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重難點:工業地域與產業轉移

2020-12-25 新東方網

  重難點10  工業地域與產業轉移

  ★★重難點解讀★★

  工業區位因素、工業地域的形成條件與發展特點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點,其中工業地域的形成條件與發展特點是重中之重。考查材料緊貼生活中的實際案例,命題時多與區域相結合,聯繫當地的實際情況,以統計圖、示意圖、景觀圖和區域圖為載體,考查工業區位選擇及評價;結合具體區域,分析其工業發展的條件、面臨的問題及發展方向;工業集聚和工業地域的發展、產業轉移的原因及影響等。緊緊圍繞著工業生產與當地的氣候、地形、水源、礦產資源、交通、市場等的關係進行考查,試題具有分值高、綜合性強的特點,對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比較評價等能力的要求也很高。2020年的考查應該不會有很大的變動,既體現對基本原理的考查,也會適當對考生知識廣度的進行考查。

  ★★典例探究★★

  (2019年新課標全國卷Ⅱ)美國某快遞公司最大的空運樞紐設在路易斯維爾機場。該機場是美國主要的貨運機場之一。在機場周邊聚集了諸如美國紅十字會應急救援中心、汽車配件中心,以及乳製品、珠寶、手機製造等100多家企業。據此完成4—5題。

  4.該快遞公司在路易斯維爾機場附近需要配建大型的貨物

  A.生產中心B.分揀中心C.銷售中心D.質檢中心

  【答案】4.B  

  【解析】4.路易斯維爾機場為該快遞公司最大的空運樞紐,其目的是通過機場快速運輸貨物到各目的地,而不是利用機場進行產品生產或銷售,因此不需要建立生產、銷售中心,A、C錯;該機場附近分布有「美國紅十字會應急救援中心、汽車配件中心,以及乳製品、珠寶、手機製造」等數量眾多、類型多樣的企業,因此為了將這些不同類型的產品快速運往不同地區,應建立大型分揀中心,從而快速、有序地完成貨物的配送服務,B對;產品質量的檢測主要是由政府相關部門負責,快遞公司主要是提供產品的包裝、運輸、配送等服務,D錯。故選B。

  (2019年新課標全國卷Ⅰ)36.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澳大利亞是一個地廣人稀的發達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本土汽車生產主要由美日幾家大型汽車品牌公司控制,整車和零部件工廠主要布局在墨爾本、阿德萊德和吉朗等地(位置見下圖)。1974年澳大利亞汽車生產以47.5萬輛的產量居世界第10位。1988年澳大利亞政府開始實施取消進口汽車配額限制並大幅降低關稅的政策,使世界各地的汽車大量湧入,原本多樣化的本土汽車市場進一步細分,每種品牌和車型的車輛需求都較少,汽車生產成本也居高不下,2016年僅以16.1萬輛的產量排在世界第32位。2017年10月20日,最後一條汽車生產線在阿德萊德關閉,宣告本土汽車製造成為歷史。

  

  (1)說明澳大利亞汽車生產存續期間,整車和零部件工廠布局在東南沿海地區的有利條件。(8分)

  (2)分析澳大利亞汽車市場對每種品牌和車型的車輛需求都較少的原因。(8分)

  (3)簡述澳大利亞汽車生產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4分)

  (4)指出汽車生產的退出對當地城市經濟發展的影響。(4分)

  【答案】(1)開發早的城市地區,基礎設施齊全,易於配套;人口密集,經濟發達,是主要消費市場;勞動力充足;臨海,港口多,交通運輸方便。

  (2)人口少,市場規模小;國土面積大,自然環境多樣,對車的種類和型號要求多樣;進口政策放寬後,國外汽車品牌進入加劇了本土汽車市場競爭,消費者偏好趨於多元化。

  (3)(發達國家)勞動力成本高;汽車廠商難以通過規模生產降低成本。

  (4)外資撤離,投資減少,經濟下滑;相關配套產業萎縮或消失,產業結構發生變化(更突出發展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

  【解析】以澳大利亞的汽車工業發展與布局為背景材料,考察工業布局、區域地理特徵(自然地理特徵與人文社會特徵)、工業可持續發展等問題。今年的36題延續了去年的傳統,再次選擇了教材上的「主要國家」為背景材料,考察內容也延續了過去5年來的傳統,以區位分析為主,既體現了對基本原理的考察,也體現了對考生知識廣度的考察,整體難度適中。

