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優勝家」關注
我強烈的期望,視頻平臺、文字文章平臺、甚至是小遊戲平臺,可以出一套嚴格的審核和監管機制,嚴厲杜絕這種垃圾內容的傳播。但我也深深明白,這更是我們每一個為人父母自己的責任。
作者 | 元元
作為一個經常給孩子看小豬佩琪的媽媽,在朋友圈看到了一篇文章,著實嚇的我毛骨悚然。
本以為通篇又是在吐槽小豬佩奇「跳泥坑」、「豬叫」帶壞孩子,沒想到看了之後,竟嚇出了一身冷汗。
文章前面提到了一件這樣的事:
Laura June在YouTuBe上,為3歲的女兒搜索到「小豬佩奇」的動畫,就安安心心地去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突然間,她聽到女兒的尖聲慘叫和驚慌失措的哭聲。她嚇了一大跳,趕緊來到女兒身邊,結果看到了這樣一個恐怖的場景:
「一個有豬外形的渾身卻青綠色的醫生,拿著一根手臂粗的針管,對小豬佩奇反覆地扎來扎去,佩奇疼得不斷慘叫、哭泣.」
這樣的場景連大人看了都會覺得觸目驚心,更別說是一個三歲的孩子了。
而她關上這個視頻後,吃驚的發現,網站竟然還會自動給她推送類似的動畫片:
雖然還是小豬佩奇的卡通形象,但卻都帶著詭異的顏色,還有令人作嘔的畫面。
比如下面這樣血腥的場景:
看到這,我明顯意識到,這和我們之前吐槽小豬佩奇總是「跳泥坑、豬叫,導致熊孩子也不停跳沙發、學豬叫」的性質非常不同。
而且,不止是小豬佩奇,還有艾莎公主、蜘蛛俠等等我們非常熟悉的卡通形象,都被「顛覆」了。在動畫片中,它們竟然像是披著可愛卡通形象的皮,但卻實則暴力、殘忍、色情的「惡魔」。
更令我感到揪心的是,這些視頻的播放量數以萬計。
我家兒子是個忠實的佩奇迷,我很難想像在我把ipad丟給他看的時間裡,他是否也曾「不小心」看到過這樣的畫面?
為人父母的警覺,讓我坐立不安。我在微博上也很快搜索到,已經有人爆出了這件事的「恐怖」內幕:
這是一位動畫剪輯師對自己過往離奇經歷的自述。但我讀起來,簡直像是恐怖小說。
在他離職後,直到侄女在 YouTube 上觀看他在公司製作的動畫片,他才突然了解了自己製作的動畫的內容:
比如:
「兩個分別穿著艾莎和蜘蛛人裝的幼童版卡通人物,他們偷走爸爸的啤酒然後兩人喝醉。接著其中一個小孩跌倒,臉直接撞上桌子,骨頭碎開,血液四濺。」
喝馬桶水、吃大便、喝尿、把排洩物塗在別人臉上是影片裡另一個常見的主題。很多影片都是真人演出,演員穿著戲服來吸引孩童的注意。
「有一個影片是蜘蛛人和艾莎喝馬桶水,另一個影片也包含昆蟲。有一個是猛毒把艾莎活埋然後在她頭上大便,還有一個是小丑餵艾莎和蜘蛛人吃大便。」
或許這篇文章的真假未知,我私心寧願其所言為虛。但是,網上竟有那麼多可以查證到的恐怖動畫視頻,令人細思極恐。
毒瘤的中國本土化
早在2017年3月的時候,BBC就已發文批評:有很多視頻,打著卡通動畫片的幌子,演著恐怖血腥的畫面。不僅是《小豬佩奇》,還有《託馬斯和他的朋友們》《冰雪奇緣》等都被拿來做了這種視頻。
去年 7 月,這種「少兒邪典視頻」已經引起全美的關注,《紐約時報》也報導了這一情況。於是YouTube 開始大規模下線這類視頻、封禁帳號。到去年 11 月,YouTube 宣布刪除了超過50個頻道、15 萬個視頻。
但想不到的是,這類視頻不但沒有被消滅,反而猖狂地流入中國,生根發芽「本土化」。
在中國孩子們常用的優酷、愛奇藝、騰訊、搜狐等視頻網站上,在正常搜索「小豬佩奇」「米老鼠」等的時候,有時會自動跳出這些視頻。
隨手點開一個米老鼠的視頻,就看到「小三」、「出軌」等色情的故事情節:
而我最最喜歡的艾莎公主,更是被「玷汙」的不成樣子。
有這樣極其血腥、暴力的割喉嚨畫面:
也有令人作嘔的艾莎公主大便畫面:
更變態的是,這群惡魔製造者不滿足於動畫片,還用了真人進行這種內容的製作。
蜘蛛俠偷窺艾莎公主「洗澡」、「接吻」,帶有明顯色情的引誘:
還有可怕的綁架兒童、虐待兒童的內容:
許多網友表示,在騰訊視頻裡搜索「艾莎手術」,在優酷裡搜索「浩克打針」,都能搜出打著幼兒旗號,但內容噁心到甚至連成年人都無法接受的視頻。
包括「小豬佩奇的爸爸將玩具送上電刑椅」、「艾莎的肚子被蜘蛛俠和醫生鋸開拿出了很多蟲子」、「艾莎同時為綠巨人和小丑生下了寶寶」等低俗動畫或者真人視頻。
這類影片大都有這樣的特點:
使用迪士尼等知名卡通形象來進行偽裝如「小豬佩奇」、「艾莎公主」、「蜘蛛俠」、「米老鼠」等,都是孩子非常熟悉和喜愛的角色。
有的帶有血腥暴力,有的是帶有色情內容,還有的以真人短片形式出現,有些還涉及虐童的鏡頭。
