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眾的印象中,可能「自閉症」就是不願意說話,對外界反應遲鈍。
儘管在各式各樣的媒體和慈善活動的幫助下,我們也在一點一點的了解「自閉症」這樣一個普遍卻又不普通的病症,但確實沒有親身與他們接觸過的人,是絕對不會理解到底「自閉症」是什麼樣的感覺。
就算有所了解,我們也絕對不可能想像到有一個「自閉症」患者成為了一所頂尖私人醫院的住院醫師。
他要怎麼理解病人?他能不能正確診斷出病人的症狀?他在手術中的時候會不會突然出岔子?他又要如何與病人交流?
諸如此類的問題確實是《良醫》一開始吸引觀眾的點,實際上,這部劇集的主角肖恩是一位高功能自閉患者,具有常人所不及的空間架構和超群的記憶力,正是因為這些特質,讓他成為了他導師口中的那個「天才」。
目前,該劇的第三季在豆瓣上已經獲得了9.1分的口碑評價。
說起美國醫療劇,首要想起的必然是《豪斯醫生》,《實習醫生格蕾》,《夜班醫生》等等,這些職業劇基本上都是圍繞一個主角以及他身邊的一群人所發生的故事,醫療病患,成長痛苦,死亡希望,種種人生酸甜苦辣都在醫院這樣一個特殊的場所發揮到極致。
《豪斯醫生》裡,性情古怪的豪斯向來喜歡玩弄和操縱身邊人,甚至包括恐嚇病人,但同時,也正是他的這些舉動讓他可以準確找到病人生病的真正原因,並且一次又一次的告訴觀眾,那些再真實不過,卻從不曾有人大方說出來的道理。
而《實習醫生格蕾》,從第一季到現在的第十五季,甚至包括後續的幾季,如此長壽的劇集卻收穫了極高的口碑,除了情懷外,我們想看到一個個有血有肉的角色在陪伴我們成長,原來的實習醫生們成為了經驗老道的主刀醫師,而冒冒失失的新人在源源不斷的加入,這種聚合離散,成長逝去本身就是劇集最大的魅力。
《良醫》則是由《豪斯醫生》的班底操刀,主角海默擔當編劇之一,而光是這兩個噱頭就基本確保了劇集的高水平製作,劇中那些血淋淋的手術鏡頭也很好的驗證了這一點,難怪大家都說這劇是「下飯良劇」。
雖然紅顏秀影不是醫生,但劇中每一個有關手術或者檢測的鏡頭,都赤裸裸的呈現,在觀眾看來已經誠意十足,劇評中更是有專業人士認可了這些醫療情節的嚴謹性,光是這一點,就已經是國內類似職業劇所要努力的主要方向了。
當然,除此之外,就像是《實習醫生格蕾》,劇集本身更大的魅力在於成長,由於肖恩的特殊性,第一季故事的主線必然是肖恩如何一點點融入社會,如何學會與人溝通。
慶幸的是,肖恩有著全天下最好的導師,有著最擅長溝通的同事,有著有擔當有作為的領導,有著漂亮可愛的鄰居,可以說,肖恩基本上是在被周邊的愛包圍著,這才讓一個自閉外科醫生成為了可能。
從劇情的設定上來說,雖然本劇是改自原版韓劇,但幾乎內容都做了相應改變,肖恩的成長不是一夜間魔幻速成的,是他從一開始只會自己獨立思考,完全堅持自己想法,到了後來經過無數的團隊合作後,學會了尊重別人的想法;是他從一開始只會把自己投入到工作中,到了後來經過一次任性的公路旅行,逐漸開始真正接納別人;是他從一開始拒絕牽手,拒絕擁抱,到了後來發現了一直以來他最倚重的導師患了癌症,他才主動獻上一個擁抱。
導師說:
」you knowi love you,right?」
他回答道:
」yes,buti love you,more.」
而這段對話是導師與他死去的女兒之間的回憶,肖恩作為一個自閉症患者,本來應該難以感知外界,不能理解情感,但他卻在聽完他導師的回憶後,出人意料的說出了這句話。
在這句話的背後,蘊涵的遠不止他與導師之間十幾年的相互牽絆,更是見證一位被愛所緊緊包裹住的自閉患者終於成長了,還有什麼比看著一個眼神飄忽,害怕噪音光亮,拒絕親密接觸的孩子成長為能夠緊緊擁抱自己最愛的人,並且給予他最堅實的支持的大人還要更加令人欣喜的呢?
劇集灌的心靈雞湯遠不止這些,每集都有一個主題,兩個對比,有的是關於婚姻,有的是關於夢想,有的是關於愛情,編劇特意讓我們透過裡面每一個醫生的選擇與疑惑去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
不像是其他醫療劇,每一位身患疑難病症的人最後總能讓主角們力挽狂瀾,反而是,有時候身患小病症的人意外死在了手術臺上,那些極難的卻活了下來,很多人被肖恩和他的一群同事們救治成功了,但也有更多的人死於了手術中那些不可控的因素裡,死神面前無姓名,生死無常,人事難料,來來去去才是醫院,或者說生命的本質。
編劇通過這些病患們,其實就是想給我們灌一碗濃烈的雞湯:當你不知道死亡和明天誰先到來時,請遵從自己的內心,真心待人,不再隱瞞,好好愛護自己以及身邊的人,這樣才不會讓上帝擲色子決定你的生死。
如此一部佳劇,也離不開一眾優秀主演的優秀表現,主演弗萊迪·海默,劍橋高材生,從《八月迷情》到《查理巧克力工廠》再到現在的《良醫》,我們可以說是看著他的劇,和他一起長大的。
而他也不負眾望,飄忽的眼神,形象的身體動作,急紅眼的憋淚,鮮明的音調,是弗萊迪·海默的表演,讓我們深切代入到了自閉這樣一個症狀中,自閉患者可能意味著極難表現自己的喜怒哀樂,但海默做到了在古怪的肢體語言下,把一顆赤誠單純的心捧到了所有人面前。
所謂good doctor,從來不只是在手術臺上good,更需要用愛和理解對待所有人,於他們是救死扶傷的doctor,於觀眾而言,則是撫慰心靈的do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