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人NOW》創刊,第一期封面人物趙薇,訪談標題 趙薇x沈奇嵐: 每一分鐘都是自己的選擇!
又見到趙薇,在《聽見她說》的片場,她正對著電腦屏幕,和身在德國的呂樂導演連線溝通現場細節。她穿著T恤和球鞋,沒有化妝,全神貫注,眼神堅定,一邊聆聽一邊思索,靜靜有種光芒。通話完畢,她站起身,果斷地指揮著現場的人員,聲音利落乾脆,全場迅速到位。然後,開始拍攝。鏡頭下的世界,是一個脫離地心引力的小行星,默默地以自己的速度和時間轉動著。直到她舉起對講機,喊:「咔」。
讓我們回到當下的此時此刻。
如何了解一個人?
看她的時間用在哪裡,看她關切怎樣的話題,看她在選擇面前如何取捨,看她為什麼事情付出。
《聽見她說》,是趙薇發起並籌備了兩年多的項目,為女性發聲,想讓人聽到平日裡聽不見的女性聲音。這可能是一個社會價值大於商業價值的項目,但她堅持想做,想讓那些曾經陷入人生困境的女性說:你並不孤獨,你並非一個人在面對這樣的困境。
「社會需要不同聲音,如果只能聽到好聽的聲音,可能我們會越活越麻木無知。有一個節目可以讓你聽到一些不同的聲音,說一些也許不好聽的話,這才是它珍貴的地方。」這份價值觀,吸引了一批同類。《聽見她說》的精神力量和藝術性吸引了一群優秀的導演、演員和編劇加入。這是讓趙薇振奮的地方——和一群最富有創造力的人,共同創作。這是讓她興奮的事情,是可以讓她通宵不睡的事情。
見過不同情境下的趙薇,臺上和臺下的,屏幕前和屏幕後的,投入創造性的工作中最讓她興高採烈,不知疲倦。
去年參加《演員請就位》的拍攝時,趙薇搬到了條件不好但離片場更近的住處,只為每天多一個小時的時間拍攝。在播放出來的綜藝節目的剪輯中,已經熬了兩夜的趙薇坐在監視器屏幕前,全神貫注,眼神堅定,指揮著全場:「好,我們再保一條!」全場迅速到位,仿佛在她的周圍形成了一個以她為中心的星系,這是一個人在專業領域中發光的樣子。
工作中的趙薇並不太在意外貌。記得剛拍完《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趙薇上電視宣傳電影時,基本不化妝,說的談的都是電影,作品對她來說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事情,有種「我不重要,電影才重要」的藝術家態度。
如何面對當下?
以真實,以誠實。
和趙薇相處,真實直接是最好的溝通方式,不僅僅因為她自己毫無架子,也因為她珍惜自己的時間,她想把每一分鐘都活出真正的質量。
曾經見過她答覆媒體採訪,有時候會遇到一些娛樂性很強的問題。她會非常認真地、毫不敷衍地回答,並把問題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面去回應。趙薇有個關於時間的理論,就是和任何人、任何事相處的時間,都是她自己的時間。不能因為別人的不經心而浪費這一分鐘,她要對她的這一分鐘負責。「你的時間,就是我的時間」,她說,「每一分鐘都是自己的選擇。」
在拍攝《演員請就位》時,當她的組員被淘汰時,她送給了他們一本書作為禮物,叫作《尊重表演藝術》。她希望那一段的拍攝時光,對彼此都是營養。
創作作品給了趙薇真正的歡欣、燃燒和釋放。創作一部好的作品,意味著要用最好的人,也要用好最好的人,彼此打磨,彼此成就。對創作者而言,一部作品中最大的材料,是才華和時間。創作者最在乎的,不是名次、收視率、經濟回報,而是那一刻的燃燒夠不夠充分,做出來的作品是不是心裡的那個作品。
如何度過生命中的每一天?
「不浪費我的每一分鐘,因為我陪你跟你陪我的時間都會越來越少。」她緩緩地說,對自己,也是對身邊的人。這句話中,悲觀和堅定彼此映照。
對世界的真相,她何嘗不明白,她說:「這個世界讓北極熊消失挺容易的,但是讓人類的問題消失挺難的。」可她還是要拍《聽見她說》。
有些事情,總需要有人去做。
她深知世界對她的期待,她會擁有自己的行星軌跡。
讓我們一起做些有意義的事情。
此時此刻,是你的時間,也是我的時間。
「如果你關心這些,你就會聽到」
沈奇嵐:做《聽見她說》這個項目是出於怎樣的初衷?