  (1)澳大利亞汽車生產存續期間,整車和零部件工廠布局在東南沿海地區的有利條件主要從東南沿海地區工業區位因素角度分析。具體包括交通、基礎設施、市場、勞動力等方面。澳大利亞東南地區是西方殖民者最早到達的地區,開發早的城市地區,基礎設施齊全,易於配套;從澳大利亞的自然條件看,東南部地區氣候溼潤溫和,有利於人口分布,所以人口密集,經濟發達,消費市場廣闊,同時也為組裝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阿德萊德及墨爾本吉朗都位於臨海,港口多,海上交通運輸條件優越。

  (2)澳大利亞汽車市場對每種品牌和車型的車輛需求都較少的原因主要從市場及個性化需求及政策等方面分析。澳大利亞地廣人稀,人口少,市場規模小;國土面積大,且草原、荒漠面積大,自然環境多樣,對車的種類和型號要求多樣,個性化需求大;「1988年澳大利亞政府開始實施取消進口汽車配額限制並大幅降低關稅的政策,使世界各地的汽車大量湧入,原本多樣化的本土汽車市場進一步細分,」國外汽車品牌進入加劇了本土汽車市場競爭,消費者偏好趨於多元化。

  (3)澳大利亞汽車生產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主要從勞動力價格及生產規模角度分析。澳大利亞為發達國家,勞動力工資水平高,導致生產成本高。同時,「各種品牌和車型的車輛需求都較少」,使得車廠商難以通過規模生產降低成本,所以澳大利亞汽車生產成本居高不下。

  (4)汽車生產的退出對當地城市經濟發展的影響要從有利和不利影響進行分析。從不利影響看,由於汽車產業退出,使得當地就業壓力增大,以汽車為主要經濟支柱的城市經濟出現下滑,且影響相關產業的發展。但是由於汽車產業退出,可以有更多的資金、人才等從事其他高技術產業和服務業,有利於產業轉型升級。

  (2019年新課標全國卷Ⅲ•節選)36.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德國魯爾區曾是以煤炭、鋼鐵產業為主的傳統工業區,經過綜合整治,經濟由衰落走向繁榮,環境汙染嚴重的局面得到根本改善。目前,該區有500多萬人口,50多座城市,老齡人口比重高居德國之首。該區醫療保健業發達,擁有100多家醫院、近萬名醫生及數以千計的保健站、藥店等。波鴻市人口近40萬,是重要的生物製藥基地,多所大學的醫學研究處於世界領先水平。2009年,魯爾區醫療保健中心落戶波鴻市,並新建保健園。圖5示意魯爾區的城市建成區和波鴻市的位置,圖6示意魯爾大學、生物製藥科學園和保健園在波鴻市的位置。

  

  (2)分析魯爾區醫療保健業發達的原因。(6分)

  (3)說明在波鴻市建設魯爾區醫療保健中心的優勢條件。(6分)

  (4)指出波鴻市保健園選址的合理性。(6分)

  【答案】(2)魯爾區(是德國也是世界重要的工業區)經濟發達,醫學研究水平高;曾經環境汙染嚴重,健康問題多,對醫療保健需求高;老齡人口比重大,對醫療保健需求大。

  (3)有多所大學(高等院校),醫學科研力量雄厚;有生物製藥科學園,醫藥研製水平高;位置適中(有利於醫療保健和醫學研究、醫藥生產間的聯繫和相互促進)。

  (4)保健園靠近生物製藥科學園和魯爾大學,可提供知識和技術支撐;位於城市邊緣,環境較優,安靜。

  【解析】(2)醫療保健業的發展受經濟條件、市場需求等因素的影響。魯爾區醫療保健業發達是由於德國是歐洲經濟的「火車頭」,而魯爾區又是德國「工業的心臟」,經濟發達,材料中指出魯爾區境內有「魯爾大學、生物製藥科學園」,說明其醫學研究水平高;魯爾區醫療保健業發達與其市場需求關係密切,該區曾經是以煤炭、鋼鐵產業為主的傳統工業區,環境汙染嚴重,導致健康問題多,對醫療保健需求高;還有題中材料指出該區「老齡人口比重高居德國之首」,說明老齡人口多,一般老齡人的身體狀況較差,故對醫療保健需求量大。

