜劇事業,做起了小眾化的話劇。首部作品《託兒》,陳佩斯投入了全部家當,也傾注了所有的心血。2001年,被寄予厚望的《託兒》首場上座率就高達95%,當年在全國演了120場,票房收益近4000萬,30場後收回成本。如今,這部經典的話劇依然在全國每年巡演。《託兒》成功後,陳佩斯先後推出了話劇《老宅》、《戲臺》、《陽臺》,並於2015年自導自演電視喜劇《好大一個家》,作品時隔16年重登央視一套。堅持創作優秀作品的同時,陳佩斯一直不忘培養喜劇喜人,兒子陳大愚很好的繼承了陳家衣缽,如今也在從事演藝事業。
三、回歸央視 冰釋前嫌
通過話劇、電視劇獲得成功後,陳佩斯也開始逐漸走向臺前,2017年,陳佩斯客串王寶強導演作品《大鬧天竺》。2020年1月25日,參加2020年北京衛視春節聯歡晚會,與倪萍、朱時茂表演情景脫口秀《想當初》。對於頻頻客串電影角色,陳佩斯曾表示,「我也想跟年輕人合作合作,看看當下的喜劇是個什麼樣,我也試試水深」。試水的結果恐怕讓老爺子很不滿意,尤其是其客串的《大鬧天竺》,全程模仿笑點,讓人完全笑不出來。這次央視打造的,國內首檔喜劇傳承類綜藝節目《金牌喜劇班》,正給了老爺子指導新人的機會。
據介紹,作為由央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出品的國內首檔喜劇傳承類綜藝節目,《金牌喜劇班》將首度聚焦喜劇幕後,通過真人秀和舞臺競演相結合的方式,深度挖掘喜劇背後的故事,展現喜劇大師培養傳承人的全過程,呈現喜劇綜藝新面貌。作為「首席金牌導師」,陳佩斯如此定義喜劇:「給人帶來快樂的戲劇活動,就是喜劇。」對於參加節目,甚至觀看節目的喜劇人和觀眾來說,陳佩斯的指導將是一生的財富。
22年過去,陳佩斯還是陳佩斯,陳小二已經變成了陳大爺。當初和陳佩斯打官司的那幫時任領導,肯定都已退休。如今的社會,尊重和保護智慧財產權早已深入人心,當年的那點事如今早已不是個事。無論從硬實力還是市場影響力,陳佩斯作為金牌導師都是實至名歸,讓我們一起期待一段喜劇新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