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了解一下行為上癮,就會明白為什麼人會上癮

2021-01-18 音文樂章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發展,每天看屏幕的時間越來越多。或許我們不應該把它看成是一種疾病。這是社會構造的一部分,但是這確實也是一種上癮的行為,而且我們在不斷地走向危險的邊緣。

在此之前,我們要了解一個東西。行為上癮,通俗的來說就是,一組短期內可安撫人未能得到滿足的心理需求,但長期執行會對人有害的行為。就比如說手機,當我們用了幾個小時以後,就會覺得被安撫,這只是短期,但是在現在這個時代,這顯然是不可能,所以說我們就會一直使用下去。但是卻不會永遠得到滿足,所以說當我們對任何事物有了這樣的行為以後,就應該提醒自己,我們有了行為上癮。與之相對應的是物質上癮。類似賭博,吸毒。這些在短期內可以得到滿足。

我相信當你理解了上述的解釋以後你就會知道你是不是一個行為上癮的人。所以行為上癮很常見,經常愛追劇,愛玩遊戲,熬夜刷抖音,不斷地看手機,看消息等等。

我在想,如果我的行為一直導致我不斷地這樣下去,我會成為什麼樣。當我有一天有了自己的孩子,如果他們也是這樣又該怎麼辦?可能有的人會說你想得太遠了,但是不得不說我們的身邊這樣的行為早已司空見慣。線上社交讓我們失去了一項技能,共情的能力。長時間的線上交流讓我們無法設身處地地去為別人著想。所以在你聊天的時候,我們會因為經常看不到別人的表情而誤解別人的意思。所以有了表情包的發明。但是,在線視頻永遠要比在線聊天更好。

使人上癮的一定是環境,如果在晚上你把手機放在床頭邊上,相信我,大部分的時間你絕對會熬夜,因為,我們總是不自覺地想去看。把手機放在客廳裡睡覺。就會不一樣。數千年來,只有白天才會有藍光。蠟燭和木柴點燃產生的是紅黃色的光,夜間也沒有人工照明。火光不是問題,因為大腦會把紅色光闡釋為就寢時間。藍光就完全不同了,因為它是早晨的標誌。因此,我們95%的人上床睡覺前玩手機,其實就是在告訴身體「新的一天開始了」,從而誘發時差感。所以這就是我們熬夜之後第二天醒來還感到困的原因。

學過化學的人都知道,人體在感到開心的時候會分泌多巴胺,但是舉一個例子,為什麼吸毒的人會停不下來。大腦把多巴胺噴湧轉換成愉悅感,初期的有利方面明顯大於不利方面。但很快,大腦會把這種噴湧解釋為錯誤,產生的多巴胺越來越少。要達到最初的高峰,唯一方法是增大毒品或體驗的劑量,比如用更多的錢賭博,吸更多的古柯鹼,花更多時間玩更投入的電子遊戲。隨著大腦產生耐受性,多巴胺生成區域開始進入靜待狀態,每一輪高峰之間的低谷變得更低。這些區域不再生成健康劑量的多巴胺,因為響應小幅快感而激發樂觀和滿足,而是轉入休眠狀態,靜待下一輪過度刺激的降臨。上癮讓人太愉悅了,大腦做了兩件事:首先,它產生較少的多巴胺應對快感的洪流;接著,當快感的來源消失,面對如今產生的多巴胺遠少於過去的事實,它會掙扎著對付。只要癮君子繼續拼命去獲取上癮源,這樣的循環就會持續下去,每一輪刺激過後,大腦產生的多巴胺也越來越少。

上癮的根源是心理痛苦

導致上癮的另一個重要的條件是內心的痛苦。為什麼這麼說,試想一下,如果你愛吃冰淇淋,你喜歡,多巴胺就會不斷地噴湧而出。但是我們的內心並不會痛苦,而是很享受。但是,我們經常在網上聽到,有的明星吸毒了,但是深究其原因,他們一定不喜歡那個東西,但是為了工作不得不強迫自己。進而染上毒癮,斷送自己的前程。