  (3)波鴻市建設魯爾區醫療保健中心的優勢條件可從位置適中、技術先進等方面進行分析。讀波鴻市的位置圖及圖乙可知,魯爾大學、生物製藥科學園位于波鴻市,近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醫學科研和醫藥研製水平高;波鴻市的位置適中,便於醫療保健與研究及醫藥生產間的相互聯繫協作。

  (4)波鴻市保健園選址的合理性可從技術先進、環境條件等影響因素進行思考作答。讀保健園在波鴻市的位置圖可知,保健園靠近生物製藥科學園和魯爾大學,近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可為保健園提供知識和技術支撐;保健園位于波鴻市邊緣地帶,離市中心較遠,園內環境清潔優美,利於保健。

  ★★備考秘籍★★

  本專題在考查形式上,多以區域圖、數據統計圖等呈現信息,側重考查工業區位因素分析、典型工業地域的形成、存在的問題、解決的措施等方面知識,複習時要著重提高基本原理、基礎知識的靈活運用和分析論證能力。在學習中要引導學生掌握區位分析模式,強化分析能力。同時理解工業發展與其他要素,例如城市經濟發展的關係,擴寬思維。在複習中還應注意加強對中國傳統的工業工藝的理解,如「蠟染之鄉」的蠟染技藝,高端書畫的鉛山連四紙產業等,理解其隨著工業區位因素的變化而衰落的原因,以及其發展傳承的意義和方法。

  ★★重難點突破★★

  1.工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

  [透析考向]

  通過不同類型的工業區位模式圖,判斷影響工業生產的主導區位因素,或是通過圖表資料,說明當前工業發展的趨勢或者變化,考查影響工業生產的區位因素,說明工業區位要素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係及發展和變化的過程。以工業區的布局為切入點,分析其合理與否,從而判斷工業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產生的影響,正確認識工業生產影響環境的不同方式、強度和後果,建立人地協調觀。

  [學法指導]

  (1)熟記工業的主要區位因素

  自然因素有地、水、原、燃,社會經濟因素有市(市場)、交(交通)、政(政策)、勞(勞動力)、科(科技)等。地指土地條件,水指水源條件,原指工業生產所用原料,燃料指工業生產所用燃料。自然因素對工業區位的影響逐漸減小,社會經濟區位因素的影響逐漸增大。特別注意,環境因素在工業區位因素中的地位越來越大。

  (2)區分正確區分主要區位因素、主導區位因素、限制性區位因素

  a.主要區位因素:對某一區域農業生產影響較大的區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會經濟因素。

  b.主導區位因素:對某一工業發展來說最重要(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對其生產成本影響最大的因素。

  

  (3)運用工業區位因素進行合理的工業布局

  分析工業區位因素類問題時,一般先要調用頭腦中儲備的基礎知識,然後到材料和區域微觀圖中尋找區位信息,最後再分析區位因素是有利因素還是不利因素,是主導因素還是次要因素。

  在河流上遊、靠近水源、水質較好的地區可布局自來水廠。在城區可布局無汙染、規模小的工廠,如食品廠等。在煤、鐵資源豐富地區,可布局鋼鐵工業,同時應考慮盛行風向、交通等因素。在棉花產區或市場廣闊地區,可布局紡織工業。在甘蔗、甜菜產區可布局製糖工業。在鋼鐵廠附近可布局汽車工業、機械製造工業等工業聯繫較密切的部門。在動力基地附近可布局耗能大的有色金屬冶煉廠,同時為綜合利用廢氣可布局硫酸廠;在火電廠附近為利用粉煤灰可布局水泥廠、建築材料廠等。

  (4)針對區位條件分析類綜合題的解答

  ①建模——理清區位分析的要點,形成思維模式。自然區位要素——地形、氣候、土壤、水文等;②經濟區位要素——資源、市場(腹地)、交通、勞動力、技術等;社會區位要素——開發歷史、工農業基礎、國家政策、國防等。注意從有利區位要素和不利區位要素兩個方面分析。

  ②看產業——根據材料中給出的產業的性質,從影響產業區位選擇的因素出發,理清各區位因素間的主次關係,找出決定性因素。

  ③論區域——以區域為背景對區位因素進行描述與闡釋,使區位分析與評價「區域化」,避免套用、空泛。

  ④看時間——把握區位聯繫的變化和發展,用發展的眼光分析某地區位因素的變化。

  2.工業地域的形成與工業區

  [透析考向]

