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1587字,閱讀時長3分鐘
最近日剛結束的第26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頒獎典禮上,陶虹憑藉電視劇《小歡喜》中出色的表演,榮獲了白玉蘭最佳女配角獎。
至此,她是國內唯一個拿遍了電影電視六大獎項(華表、百花、金雞、飛天、金鷹和白玉蘭)的女演員。
在運動員和演員,這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領域,都能做到如此出色的,小陶虹可以算其中一個。正如秦海璐曾經評價她的話:「她不演戲就算了,一演戲肯定拿獎」。
實際上陶虹近幾年的作品較少,《小歡喜》這部劇也讓她回歸了熒幕,憑藉演技讓47歲的她再次大火,她也向大家證明了一件事:拍戲不多並非沒有實力和資源,而是因為她清楚人生的每一步該怎麼走,踏實做好自己的事情。
陶虹十幾歲的時候,沒有半點明星夢,那時候她是一個花樣遊泳運動員,她不屬於很有天賦的類型,教練都勸她放棄。
但是陶虹想:我都練了6年了,就讓我放棄嗎?所以咬咬牙繼續加強訓練,每天在水裡一泡就是六、七個小時,幾乎比別人的訓練量多一倍。
1993年,陶虹帶隊拿下了全運會的冠軍。那時候姜文正在籌拍《陽光燦爛的日子》,電影裡需要一個會遊泳的女孩,姜文跑去遊泳隊選人,陶虹陪著朋友去面試,沒想到被選中的卻是她。
後來進入中戲,陶虹做了班長,同學們都忙著玩樂,她就幫大家完成作業,全班要排十幾個小品,其中就有八個是她做的。
再後來的一些事情大家都知道,陶虹認識了徐崢,那時候徐崢還是個無名的小演員,剛從話劇舞臺轉向熒幕,而陶虹卻看到這個男人身上的才氣。
陶虹的影視生涯中作品並不多,但大家卻對她十分尊敬,原因只有一個:她的演技精湛。
而演技的精湛,是離不開個人的努力。某次採訪中,媒體問到她認為天賦和努力哪個更重要,陶虹的回答是:
「你要是有天賦的話,一定要百分之百的努力;要是沒有天賦的話,可以考慮幹點別的。」
陶虹剛出道的時候,有媒體問她自己的理想是什麼,陶虹是這樣回答的:「我的理想是做個家庭主婦」。
如今陶虹真的實現了當初的夢想,她會為女兒準備早餐、送女兒上學、陪女兒看動畫片等,即使偶爾出現在大眾視線中,也只是某個電視劇的配角。
但只要有陶虹參演的影視作品,觀眾們的印象都很深刻,那就是她的演技「有著一線花旦的實力」。
她享受著生活中的安逸,但每一次回歸事業都能給我們帶來驚喜。
2019年的熱播劇《小歡喜》,我們不僅看到了演技在線的陶虹,還從她身上嗅到了許多煙火氣息。
也許有人覺得陶虹為了生活犧牲了事業有些可惜,但在我看來並非要標榜事業的女性,人生才算完美。享受生活的寧靜,回歸本心也是一種人生的意義。
陶虹演技高超,卻活得那麼通透和自在,這才是我們所羨慕的。
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陶虹能獲白玉蘭獎最佳女配角,其背後是她發自內心對行業的熱愛,「我喜歡做有創造力的事情,參與其中的時候,我會特別開心,這個開心能讓我在這條路上走得很遠。」
眼下,無論是作為演員的職業還是其他任何職業,都面臨時代不斷的變化。
但是,像陶虹這樣的人卻不會變。因為她們永遠清晰明確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始終會做自己認知世界裡該幹的事情。
陶虹對待每一場戲都非常認真,對每個角色全身心投入,沉住氣、靜下心、善用腦。
就拿《小歡喜》這樣的題材劇來說,陶虹跳出了狹隘的職業視角,轉而關注整個社會群體,真切感受到了如今女性題材的缺乏與不足,並積極尋求解決辦法。
因此她能拿到那麼多獎項,並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
人們總羨慕她的好運和天賦,但從來不曾深究這看似開掛的人生背後是一種對工作、對生活的專注。
陶虹以《小歡喜》中的出色表演摘得最佳女配角,談起獲獎感受,她說:「拍完《小歡喜》我已經享受完了,最後的事都是附加的。」
她能讓一個「反派」角色被觀眾理解甚至同情,這絕不是光靠演技好就可以辦得到的。在陶虹身上,有許多值得我們職場人學習的東西。
各位朋友,您對此如何看待呢?
歡迎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