趙薇:我兩年前看到了BBC製作的一部為女性權益發聲的8集獨白劇,就在想中國的女性為什麼不能有這樣的表達?她們也有許多值得訴說的經歷與遭遇。這個形式對於女性表達來說特別好,很純粹。
沈奇嵐:是不是想讓觀眾進入一個真正的傾聽的狀態?
趙薇:《聽見她說》這個項目的思想性挺重要的,我們並不需要去編織一個多麼離奇精彩的故事。我們需要言之有物,擲地有聲,並且來源於現實,這樣演員講出來的話,才是有營養、有力量的。
沈奇嵐:是,而且15分鐘短片跟90分鐘的長片相比,難度不一定小。
趙薇:是的。它是一個演員獨立完成的獨角戲,沒有其他演員參與表演,並且要建立整個事件的真實性。故事就在一個房間裡發生,大量獨白。還是挺難拍的,你能用到的角度、機位,包括你的拍攝手法,都在一個有限的範疇之內。
沈奇嵐:導演在這15分鐘裡面的才華會體現在哪裡?
趙薇:我其實想做8個風格迥異的短片,電影化的表達。這是和英國BBC版本用舞臺劇風格表達完全不同的。因此製作難度複雜很多。我邀請了6位優秀的導演和我一起拍攝這部劇。
沈奇嵐:大家一起來創造嗎?
趙薇:對,這些故事大部分都是真人真事,找了最優秀的作家和編劇寫的,導演們各自領走想拍的故事。當然也有導演會找自己喜歡的編劇去寫他們共同感興趣的主題與話題,比如呂樂導演。有的導演也會自己寫劇本自己拍攝。我會拍攝其中兩個故事。我覺得籌備一個項目,如果你想快速啟動起來,先要把劇本做好。劇本最核心也最需要時間。
沈奇嵐:是。
趙薇:其實我們這次講的單身主義,並不是說不結婚,而是我們應該被允許有多種選擇。
沈奇嵐:不將就。
趙薇:嗯,就是不將就。因為這也是現在女性面對的很大的一個問題,是吧?憑什麼過了30歲就要天天被人催婚?我就是不想將就。跟愛的人在一起哪怕時間短也是快樂的,跟不愛的人在一起,時間是長了,但可能是消耗與互相耽誤。
沈奇嵐:我身邊有很多這樣不將就的女性,然後被家裡催得不行。其實這整部劇出來,肯定會對目前的一些價值觀有一定的衝擊。
趙薇:也許我們暫時不能改變現狀,但至少是個提醒,至少發出了自己的聲音。
沈奇嵐:你被這種傳統的價值觀束縛過嗎?
趙薇:當然,肯定被束縛過。
沈奇嵐:可能每個人都曾經活在這個束縛下。
趙薇:是,當人懵懂的時候,她只能踩著前面人的腳印往前走。等再認清自我、明辨是非的那一天,你就想為自己和自己的同類說說話了。我們是想讓更多女性知道,其實你不是唯一的那一個,有無數和你一樣的中國女性。
沈奇嵐:對,是一個群體。
趙薇:想對她說,你不是個特殊的,你是有夥伴的,你們有共同語境、一樣的困境。
沈奇嵐:太重要了。你不是孤獨的,不是孤軍奮戰的。所以這是一個特別有責任心的項目,有社會責任感。
趙薇:這是其中一個話題。然後還有全職主婦,因為其實有些女性為了婚姻放棄了事業和自我價值獨立的探索,在成為了一個母親、一個妻子之後,她的自我價值就在家庭的瑣碎事情中逐漸消亡了。生活一成不變,地位是直線下降的。這種精神狀態日漸空洞,這種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值得探索。雖然如此,我們身邊還有很多人在這麼生活著。
然後還有家暴的主題,很悲哀也是永恆的問題。還有要走出關於容貌的焦慮,這個主題。女性需要自信,需要認可自己的一切,也需要來自社會與他人的鼓勵。現如今大家對「女性美」的認知過於狹隘了。
沈奇嵐:大家對於美似乎陷入了一種泛化的標準。
趙薇:對,它成為了一種模式化的對美的認知,並不自然。
還有關於單親少女的原生家庭,因為父母婚姻的這種不幸會轉嫁到孩子的身上,然後這個孩子的成長會受母親或者父親的心態影響很大。母親或者父親緊緊地抓著你,控制著你。
沈奇嵐:試圖佔有下一代的生命。
趙薇:也可能是摧毀。
沈奇嵐:這個項目對你來說比較重要的一件事情是什麼?