  要求掌握工業集聚與分散的原因及其影響,說明工業地域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形成的結果。以典型工業區為範例掌握分析工業區的一般思路,比較其區位、特點、問題及治理措施,形成因地制宜進行區域開發的觀念。

  [學法指導]

  (1)工業集聚與工業地域

  ①工業聯繫導致工業集聚,工業集聚形成工業地域

  

  ②工業區

  對工業區的複習,要把握以下幾點:

  a.掌握世界上主要的典型的工業區的分布、特點、發展條件、發展問題等。

  b.採用比較法,對新工業區和傳統工業的生產條件、生產特點等進行比較分析;把不同區域的傳統工業區之間、新工業區之間進行比較。

  c.學會案例到一般,再到案例的知識遷移方法。要以典型案例的分析,學會對一般的同類型的工業的生產特點和生產條件、存在問題、治理措施等進行歸納,然後進一步遷移應用到新的案例分析中。

  (2)工業分散與工業地域擴展

  工業分散是與工業集聚相反的一種新的工業地域聯繫形式,主要有以下兩種表現:

  ①原有的老工業區工業密集,地價、工資上漲,資源緊張,汙染嚴重,促使企業到其他條件比較合適的地區發展,這樣可以緩解工業發展中的一系列問題,提高經濟效益。

  ②具有生產聯繫的工業企業之間的分散現象,是為了充分發揮各地的區位優勢而形成的,加強了工業的地域聯繫。

  3. 區域工業化與城市化

  [透析考向]

  根據有關資料,結合區域自然地理環境、人文環境的不同要素綜合分析具體地區工業化和城市化過程的區位條件,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並提出解決措施。

  [學法指導]

  (1)珠江三角洲的工業化和城市化

  珠江三角洲的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道路:改革開放→外資企業→工業化→城市化

  

  (2)區域工業化的分析思路

  區域工業化的分析,應遵循「區域工業化→工業發展狀況(區位條件分析、工業發展進程)→存在問題及解決措施」的模式。

  ①根據三大產業變化統計圖或資料分析區域工業化,第一產業比重下降,第二、三產業比重上升,可反映出區域內工業化的發展;第二產業比重的上升可直接反映出區域工業化狀況。工業生產數據的變化可直接顯示區域工業化的發展特點,特別是通過一些產業部門的數據統計,也可以反映區域內工業發展特點。

  ②根據外來務工人員的數據變化分析區域工業化

  一般來講,區域內外來務工人員增加,可直接反映出區域內工業化的發展;務工人員的素質可以反映出一個區域內的工業類型,如以低學歷務工人員為主的工業一般是傳統工業或勞動密集型產業,以高學歷務工人員為主的產業多是高新技術產業。

  ③根據區域資源狀況分析區域工業化

  資源是一個區域工業發展的基礎。一般來說,一個資源豐富的區域,其工業類型主要是採掘工業或資源加工工業,因此多形成一些以傳統工業為主的工業地域。

  4.產業轉移及其影響

  [透析考向]

  通過產業轉移對區域發展的影響的分析,說明我國實施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美國製造業回歸等現象的原因;能夠根據區域地理環境特點和工業結構特點,為區域的工業的可持續發展提出可行性措施。

  [學法指導]

  (1)產業轉移的影響因素

  

  (2)產業轉移的基本規律

  ①某一地區工業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調整,一般有以下的規律:

  輕工業積累資金重工業加強基礎工業高科技工業

  (初期)     (中期)      (後期)

  ②產業轉移一般從經濟較發達地區轉移到經濟欠發達地區

  ③一個地區一般先向外轉移勞動力、資源密集型產業,再向外轉移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

  (3)我國近十年的產業轉移情況

  

  (4)產業轉移現象的分析思路

  ①一般分析時分成三步走:分析影響產業部門的區位因素,確定主導因素→對比分析產業部門轉入地和轉出地的區位條件→綜合分析,確定影響產業轉移的區位因素

  ②發展中國家進行工業轉移的原因

  a.到發達國家:國外的投資環境;技術、信息發達、管理經驗豐富等;市場需求大,避開貿易壁壘

  b.到發展中國家:土地、勞動力價格;原料;市場;貿易壁壘

  c.工業轉移到哪裡,原料和市場不一定在那個國家,因具體情況而異

  ③產業轉移的影響包括有利影響和不利影響,涉及到產業結構、就業、分工、環境等幾個方面。

  

