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話題度最高,但是戰線也拖的最長的選秀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結束了,不得不說,無論成團與否,這個節目都給姐姐們的事業帶來了新的契機。
曾被觀眾稱為「人不紅歌紅」的鬱可唯,終於有機會走入更多人的內心,不僅被人記住了歌唱實力,更以全新的形象走進觀眾心裡。決賽當天,她以第六名成功出道,恭喜!
喜上加喜的是,成團當日,她還發布了一首單曲——《再見的,不見的》。
這是電影《我的女友是機器人》的主題曲,雖然此前鬱可唯就被稱為OST女王,也產出了如《時間煮雨》、《知否知否》等大家耳熟能詳的歌曲,但是卻很少有機會給一部院線電影唱主題曲。
可見《乘風破浪的姐姐》這個節目,給各位姐姐帶來的事業加持之大。
而這首恰好在成團當天發布的歌曲MV,也無比契合鬱可唯在《乘風破浪的姐姐》裡一路走來的經歷。
正是來自家鄉的熟悉記憶,給了她乘風破浪的勇氣
鬱可唯在《乘風破浪的姐姐》節目中,第一次驚豔到觀眾,引發討論,是靠《大碗寬面》裡的一段專業戲腔,乾淨利落地一起範兒,就將鬱可唯的歌唱實力,展現的淋漓盡致。
鬱可唯能有這樣的創作靈感和表現力,離不開她在蘇州度過的童年。
很多人知道她是從成都唱區走出來的「快女」,但卻很少人了解過,她其實是個跟著爺爺奶奶在蘇州長大,聽著奶奶哼評彈小調完成音樂啟蒙的小囡。
她在採訪中說,小時候奶奶會用戲曲教育她,這些來自童年的動人記憶,也體現在了她新歌的MV裡。
貪玩的小孩,在橋頭守望的奶奶,電影裡溫暖的畫面配合鬱可唯動人的吟唱,一下子就將我們每個人帶回了自己的童年,帶到故鄉的橋邊,引發無限共鳴。
出道11年,鬱可唯顯然不再是那個被巫啟賢批評「唱歌沒心沒肺沒感情」的女孩,這是歲月賦予她的成長。
那些不好意思說出口的不舍與感謝,就把它唱進歌裡
更加難能可貴的是,出道11年,鬱可唯仍然保持著一如既往的內斂,不爭不搶,用實力說話。
滾石的負責人曾對鬱可唯有過一個精準的定位——「她是為在臺上唱歌而生的人」。
在《乘風破浪的姐姐》這檔綜藝裡,鬱可唯也是這樣的表現的,安安靜靜唱歌,全心全意準備公演。
這其實很吃虧,眾所周知,要想在綜藝節目裡獲得更高的關注度,那就一定要有看點,安安靜靜的人不會得到鏡頭的青睞,所以,節目前期鬱可唯幾乎沒有什麼存在感,得票數也總是墊底。
但隨著賽程推進,公演舞臺越來越多,有實力加持的鬱可唯也越來越被大家看見,她作為「靜選之女」的身份,更是為她帶來不少討論度和話題。
可這,卻成了鬱可唯從業以來為數不多的黑點。有人質疑她「捧寧靜臭腳」,希望搭順風車成團。
殊不知,這一切,只是因為她的「社恐」和懼怕離別。
在《定義》採訪裡,鬱可唯坦白自己最怕選隊換人,這在她看來,是真正的「煎熬時刻」,因為離開熟悉的隊友,加入新的團隊,就意味著告別和新一輪的社交。
所以,她才總是選擇寧靜,選擇這份熟悉帶來的安全感。
然而,節目結束,總是要說再見的。內斂的鬱可唯不善言辭,在節目中並不曾講過什麼動人的金句,但內斂的人往往把感情表達的更濃重、更深沉。
也許,為唱歌而生的她,選擇把想說的,都放進歌裡,唱在這一首《再見的,不見的》裡。
那消失的 告別的
站在路旁揮手 不說話
變做沿途 微亮的燈火
溫暖 晚歸的我
的確,不論成團與否,對於姐姐們來說,這段回憶註定是她們人生旅途上的燈火,照亮和溫暖著屏幕外的每個你我。
這個夏天,《乘風破浪的姐姐》給你留下過怎樣的回憶?這首歌有沒有打動你?歡迎在評論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