趙薇:我現在的大腦處於多線敘事的狀態,雖然《聽見她說》有8個不同的故事,每個都是不同的人物和不同的導演,但因為我是監製,也是項目的發起人,所以大部分拍攝基本都有參與,跟導演一起討論、一起溝通。我剛剛從呂樂導演的拍攝現場過來,給他做現場執行導演。這次很特別,因為疫情的原因,導演現在在德國,我們就用雲拍攝的方式讓他在德國可以同步看到現場的畫面、聽到臺詞,進行執導。並且效率很高。
沈奇嵐:這個時候會不會有一點點自己的事會顧不上的感覺?
趙薇:確實是,我到現在還沒有操心自己的片子。我自己的部分很快就要拍了。
沈奇嵐:你作為《聽見她說》項目的發起人,希望向社會傳遞一種怎樣的信息?
趙薇:因為一直以來,我覺得不是每個人的聲音都能被聽得見。我也不認為,通過《聽見她說》,真的說了以後就能讓無數人聽見。但是對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我不得不「說」,你選擇聽還是不聽,那就看我們的緣分了,如果你關心這些,你就會聽到。
沈奇嵐:是個有初心的項目。
趙薇:對,是一個非常有初心的項目。
沈奇嵐:剛才我們也提到,這個項目裡面有很多關於女性的故事,你是希望讓他們感覺到自己並不孤獨。
趙薇:對,8位不同的女性,她們各自面對的矛盾、焦慮完全不同。我們把它拍攝出來、講述出來給觀眾看,就是因為它並不是一個小眾問題,是非常普遍的女性問題,她們並不孤獨,有很多人跟她們一樣面臨著煎熬,面臨著選擇和痛苦。有的人可能選擇**自己,有的人會積極去解決,有的卻只能無限地忍耐。但這些,都不只有你一個人。
沈奇嵐:希望這些故事能給她們帶來更多的
趙薇:希望能給她們鼓勵,也希望社會能重視這些問題。我們有一個故事是有關家暴這個問題,不管社會有多文明,不管時代怎麼先進、如何變化,家暴都是一個永恆的問題,一直存在甚至永不消失的現象。
沈奇嵐:這個故事中的女性會如何應對這個問題?
趙薇:女性的自救吧。
沈奇嵐:女性自救,自我認知然後自強嗎?
趙薇:因為很多問題並沒有辦法從根本上得以解決。這個世界讓北極熊消失挺容易的,但是讓人類的問題消失挺難的。所以我們很多人還是比較理性地在看待這個選題。我們拋出了很多問題和觀點,能不能解決這些問題?還是希望看到的人和聽到的人,都能夠從自己做起,自發地去幫助。社會需要不同聲音,如果只能聽到好聽的聲音,可能我們會越活越麻木無知。有一個節目可以讓你聽到一些不同的聲音,說一些也許不好聽的話,這才是它珍貴的地方。
沈奇嵐:不好聽,但是有力量有營養的話?
趙薇:對。
「如果它不起作用的話受歡迎有什麼用呢」
沈奇嵐:再談談今年吧,2020年是特別特殊的一年,對於當下你覺得什麼是真正重要的事情?
趙薇:從大環境來說,2020年的疫情是給人類帶來災難和很多思考與反思。從小我來說,確實造成很多生活上的不便,當然也許會讓我們可以更加珍惜現在。
沈奇嵐:回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當中,2020年的疫情讓人在很小的空間中不得不生活了很久,那個時間裡面你做了什麼對你而言重要的事嗎?
趙薇:我做的應該就是大部分人都在做的吧。因為在一個小的空間或者說房間裡,你可以選擇的事情差不多就是看書、看電影、做飯、打遊戲、聽音樂。或者對著鏡子蹦兩下,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手機的作用極大凸顯出來。
沈奇嵐:感謝科技。
趙薇:對,感謝科技。因為比如說《聽見她說》這個項目,其實我們第一次正式細化這個項目的前期工作是在春節。但春節又正好是疫情最嚴重的時候,跟任何人都無法面談,直到這個月才開始拍。在這之前的工作大概都是通過電話、郵件在溝通。是從前兩個月開始,大家才開始面對面地一起工作。
沈奇嵐:挺想念這樣的工作方式的吧?
趙薇:反正什麼樣的生活都過過了,頗為逆來順受,順其自然。
沈奇嵐:這部劇面向觀眾以後,你會期待有一個什麼樣的效果?