其實上癮形成的關鍵時期在青春期。以我自身為例。小的時候,同學們都很友好,儘管都很淘氣,但是基本沒有什麼上癮行為,但是,有一次同學聚會,當他們看見你的時候,就會給你遞上一支煙,而且一群人坐在一起的時候會不停地抽下去。導致這一行為的主要原因是:在人生的這一時期,年輕人遭遇了大量自己力有不及、無法應對的責任的碰撞。為了緩解長時間辛苦煎熬帶來的難受刺痛,他們學會了求助於毒品或某些活動。

需要明白的是上癮並不是喜歡,而是渴望。試想一下,為什麼吸毒的人為了吸毒可以不顧一切,因為他們從毒品那裡獲得了強大的快感。他們願意犧牲長期的幸福而獲得短暫的快感。上癮難以治療的原因在於,渴望遠比喜歡更難於打敗。人們做決定的時候,對渴望看得比喜歡更重要。渴望更生猛、更強烈、更寬泛、更有力。喜歡微小而脆弱——它很容易遭到破壞。所以行為上癮也一樣,你不停地看微信消息,這是因為它給過你快樂,就算是有一天你很恨它但是還是情不自禁的想去看,心理學家把渴望叫做誤導的愛,就像一些人不小心愛上了渣男或者渣女,但是總是放不下。

