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2 18: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竹韻傳聲》欄目介紹
《竹韻傳聲》欄目以朗誦的形式與聽眾分享廣寧文學愛好者創作的詩歌、散文作品,旨在展示廣寧文學創作的成果;搭建文學愛好者、朗誦愛好者互相交流學習的平臺;提高市民群眾朗誦藝術水平、文學鑑賞水平,從而形成人人熱愛文學、熱愛朗誦的文化氛圍。
播出時間:每周星期五晚上20:00在FM89.5、喜馬拉雅平臺首播;星期六晚上20:30分重播。
主辦單位:廣寧融媒體中心、廣寧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協辦單位:廣東省朗誦協會會員藝術團第十一團、廣寧縣文學協會、廣寧縣詩詞學會、廣寧縣圖書館總館
《夕陽•青竹•野菊花》作者鄭國宗簡介
鄭國宗,廣東省作家協會一名作家,廣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廣東電視臺系列電視劇《萬花筒》劇組編劇之一,肇慶市作家協會首屆理事、肇慶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廣寧縣文聯副主席。
《夕陽•青竹•野菊花》創作體會
文章有三新:材料新、立意新、語言新。三新都佔就是上乘之作。有那麼一天,看到一個捨己救人事件而感動,想寫篇文章。如果把它原原本本記錄下來,就是一則感人的好新聞。如果寫成文學作品,卻有點費神.如果一定要把親眼見的、震撼了自己的捨己救人故事寫成文學作品,只能夠從「立意新、語言新」上面上找尋新意了。《夕陽·青竹·野菊花》是從「舊材料」中挖掘了新的主題立意而寫出來的作品,作者從一個局外人旁觀者出發,把自己變成一個故事中的角色,去表露、抒發對英雄烈士的真情實感,從而達到走心、感染讀者的效果。
《夕陽•青竹•野菊花》(散文詩)
我在江邊徘徊,慢慢地從這一頭走到那一頭,然後又從那一頭走到這一頭,來來回回,反反覆覆。我似乎在思索著什麼,但又好像什麼都沒有在思索,腦海裡一片空白。我只是等待著······
水菊沒有說過要嫁給我,但她告訴過我,她在這江邊長大,這江屬於她,包括這江邊的夕陽,江邊那芊芊的青竹,江邊那金黃的野菊花。我曾經厚著臉皮,結結巴巴問她,能否分給我一半,她沒說話,只是羞澀地瞅了我一眼,微笑了。
那一天,刻骨銘心的那一天,一輩子也忘不了的那一天,也是在這個時候,我和水菊來到這裡,一起平分江邊的夕陽,江邊的青竹,還有江邊的野菊花。我們嘻嘻哈哈,在青竹間奔跑追逐,水菊藏身野菊花叢中,她的笑臉就像盛開的野菊花······
忽然間,江心那隻渡船在一片驚叫聲中傾斜了,整個世界在一陣呼救哭喊聲中坍塌了!
如果那隻渡船不是載了那麼多人,如果那些人當中不是那麼多老人和小孩,如果我的右手不是纏滿了繃帶,如果沒有那麼多的如果······記不清水菊到底來回了多少次,像一條劈風斬浪的淡藍色美人魚······她最後還對我笑了笑,像是叮囑我不要太貪心,一定留下她的那一份,不能夠把整個的江邊夕陽,整片的江邊青竹野菊花自個要了。然後才悄悄地潛入漩渦裡,遊到不知道是什麼地方的地方去了······
眼前還是往日的景象,青竹婆娑依然,這野菊花比往日更加金光燦爛,夕陽也更加豔麗了。只是,夕陽下的野菊花叢中沒有藏著笑臉。
我慢慢地從這一頭走到那一頭,然後又從那一頭走到這一頭,來來回回,反反覆覆。等待江心那隻漩渦裡又重新出現那條淡藍色的美人魚,和那盛開的野菊花般的熟悉的笑容。沒有眼淚,我只是在等待著······
朗誦者簡介
● 伍健威 廣東省朗誦協會第十一團副團長;廣寧融媒體中心節目部副總監、播音員、主持人。
原標題:《竹韻傳聲|《夕陽•青竹•野菊花》(散文詩)》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