相關焦點

  • 高中地理《服務業區位因素》說課稿
    一、課標與教材《服務業區位因素》選自人教版(2019版)地理2第三章第三節《服務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這一節中的第一個框題。本節內容屬於高中教學中的新內容,過去課堂教學中很少涉及相關內容。教材首先是以文字的形式解釋什麼是服務業並說明服務業的劃分,而後逐次講解了影響服務業的區位因素,最後以一個調查活動幫助學生學以致用。
  • 2020年下半年教師資格證高中地理面試分析
    2020年下半年教師資格證高中地理面試分析 http://www.hteacher.net 2021-01-09 13:47 中國教師資格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德宏教師資格證面試:高中地理《經濟發展快》教案
    2.通過分析圖文資料,了解產業結構變化的特點,提升地理思維能力。 3.建立地理辯證思維,明白凡事各有利弊的道理。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優勢、經濟發展快的原因和產業結構變化的特點。
  •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總結!必考必背的重難點,值得收藏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總結!必考必背的重難點,值得收藏初中地理雖然只有兩年的學習時間,會考就會參加結業考試,但是這門學科的重要性卻是不可比擬的。因為這其中不僅會涉及到很多生活當中的知識,同時相應的考試題型也具有很強的思維性,比如我國疆域的推算、地勢地形的特徵、氣候的變化等都是需要反覆的推算演變才能得來的,因此這也是不少同學會考地理成績一般的主要原因。
  • 2020年高考地理知識點超強總結
    對商業:長位於我國沿海航線的中樞,長江入海的門戶,對內外聯繫方便,商業貿易發達;依託當地發達的農業基礎發展輕工業,從國內外運入礦產資源發展重工業,成為我國重要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松利用當地豐富的石油資源和周圍地區的煤、鐵等資源發展重化工業,成為我國的重化工業基地。
  • 2020福建中小學新任教師招聘考試中學地理學科考試大綱
    (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環境形成和演變中的作用(2)地理環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環境的整體性(3)地理環境的地域分異規律4.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1)地表形態對聚落及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2)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3)自然資源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意義(4)自然災害發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 高中地理《人類的地域聯繫方式》三大知識點思維導圖啟示!
    01《人類的地域聯繫方式》一級知識點(1)郵電通信人類的地域聯繫方式思維導圖02人類地域聯繫方式的二級知識點:郵電通信:郵政通信,電信通信,兩種通信方式的特點。商業貿易:商業貿易的概念,商業貿易的基本環節,商業貿易的特點,商業貿易的地理意義。交通運輸:交通運輸的五種形式。交通運輸的組成:點,線的組成和特點。城市交通運輸。
  • 2020年的高考地理,哪些選題的內容出現概率較高?
    2020年國內的高中地理高考/等級考,預計哪些會是熱點?1、關於珠峰重測 熱度很高,可以從地理信息技術、地球運動、大氣環境、陸地環境、自然資源與自然災害等很多角度來出題。2、關於武漢和湖北,以及新型冠狀病毒的關聯地區,從區域性、綜合性、動態性方面來說,可以有很多出題角度,人口、城市、地域文化、3S技術都容易涉及。3、關於自貿區,最近幾年層出不窮並且上海臨港與海南自貿港有所增強。個人認為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也有出現在部分地區的選擇題中的概率,出題的角度可能和產業區位與分布相關。
  • 【專題歸納】地理基本原理分析:人文地理
    與自然地理相比,人文地理相對容易,但內容具有「廣」、 「散」、「雜」的特點,系統性、條理性較差,學習時很難抓住重點和主幹。 工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影響工業區位的主要因素 環境因素: 產生大氣汙染企業的布局:要使居民區不受到汙染,還要用衛生防護帶(如綠化帶)隔離。
  • 怎樣學好高中地理
    一提到高中地理,相信很多同學會想到經度、緯度、河流、山川、盆地、時區等等,就會覺得地理好難學,小編也是如此。高中階段,相對其他幾科成績,小編的地理成績實在有些拿不出手。地理是一個文理參半的學科,有它獨特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