上癮的真相:上癮和愛無關,我們並不喜歡,但是思想學會了把藥物或行為與心理疼痛的緩解掛上鉤。

任何事物要想了解其結果必須知道其過程。

相關焦點

  • 「盲盒」為什麼讓人上癮?
    本文作者針對這個現象進行了分析,指出了開盲盒的人是什麼樣的心理,以及盲盒為何會讓這麼多人上癮,希望看後對你有所幫助。打開盒子後,如果結果不是你想要的,你會感到遺憾、失落、不甘,然後你就會想著再試一次,這就是賭徒心理。如果結果是你想要的,你就會覺得自己很幸運、很滿足,這種滿足感會促使你還想再試,直至集齊全系列商品,讓自己擁有極大的成就感。當結果超出你的預料,抽到了隱藏款或限定款,則會給你帶來一種與眾不同的優越感。
  • 愛一個人,是會上癮的,你知道嗎
    令人最上癮的不是愛,而是人為什麼會和一個相愛的人如此糾纏,而捨不得分開?很難去相信兩個相愛的人,最後不能在一起。但是生活中這樣的案例卻有很多很多,人潮把你推向我,而我卻把你推向人潮。見證小喬和張叔在一起的第八年,本以為這一年能得到戒指,卻得來了一句分手。
  • 上癮症的評估及身心根源
    上癮行為的轉化通常都很困難,很多人甚至陷入上癮、暫停、再度上癮的惡性循環。如何深入了解上癮行為背後的身心根源,以及更有效地轉化這些行為,我們下面將深入討論這個問題。這種腦內分泌物和人的情慾、感覺有關,它傳遞興奮及開心的信息,多巴胺與各種上癮行為有關。大腦中的多巴胺則與我們的運動、情緒、興趣、性慾以及一切能讓人成癮的刺激有關。運動時人的大腦會釋放多巴胺,一般越刺激的運動釋放的越多越快,如滑雪、衝浪、跳傘,所以越刺激的運動越容易讓人上癮。
  • 蔡格尼克效應|一個人對行為上癮的認知,決定了是否能過好這一生
    很多時候,我們知道這樣的行為是錯誤的,甚至在回過頭來反思自己的時候,還有一種深深的罪惡感,覺得自己簡直就是個笨蛋,為什麼拿得起,卻放不下,戰勝不了自己內心的「小惡魔」。直到我遇到《行為上癮:拿得起,放得下的心理學秘密》這本書,我找到了答案。
  • 麻醉藥是毒品,用了就會上癮?
    麻醉藥是毒品,用了就會上癮?手術過程中用了麻醉藥會對自己有影響,會上癮大家擔心的就是負責鎮痛的麻醉藥--阿片類藥物雖然有強大的止痛效果,但極容易讓人上癮。
  • 抽雪茄到底會不會上癮?
    簡介: 雪茄會不會上癮上癮的不是雪茄而是雪茄生活上次寫過一篇文章,說到所有的菸草長期接觸都不利健康。發現很多人對抽雪茄會不會上癮感興趣。所謂吸菸上癮,在醫學上,菸癮的學名是尼古丁上癮症或尼古丁依賴症,是指長期吸菸的人對菸草中所含主要物質尼古丁產生上癮的症狀,所以戒菸也叫戒除尼古丁依賴症或戒除尼古丁上癮症。從這個角度上看,只要存在尼古丁攝入,就有可能形成成癮性依賴。成癮行為是一種額外的超乎尋常的嗜好和習慣性,這種嗜好和習慣性是通過刺激中樞神經而造成興奮或愉快感而形成的。抽香菸可以上癮,抽雪茄也會上癮。
  • 手機上癮是怎麼一回事?心理學博士為你解密上癮之謎
    你會不會經常性地控制不住自己在淘寶亂買一些東西?你是不是一打卡手機裡的遊戲,就一整晚都停不下來呢?如果這些症狀你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那麼毫無疑問,你是上癮了。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解讀《欲罷不能:刷屏時代如何擺脫行為上癮》這本書,認真思考一下上癮這一件事。
  • 為什么女生更容易對玩酒吧上癮?
    我發現,在玩酒吧上癮的人群中,女生的比例明顯大於男生,這個比例的定義是,比如100個玩酒吧的男生中,上癮的只有1個最多2個,而100個玩酒吧的女生中,上癮的會超過5個。這裡的上癮指的是在一段時間(比如一周或者一個月)內連續玩酒吧的天數及總天數都處於一個很高的水平,比如一周玩5天酒吧,就可以定性為上癮了。
  • 碎片化時間和行為上癮 多巴胺帶來的負面影響
    碎片化時間和行為上癮 多巴胺帶來的負面影響時間碎片化,這個網際網路新詞已經出現好幾年了。隨著APP越來越多,網際網路公司把讓用戶長時間活躍的目標降低為佔用用戶的碎片化時間。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自己的行為仿佛不受控制?不知從何時起。"行為上癮"這個話題就越來越受到關注,不僅是青少年,就連很多成年人也未能倖免。
  • 上癮不似你所想