最可怕的是,當孩子「不小心、不經意」看到一部之後,網站會通過「雲計算」主動給你繼續推送相類似的影片。所以,這些恐怖少兒影片的點擊量非常非常高。
我第一次覺得,「大數據、雲計算」若落在惡魔手中,竟是如此可怕。
而經常觀看這些動畫片,會在不知不覺中給孩子形成這樣的認知:
大人打你(虐待你)是不用反抗的。
打別人是好的,流血是很好笑的。
性愛、性侵是令人好奇也好玩的。
這就是傳說中的「洗腦」。
「看多了艾莎公主和蜘蛛俠在親親抱抱,那麼現在你是艾莎公主,叔叔當蜘蛛俠好不好?」
如@肉呆大魔王所說,這些視頻竟然被網站劃分在「母嬰」、「早教」分類下。想到這背後滿足的是一群可怕的「戀童癖、虐童癖」的變態私慾.真是不寒而慄。
略略可以放心的是,這件事已經引起新華社、共青團的高度重視。各大視頻網站也已經進行了刪除下架活動。到目前為止,已經被刪除了很多,但是數量之大,一時半會兒還沒有全刪乾淨。 甚至依然可以通過某些關鍵詞搜索到部分「殘餘毒片」。
在這個搜索查詢過程中,我被結結實實地嚇住了。
怎麼會有這樣一群變態惡魔,如此喪心病狂?我無法想像,在這樣高的播放量下,究竟有多少孩子曾看到過,又受到了多少的心理傷害?
我幾乎已經出離憤怒。
面對惡魔,我們應該怎麼做?
我甚至有一種巨大的無助感,到底是哪裡出了差錯才讓這些「毒片」肆意妄為?網絡內容的上傳、篩選、審核機制,到底應該如何完善?
如果我們只是亡羊補牢,有用嗎?
要知道,這些變態的「戀童癖」、「暴力癖」、「利益薰心的惡魔」在針對每一絲的漏洞尋找可乘之機:等這一波銷聲匿跡,換個馬甲、id就能再次上傳,繼續荼毒辨識能力較低的兒童。
據了解,當時有太多這種影片被YouTube檢舉並刪除,但惡魔們把所有的影片標題換成俄文,輸入英文是找不到的,所以依然繼續在網絡上存在。
這到底是監管的錯?還是平臺的錯?家長的錯?
每一個人都責無旁貸!
作為父母,我強烈的期望,視頻平臺、文字文章平臺、甚至是小遊戲平臺,可以出一套嚴格的審核和監管機制,嚴厲杜絕這種垃圾內容的傳播。
但我也深深明白,這更是我們每一個為人父母自己的責任。
我們的孩子,一出生就在網際網路時代中,很多孩子在2歲、3歲時,手機、pad玩的甚至比大人都快。
他們必不可免地會受到網際網路的影響:
不否認,網際網路上的確有很多積極向上的內容。比如,正規的小豬佩琪動畫片中,有很多是值得孩子和我們大人一起學習的地方。
但我們如何能讓我們的孩子避免受到暴力、色情和邪惡垃圾內容的侵害呢?
首先,請儘可能幫孩子控制看影片的時間
根據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18個月以下的幼兒最好不要看電視;18個月至2歲的孩子每天看屏幕的時間也不能超過2小時。
我們建議,給孩子一次的觀影時間,不要超過10分鐘,隨著年齡增長,可以逐漸延長。但儘量不要讓孩子在電子產品前久坐。
看得太久,不僅容易損害孩子的視力,更可能讓孩子陷入「電子產品陪伴式」的孤獨。
其次,不要把孩子一個人丟給電子產品
讓孩子一個人玩ipad搜索動畫視頻,你永遠想像不到他們會接觸到多少變態,會有多少雙罪惡的手在深淵裡引誘著我們的孩子。
若不是網絡的偶然曝光,我們怎會知道,在我們自以為安全的那些影片內容裡,竟然藏著這樣的齷齪和不堪。
給孩子的影音資料,最好是我們都已經瀏覽過的。如果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觀看那自然更好。而觀看後一起討論裡面的角色,也會更有教育意義。
最後,宣傳擴散,提高警惕
如果我們希望網絡環境可以更加的純淨,一定要人人有責。在我們發現這類視頻時,一定要第一時間舉報、擴散,讓更多的人提高警惕;也讓更多的人,參與到抵制低俗內容的網絡環境中去。
尤其當孩子是由老人在帶時,請儘可能的和老人普及這件事的危害。
我不知道,這件事,會不會像今年年初的「虐童」事件一樣,給全社會造成了「應激」心理。但是這次之後,我們一定會更加認真而嚴格的篩查給孩子們的動畫片內容。
當我們連童年最美好的動畫片都不能完全信任時,這是一種怎樣的無奈?
我多麼希望一覺醒來,艾莎公主仍是記憶中的單純和善良的象徵,蜘蛛俠仍是正義和勇敢的化身,米奇仍是我們最聰明和純潔的好朋友.
這一場與「變態惡魔」的鬥爭,我們將誓死堅持到底。
#今日話題#
面對網絡環境對孩子的衝擊,你有什麼想法?
快點擊下方【留言】,
和大家分享下吧~~~
作者:元元,兒童心理諮詢師,營養師。來源:「凱叔講故事」(ID: kaishujianggushi),1000萬孩子聽故事大全 ,爸媽的育兒寶典,轉載已獲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