趙薇:現在都不敢期待效果,因為它很難拍,很難完成。它能不能達到預計的效果,現在也是一個問號,是一個未知的X。所以我還沒有上升到開始期待一個美好的結果。而且我覺得,何為美好的結果?受大眾歡迎嗎?大受歡迎如果它不起作用的話,歡迎有什麼用呢?你做這件事情還是希望它能起一點作用,不要像一個熱搜似的,揭竿而起,結果過兩天這個事是什麼都想不起來了。所以我對於受大眾歡迎倒沒有什麼奢望,只是希望能夠不管從思想上,製作上,還是從演員、藝術家的表演和表達上,都能夠不愧對每個職能部門付出的心血。
沈奇嵐:我在想像可能這部劇出來之後,會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讓很多女性觀眾一次一次地看,從中獲得營養和勇氣,那就是更大的價值。然後我們回到導演這個身份上來,因為看了《演員請就位》這樣很有意思的節目,你覺得什麼是導演的控制力?
趙薇:方方面面都需要控制力。
沈奇嵐:現場調度嗎?經常看到拍攝的時候,導演會指導演員,可能指導過後就像點睛之筆一樣,馬上就變得不一樣了。這種事情是導演的控制力嗎?還是說這是一個演員的天賦?
趙薇:因為在綜藝裡面拍片時間太有限了,兩天一支短片,劇本幾天前才寫好,然後演員在開拍前才看到劇本,所以更多時候處於即興創作或者激情創作。因為節目的性質,它並不像一個真正的電影那樣完整地表達。這是個演員表演為主體的綜藝,我也就儘可能的,除了演員的表演,還有一點導演表達吧。我覺得,如果你沒有一個好的故事和好的拍攝條件,反而會暴露演員的不足。把故事跟拍攝完善之後,演員的演技會愈發熠熠生輝。
「我們都沒有浪費自己的時間」
沈奇嵐:我記得你在節目裡也推薦給了演員一本書。
趙薇:對,那是我自己非常喜歡的一本書,也是非常有用的一本書,叫《尊重表演藝術》。
沈奇嵐:對。我也看了。
趙薇:其實讀書很幸福,很治癒。
多讀讀書,儘量讓我的生活空間純淨簡單一點。不浪費我的每一分鐘,因為我陪你跟你陪我的時間都會越來越少。
沈奇嵐:沒錯。我現在一想到我明天要去看你們拍戲就好開心啊!
趙薇:開心吧?我也開心,我們都沒有浪費自己的時間。因為我常常處於忙忙叨叨的狀態,就像你第一次在上海採訪我,我就沒那麼多時間完成專訪。索性請你直接加入我第二天的生活,你自己去觀察、體會。因為原本第二天我計劃去電影院看《地心引力》,你也來了。不過這是一種偷懶的方法,我不會要求每一個採訪者都這麼做。
沈奇嵐:很高興進入。
趙薇:這個方式確實讓我得到了一個好朋友。
趙薇:不需要多見面,我和陳漫一年可能也就見幾次,基本上就是一年裡她幫我拍一兩次封面,而且工作完了我就會立馬走,也不會在一塊兒吃飯、聊天。但我很喜歡她的直率、一直想突破自己的決心。有一次她慎重地找我吃飯,說想當導演,找我取取經。
沈奇嵐:我記得,是有一次她拍你的時候然後跟你說她要去讀書,讓你幫忙問下找位老師。
趙薇:對,她問我到底要不要去上學,要選哪位老師什麼的,想讀我之前的導演專業。但她其實也忙,不知道有沒有去。這次拍攝見面,她還告訴我在疫情期間寫了個劇本,真是個可愛的女人。
沈奇嵐:那你當初怎麼會有時間去上課,也那麼忙。
趙薇:我當時就覺得,生活太沒意思了。其實也不完全為了上進,就是覺得我現有的所有東西讓我缺乏激情。該幹的也幹了不少了,倒不如回歸校園,修身養性去。畢竟學習新的東西會感覺沒浪費時間。
沈奇嵐:讀書很開心。
趙薇:當然。現在好像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看紙質書、逛書店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優雅態度,大家不應該放棄它。
備註: 《聽見她說》由趙薇發起並監製,趙薇 呂樂 李少紅等導演執導,楊紫 齊溪 楊冪 俞飛鴻 白百何 郝蕾 王智(不分先後) 等優秀女演員傾情加盟演繹,張小嫻等編劇助力的國內首檔女性獨白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