    不過,如果出現了真正的上癮現象且無論自己怎麼努力都無法擺脫,只能任其造成破壞,那就必須嚴肅對待了。真正的上癮現象究竟是什麼?然而,如果人們上癮是因為能從中找到快樂,那麼為什麼這麼多癮君子似乎完全沒有體驗到快感?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希望自己停止使用那些他們以為能從中收穫快樂的東西?可以確定的是,的確有一些人會對像化妝品和廁紙這樣看似沒有致癮性的居家用品上癮。另一方面,每100個服用阿片類藥物的人中也只有個位數會對此上癮。
  • 為什麼孩子會沉迷手機?是上癮機制搗的鬼,三招幫你擺脫手機上癮
    越來越多的人沉迷手機是上癮機制導致的不僅是青少年越來越依賴手機,成人也是如此,這都是上癮機制導致的。在這裡也許很多人會疑惑,這個上癮機制究竟是什麼呢?在美國作家尼爾·埃亞爾和瑞安胡·佛合著的書《上癮》中概括地指出,上癮機制就是讓人養成習慣並產生依賴的一套人體機制,包含觸發、行動、多變的酬賞、投入四個階段。孩子對手機從認識到依賴正是通過這四步逐漸產生的。觸發是這一行為養成的基礎,它受內在兩種觸發的影響。
  • 為什麼打遊戲這麼容易上癮?
    一會準掉線……為什麼遊戲能讓我們如此沉迷,就算冒著掉線的風險也要來一把?因為遊戲真的很容易上癮!那遊戲為什麼這麼容易上癮呢?遊戲的所有設置目的只有一個:讓你一次又一次地打開它,樂此不倦。如何實現這個目的?應用行為心理學知識。
  • 3種快樂,讓你明白刷抖音是怎麼上癮的
    為什麼刷抖音會這麼讓人上癮呢?針對這個問題,本文作者從三個方面進行解答,希望對你有幫助。我們很多人都有這種經歷:卸載了抖音,下次又安裝上了;給自己限定只刷15分鐘,不知不覺看了2小時;本想看看有價值的內容,但聽到他們說教我又煩,還是喜歡不動腦子的娛樂視頻,但看完啥也沒記住,浪費時間,有毒…….
  • 孩子遊戲上癮就是貪玩?馬斯洛需求模型:很多父母並不了解孩子
    事實上,大多數父母對於孩子遊戲上癮的情況並不了解,理所應當地認為這是因為孩子貪玩導致的,這樣的想法顯然是非常片面的,同時也不利於改正孩子遊戲上癮的壞習慣。孩子遊戲上癮並非是貪玩那麼簡單,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內在心理訴求才能夠給予恰當的滿足,繼而改善孩子行為習慣上的偏差。
  • 「煩死了,這個大西瓜也太讓人上癮了吧!」
    2048都沒有做到的「出圈」效果,讓「合成大西瓜」幾天就達成了,本資深2048玩家深感不服,這就來拆解這個大西瓜為什麼這麼讓人上癮!「合成大西瓜」有多火?這裡我們就用HOOK上癮模型來分析一下原因。HOOK上癮模型(the HOOK Model),由《上癮》的作者尼爾·埃亞爾、瑞安·胡佛提出。
  • 《欲罷不能》:如何擺脫手機上癮,讓自己重回自由生活?
    這種沉迷,我們稱之為上癮,當你讀《欲罷不能》這本書就會發現,為什麼自己會沉迷於網絡當中。《欲罷不能》這本書在亞馬遜時間管理分類圖書的暢銷榜上,排第一名。從書中的內容可以得知,我們為什麼會上癮,該怎麼對待上癮,以及如何利用上癮來做一些對自己有好處的事情。
  • 一個人久了就會上癮
    一個人久了,真的會上癮。我就是如此,感覺自己過得挺好的啊,一個人今天不想做飯我就可以出去外面吃,一個人想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收拾下行李就出發了,想熬夜追自己喜歡的電視劇或電影想追到幾點是幾點,沒有人管你也沒有人說你,多好。
  • 鄧紫棋《孤獨》| 真正孤獨的人,是上癮且開心的
    『我已經變得熱可炙手 但優秀還是沒有為我帶來自由』很多時候我們對孤獨的理解都是"一個人" ,其實不是,即使一群人也會感到孤獨現在越來越多人開始認可她的音樂,敬佩她的能力,但仍然有小部分人覺得她的水平在退步,甚至不如以前《Xposed》等專輯。她沒有沉溺在大眾的讚美中,也沒有無視小部分人的抨擊聲。真正的強者不是沒有眼淚的人,而是含淚孤獨奔跑的人。
  • 抽電子菸會上癮嗎,怎麼戒電子菸癮?
    接下來再聊下我抽電子菸的歷史和電子菸煙油裡面尼古丁是不是一定會讓你上癮,電子菸上癮危害大不大。  要說我玩電子菸有多大癮,其實也不算,不玩機械杆,不玩大煙霧,專門抽口感型的我,可能就是個臨門半腳漢子。  第一次了解這個是在美國的時候,那時候突然之間到處都開上了電子菸的店,那時候我已經抽了8、9年的紙菸了,每天的量大概在一包左右。
  • 為什麼有些女人越來越讓男人上癮?
    對於男人而言,他們首先沉醉的是女人的外表,但人終究一天會老去,美貌終究會隨年華逝去,能讓男人上癮的絕非表面。 但有一種女人,她們能讓男人越來越上癮,彼此的感情隨著時間的發酵反而更加深厚,一種持續不斷的吸引其實就是感情的保鮮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