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2 20: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麗江官方新聞綜合門戶網站
點擊標題下方藍字關注【麗江網】
為紀念建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紅軍長徵過麗江八十五周年,5月21日,由中共麗江市委宣傳部、中共玉龍縣委宣傳部、中共古城區委宣傳部聯合攝製,雲天影視傳媒、小河淌水影視傳媒、麗江市紅色文化研究會聯合出品的紅色題材獻禮影片《紅麥》在麗江正式開機拍攝。該片將在麗江市玉龍縣太安鄉、大具鄉、白沙鎮、石鼓鎮及玉龍雪山景區、大研古城等地拍攝。
據介紹, 1936 年 4 月 25 日,中國工農紅軍二、六軍團,在賀龍、任弼時、 蕭克、關向應、王震等率領下,完成策應中央紅軍北上戰略轉移後,為執行黨中央北上抗日、與四方面軍會合的戰略方針,在麗江石鼓搶渡金沙江。由於渡江後面臨著進入藏區翻越雪山草地的嚴酷現實,紅軍把一部分傷員留在了群眾基礎較好的納西族地區。
電影《紅麥》圍繞紅軍傷員田雙妹被納西青年木老三相救後所經歷驚險曲折的感人故事改編,表現了少數民族地區各民族群眾善良樸實、大仁大義的民族氣節。該影片由八一電影製片廠納西族導演張春和擔任編劇,由新銳導演王洋共同導演,國家一級演員趙曉明、韓月喬。著名演員康磊、陽知、徐箭、宋楚炎擔任主演。
中共麗江市委副書記、宣傳部長何玉蘭在開機儀式上說,麗江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紅色文化底蘊深厚。紅軍長徵經過麗江,給這片厚重美麗的土地播散下革命的火種,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紅色記憶,留下了軍民魚水情深的美談佳話,尤其是太安鄉紅麥村人民群眾搶救紅軍,掩埋經過螳螂壩時犧牲的紅軍戰士,世代守護紅軍墓的感人故事,可歌可泣。這段歷史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永遠值得去紀錄、珍視和弘揚。同時通過文藝創作,重溫革命歷史,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具體舉措和實際行動,也是挖掘麗江紅色文化資源、豐富文化內涵、提升麗江城市形象及知名度、影響力的重要機遇。
演員們紛紛表示,全力演好該片並期待上映。「非常高興,也非常榮幸在疫情取得階段性勝利的時候,能夠參加《紅麥》的拍攝工作,我在影片中扮演的是一位納西族父親,該影片體現的是麗江人民對紅色革命的支持和紅軍的擁護,所以參與拍攝這樣的影片很有意義。」來自青海的演員康磊對影片拍攝充滿了熱情,「我在劇中是扮演一位納西族的青年,我在青海長大,經常與少數民朋友交往,且麗江氣候宜人,非常舒適,這樣的條件使我在人物刻畫方面和拍攝狀態方面更顯得心應手。」
據了解,影片計劃於2021年在中央電視臺電影頻道和全國院線上映,並在騰訊、愛奇藝等國內知名網絡平臺進行公映。
採寫:李志文
責編:楊江芹
麗江網推薦:掃碼關注「雲南發布」微信公眾號,及時了解權威信息。
麗江網運營中心 出品-(麗江網 http://www.lijiang.cn/)
麗江市委宣傳部主管 麗江廣播電視臺主辦
麗江市新視界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
原標題:《紅色題材影片《紅麥》開機 紅軍長徵在麗江的故事即將講述》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