  • (精華版)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總結,必背必考重難點
    八年級的地理學習任務是比較重的,地理這門課程在八年級的時候就要面臨結束,這個階段的知識量是比較大的,需要同學們花時間來學習和鞏固,所以我們要好好利用這個暑假的時間。這門課程也是跟自然生活息息相關的。而教材上的知識點往往是將一些知識理論抽象畫了,所以如果不培養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就會逐漸喪失對地理的探索求知慾。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不是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是要讓學生全面系統地掌握分析問題的技巧以及解答地理事物和現象的思維品質與能力的問題。下面這份八年級上冊地理資料希望同學們收好,對你們學習地理的幫助很大,知識點詳細,都是考點。
  • 鶴城區工業集中區:全力打造「產業新城」
    據悉,鶴城區工業集中區在湖南省134家省級及以上產業園區中,綜合排名中位居第54位,較上期排名上升了57位,經濟增勢強勁,量與質實現雙突破,現正在全力推進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創建工作。
  • 高考地理小專題——某產業大力發展的可行性
    (4分)典型例題二:(28分)新型城鎮化要通過產業、生態、基礎設施的協調發展來實現城鄉一體化。皖南地區毗鄰長三角,是安徽省重要的工業中心與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點區域。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1)~(5)題。
  • 【區域認知】區域特徵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的84個地理知識大盤點!
    22.珠江三角洲地區工業化的第二階段雖然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為主,但與發達國家的高新技術工業有顯著的區別,其重工業和製造業不發達,制約了工業化的進一步發展,今後應加強鋼鐵、石化、汽車等基礎工業的發展。
  • 高中地理核心素養培育的基本路徑與實踐策略
    《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凝練了地理學科核心素養,明確學科教學的目標即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達成。怎樣將高度概括的地理核心素養落實、落細、落小為具體的、可操作的、指向關鍵結果的教學路徑?這是當前高中地理教學面臨的重要課題。 一、從學科邏輯 認識地理核心素養 地理學主要研究和解決諸如「在哪裡(地理位置與分布)?」
  • 高中生物:「光合和呼吸」知識點詳解,掌握這一份,孩子再無難點
    高中生物的知識點都是一些基本知識點。只要掌握好基礎的知識點,很多題目其實都是可以迎刃而解的。因為最近有不少的家長都向我留言,說擔心孩子的學習,特別是高中生物,很重要,但是資料又很少,孩子很難在其他地方找到合適的資料。
  • 李稻葵:「南重北輕」的經濟地理新格局是大趨勢
    經濟發展需順應客觀規律經濟發展的過程,就是一個人口在空間上重新布局的過程,即,經濟地理的再布局。過去1500年以來,中國的人口最開始集中在中原一帶。古代中國的農業文明發源於黃河流域中上遊,隨著秦漢以來新制度的形成和確立,黃河流域的生產力獲得迅速發展,先後經歷了戰國和漢代兩次農業生產的高潮,鐵犁和牛耕技術得到廣泛推廣。
  • 2018年內蒙古包頭市產業轉移目錄一覽:鋼鐵等16大產業將優先發展
    中商情報網訊: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根據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全國國土規劃綱要(2016—2030年)》以及國家有關行業規劃和區域政策文件,對《產業轉移指導目錄(2012年本)》進行了修訂,形成《產業轉移指導目錄(2018年本)》。
  • 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規模超2萬億元 產業支撐顯著增強
    據悉,我國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規模超2萬億元。我國工業網際網路經過3年起步期發展,產業發展環境持續優化,基礎設施加速推進,融合應用走深向實,產業規模持續增長,對經濟社會的發展帶動效應顯著增強。目前,5G+工業網際網路正加速向企業生產核心環節延伸,標識註冊總量已突破54億,進入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工業設施已達4000多萬臺。
  • 高中地理神奇的區域定位法,記住這幾條經緯線就夠了!(中國篇)
    高中地理我相信大家覺得最難記的莫過於區域定位了,但熟練掌握區域定位,你可以① 迅速判斷題中地域,根據區域特徵選答案② 迅速找到關鍵信息(等降水量線,等溫線,洋流等等),判斷答案可以說是如果區域定位爛熟於心,做題準確率和速度都會上升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