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皮草皮革的發展與藝術》一書中寫道,早在遠古時期,先人們就利用動物的皮毛來製作衣物,在史料中將其記載為:「食其肉,寢其皮。」皮毛服飾其實就是現代皮具的起源,而工藝的蛻變使得皮具加工技藝也不斷精進,在如今一件好的皮具可謂價值不菲。
我們最常見的皮具主料多是牛皮、羊皮和豬皮,這些材料各有特點,牛皮紋理清晰,皮革強度高,而羊皮比較柔軟輕薄。最為廉價和粗糙的是豬皮,一般用於衣服或者鞋的內襯。但是在2008年,香奈兒曾推出兩個限量款的豬皮包,賣出5.5萬英鎊的價格,其賣點是採用的豬皮是有紋身的。
這個故事還得從1997年說起,維姆是比利時的一位藝術家,他年輕時總是有著奇特的點子,進行了一系列有趣的創作。有一天,他和朋友在農場散步,無意間看見有小孩拿著畫筆在豬的身上進行塗鴉,維姆覺得十分有趣。
回到家後,他想到自己或許可以利用這種創作形式來賺錢,於是他聯繫了一位農場主,買來了一頭豬。不過他要做的並不是給豬塗鴉這麼簡單,而是要為其紋身,因為塗鴉的顏料太容易脫落。
為了能順利完成他的創作,維姆將這隻豬洗乾淨後剃去了全身的毛,他用買來的麻醉劑將它全身麻醉,然後把四肢綁在木板上。失去了知覺的豬只能躺在那裡一動不動,任維姆「宰割」。他拿起紋身工具在豬皮上進行創作,但是每次的時間不能太久,大約2小時麻藥的作用就會褪去,感受到疼痛的豬會進行激烈的反抗。
這時維姆就會把它放回豬圈,等待下次注射麻藥後再繼續自己的創作。這個頻率大約每周一次,通常在一頭豬身上完成全部創作需要兩個月左右的時間。這些被紋身後的豬會被他以高價賣掉,並且銷售情況比他預計的還要好。
所以在開了先例之後,維姆開始進行了批量生產,他買回了不少活豬,每頭豬身上紋的花紋也各不相同,售價隨著花紋的難度和大小也有所區別。迪士尼公主、動漫人物、精美的書法,都曾被紋在豬皮上。
沒想到的是,幾年後維姆卻因為他的創作收到了一張法院的傳單,這是為何?原來,維姆曾經在一頭豬身上紋上了香奈兒公司的標誌,他們認為這樣的創作侵犯了公司的智慧財產權,要求進行賠償。
維姆急中生智,要求進行庭外調解,他與公司商量請求對方撤回對他的訴訟,他願意提供一頭紋身豬讓其製成皮包進行售賣。香奈兒公司察覺到其中的商機,認為這是一種可行的方案,於是雙方達成調解。
2008年,香奈兒利用從維姆那裡收購的迪士尼主題紋身豬皮製作了2個限量款手提包,這款還沒開售就被人以高價預定,共賣出5.5萬英鎊(約50萬人民幣)。
維姆的聰明才智被許多人讚揚,但也有動物保護協會的成員提出抗議,他們認為維姆是在虐待動物,香奈兒公司的這項商業活動也是不人道的。後來,香奈兒公司沒有再推出類似的皮包,但維姆仍舊不顧外界質疑繼續他的藝術創作。給活豬紋身究竟算不算虐待動物呢,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