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日),是連戰伉儷結婚50周年的日子。這個日子,本來是這對愛侶在走過半世紀的風雨後,互訴衷腸、共話當年的時刻。但是,今天白天,連戰祖父連橫在臺南的銅像,被人潑了紅色油漆;而昨天,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竟然說,要將連戰赴大陸觀禮的事,送交國民黨考紀會評估、處理。
連戰憤怒了:就在今晚,其辦公室發出聲明,嚴加批駁「各種不實指控」。
今天連戰的金婚宴席上,「副總統」吳敦義、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副主席郝龍斌和立法院長王金平,這些該來的,一個個藉口「另有行程」,都沒來;而不該來的,比如臺獨人士,卻來鬧場了。這也就算了,以連戰的肚量,不會去計較這種誰來誰不來的小事。
連戰這次來大陸,綠營的態度不必說,一如既往地鞭撻和批判。前段時間呼籲社會「包容」李登輝的蔡英文,這時也不「包容」了,批判連戰「傷害了一部分臺灣人民的感情」。但是,敵方陣營的明槍容易躲,畢竟綠營的態度和立場前後一致,算是光明磊落的真小人,倒是自己陣營的暗箭,處處來自偽君子,實在難防。
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宣布參選的那天,喜滋滋地說,將去大陸參加抗戰勝利紀念儀式;前兩天,看見連戰飽受輿論壓力,趕忙發出聲明稿澄清:閱兵邀請函並非主動索取,而是大陸邀請。然後,派了個秘書長秦金生赴大陸觀禮。而這位隨連戰來大陸的秦金生在最後時刻,「身體不適」了,不觀禮了,似乎是很顧念臺灣人民的感情。這樣做,不能說是落井下石,卻也是釜底抽薪,把連戰架在火上烤,哪有一點同志情誼?
而國民黨的黨國要員們,在連戰來大陸前就紛紛阻止,當連戰在大陸說「國民黨領導正面戰場,共產黨領導敵後戰場」後,立刻像捅了馬蜂窩:黨國要員們同聲批判,認為連戰的說法是「喪權辱黨」。在這樣的背景下,朱立倫竟然要將連戰交考紀會處理。
我的眼鏡瞬間掉了一地!
請國民黨諸公及「總統府」諸大員們,仔細讀一讀大陸領導人在閱兵式上的講話。這篇講話,通篇講的都是中華兒女、中華民族贏得抗戰勝利,講的都是中國人民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貢獻,哪裡有什麼黨派之爭,哪裡還分什麼「正面戰場與敵後戰場」,哪裡還講什麼國共之間的戰功?
我承認,在臺獨環伺的氛圍中,馬英九們堅持自己的抗戰史觀,確實有著獨特意義,因為儘管存在不同的解讀,但起碼表示兩岸之間仍有史實、血脈和精神相連,但是,當把矛頭對準站在中華民族立場來觀禮的連戰時,是不是格局太小了?當執著於史觀及細節正確與否時,是不是胸襟不夠寬廣?老實說,馬政府和國民黨批評連戰,根本就是怕綠營抓住把柄對自己展開猛烈攻擊,從而丟失選票;就是怕惹惱美國和日本,從而失去美日的私下支持——這兩點,其實就是魯迅所說,「皮袍下面藏著的『小』」,只是,有人敢把這個「小」說出來嗎?!
話說回來,沒有連戰這次的大陸行,臺灣還有幾個人記得今年是抗戰勝利70周年呢?從年初開始,馬政府就努力要大家重溫這段歷史,但這些努力,都只是一天新聞,連社會迴響都聽不到。而且,臺灣內部的抗戰怪論,比如日本輸給美國而非中國、南京大屠殺是虛構、慰安婦是自願等等論調,荒謬程度超乎想像,有誰來大張旗鼓地爭奪話語權呢?現在習連會一番話,激起臺灣的藍綠辯論,「抗戰是我們打的」一夜間竟然變成了這個島嶼的共識。這不正是連戰在另一個角度的貢獻嗎?
再者,習連會的意義不僅在於對抗戰話語的表態,兩人還有很多篇幅講到和平發展與兩岸交流,但是,黨國諸公竟然選擇性地置其他重要論點於不顧,唯獨抓住歷史細節不放,這是面向未來的態度嗎?以這樣的態度,將把臺灣帶往什麼方向?對了,反正明年也上不了臺,索性繼續「內鬥內行」,狠狠打壓自己的同志吧。
各位粉絲,你們差不多要忘記洪秀柱了吧?這位國民黨籍的2016參選人,最近就這樣活生生地被埋在各方批判連戰的聲浪裡,無法發出自己的聲音。本來選情就低迷,國民黨的路線卻比選情更加迷離。看來,這次國民黨真是不想玩了。
面對一堆沒有方向感的政客,以及入人於罪的惡意指控,連戰能不憤怒嗎?在他今晚發布的聲明裡,他質問:習連會上他的講話,哪一句有負國人?哪一句背離中國國民黨路線?哪一句背離了「中華民國」?
人家的金婚日,就這樣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