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三兩草
這篇文章無意貶低或者吹捧鄭爽,只是理性分析,希望不會打攪到某些人的情緒。
說句心裡話,這段本尊親自回應,我始終沒有看懂小仙女到底想要表達什麼?
第一段勉強理解為鄭爽看了別人很多直播,也認真學了,不過不喜歡那些風格,為了保持自我,鄭爽覺得還是走自己的風格。
第二段可真的有些深奧了,難怪許多網友留言說:字都認識,組合一起看不懂。「怕粉絲懟,勸你不說。」難道鄭爽這是在說自己粉絲多,你們最好別批評我,不然會被我的粉絲罵的很慘?哪來的自信呀。
怕有人不了解事情,我先簡單回顧一下事件:鄭爽直播商業帶貨,在5個多小時的長時間講解中,一直相安無事,但是主持人一直生硬的營銷策略惹到鄭爽了,對主持人情緒失控,最後,乾脆趕走主持人。
一番爽言爽語後,鄭爽被罵上熱搜。鄭爽直播引起的爭議主要有兩種聲音:一種認為她真實敢說,對消費者負責;一種認為她任性不負責,違背商家的目的。
事情發生後,立刻有不少粉絲替她說話:
就連職場金領直播出彩的吉傑也為鄭爽打抱不平,並表示:「就像不是每個人都有天賦成為一個好演員一樣,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一個主播。」
不過還是有不少網友不買帳,認為這事不應該裝無辜:
到底我們應該怎麼看待這件事?有一句話說得好: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直播間發飆怒斥主持人確實不對,你的小脾氣可能影響別人以後的工作。況且,單單憑藉一個人,是很難改變直播帶貨部分「誇張」風氣,畢竟店家不太可能願意實心實意的說自己的產品,來損失一些客戶。
但是,粉絲們一味的袒護小爽,卻是有點過於寵愛了,不否認為自己愛豆加油打氣是應該的,但是做個理智的愛豆更是應該的,這也是為了你的愛豆可以一直好下去。
偏袒小爽的人,基本上都是一個觀點:小爽沒有像其他帶貨主播一樣功利性強,只為銷售額,是一個真實敢說的形象。
直播帶貨本就是一場交易和買賣,堅守良心和道義是必須的,但是有些東西不必認死理,打破砂鍋問到底,有哪一樣產品能符合所有人的預期呢?
支持小爽的人,更應該清楚,小爽是一個單純,容易把心情寫在臉上的人,這是對小爽的考驗,而全被支持的人破壞了,教訓沒有學到,反而養成了「超級公主病」。
其實,可以說很多女孩都是這樣。但是鄭爽不是普通人,她更應該為自己行為負責,小孩子玩過家家,粉絲容忍就夠了,但是如果涉及到別人的生活,誰能不抵制呢?
真實敢說不是靠嘴巴和情緒,如果對產品不了解,盲目自信排斥是不對的。執意追求價格「公道」,類似無理取鬧的討價還價,是讓人很頭疼的。
如果小爽在開場前,更加仔細的對每一個產品儘可能多的了解和體驗,過濾掉一些不喜歡的產品,對產品的感受才是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不然這種行為和潑婦講理行為無異。
也許不是每一個人適合做主播,但是對待事情的認真是每一個優秀的人起碼要做到的。像薇婭、李佳琦這樣的帶貨達人,又豈會為不熟悉的產品宣傳呢?
當然,鄭爽直播間情緒失控,的確是鄭爽的錯誤,為此鄭爽事後向主持人道歉,反而又被網友詬病:又當又立,精神狀態有問題。
其實大可不必這樣,誰都會犯錯,小爽的初心是好的,但是過程中需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這一點小爽應該要認識到,而不是依仗著粉絲多,就說怕被粉絲罵,就勸人不要多管閒事。
小爽的情緒失控,在感情和工作中不是一兩次,比如在《女兒們的戀愛》節目中和張恆不好相處而崩潰;在《這就是機甲》中因為不被節目尊重而發飆。
由此可見,小爽的情緒是飄忽不定的,當然這也和她的精神狀態有關,曾經的抑鬱症也是有後遺症的,但是也不能總拿這個說事。
習慣被人捧著,難免不會解決突發問題,這也暴露出鄭爽的情商和智商都不在線,或者說小爽還是曾經那個被保護的公主。
未來的路還有很長,希望小爽可以多學習放下一些不必要的執著。
因為性格直爽,符合東北姑娘,就打發自己所有的任性行為,像極了超級公主病;又結合了「南方姑娘」楚楚可憐的模樣,這種混合性格,讓小爽情緒失控也是情理之中。
因此,倘若一個人性格放錯了位置,是多麼的糟糕。比如,鄭爽在娛樂圈中就顯得格格不入。
那鄭爽的這種性格在娛樂圈裡,該如何評價呢?
是如同一股清流,活出自我?還是如同貞節牌坊,又當又立?
感謝你的閱讀,喜歡不妨給個點讚和關注呀,歡迎留言討論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