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晚,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金鹿獎」頒獎活動在長影音樂廳舉行,10項大獎揭開謎底。
金鹿獎頒獎現場
最佳導演獎、評委會大獎
在家鄉長春拍攝的電影,又在家鄉為她拿到人生中第一個劇情片獎項,這讓《春潮》導演楊荔鈉感到格外驚喜。
《春潮》延續長影緊扣時代主題和經濟社會發展脈搏的現實題材創作傳統與優勢,是近年來為數不多的聚焦中國式母女關係和探討原生家庭的電影。該片曾榮獲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最佳攝影獎、FIRST青年電影展「觀眾選擇榮譽獎」,併入圍大阪亞洲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如今又在家鄉捧得最佳導演獎和評委會大獎兩個獎盃,成為最大贏家。
楊荔鈉說,《春潮》當初拍攝的場景就在長春她的大姨家,因為她覺得這部女性電影的本體就應該在自己的家鄉,這份情懷不屬於其他任何城市。
最佳導演獎:楊荔鈉《春潮》
當初投資1500萬元拍攝《春潮》,出品人李亞平是因為被劇本打動,並沒有權衡過市場價值,更沒有想到會得到「金鹿獎」的垂青。電影中三位主人公均是女性,她們嘗試用女性視角來描摹自己,從而實現自我認知。也恰恰是這種有感而發,得到評委一致認可。
值得一提的是,長影電影《老阿姨》《守邊人》相繼在第十三屆、第十四屆長春電影節上榮獲評委會特別獎、最佳處女作獎,此番《春潮》獲獎、主旋律影片《黃大年》入圍,令業界對長影主業振興充滿期待。
評委會大獎:《春潮》
最佳女演員獎、最佳男演員獎
在最佳女演員的競爭中,任素汐憑藉《半個喜劇》得獎,但她並不知道,她獲獎的背後是7位評委通過三輪無記名投票才艱難做出的抉擇。同為該獎項競爭者、電影《受益人》女主角柳巖則惜敗。
第一次來長春就拿到個人首個最佳女演員獎項,這對於不常參與電影節的任素汐來說是一種肯定。她認為自己過去的狀態就是埋頭創作,當一份來自專業電影節的認可突然降臨時,讓她感到備受鼓舞。「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舉辦長春電影節,長春任務艱巨,很了不起,希望長春電影節能越辦越好。」舉起「金鹿」,任素汐表達著自己的樸素祝願。
最佳女演員獎:任素汐《半個喜劇》
最佳男演員獲得者則是有著40年表演經歷的哈薩克族演員海拉提•哈木。
在電影《遠去的牧歌》中,他從58歲演到80多歲,拍攝過程歷經兩年,經歷了4個季節,相當艱苦,但當獲得「金鹿獎」的肯定,他認為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回憶起2004年曾來長影為一部電影補拍鏡頭時的情景,海拉提•哈木感慨如今長影老廠區已變成博物館、電影院、音樂廳,一切都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
最佳男演員獎:海拉提·哈木《遠去的牧歌》
最佳影片獎
最佳影片雖然也歷經了評委的多輪投票,但最終《我和我的祖國》獲評最具分量的最佳影片獎,可謂眾望所歸。
本屆「金鹿獎」評委會主席丁蔭楠認為,該片集全面性、藝術性、創新性於一身,是過去兩年來中國電影的標誌性作品,「能代表國家水平」,是「高峰之作」。
手捧「金鹿獎」,《我和我的祖國》出品人傅若清坦言,作為中國四大電影節之一的長春電影節,在業界很有分量,在多次參與長春電影節之後,能憑藉票房與口碑雙贏的《我和我的祖國》得獎,十分榮幸。他認為,「疫情下中國電影創作和影院都停擺許久,長春電影節這次在線下進行評獎,無疑給了電影創作者和創作單位最大的榮譽和激勵。」
最佳影片獎:《我和我的祖國》
最佳處女作獎
「雖然當初我們是奔著商業價值去的,但也在儘量提升它的藝術價值。」說這話的青年導演申奧,在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金鹿獎」評選中獲得最佳處女作獎,他所說的商業影片就是由大鵬和柳巖主演的電影《受益人》。
長春電影節並不是申奧第一次與這座城市上演親密接觸,當初《受益人》開展路演時,他就曾與大鵬和柳巖走進長春高校,與年輕觀眾互動。
「長春人對我特別熱情,因為大鵬是吉林人,等於是到了他的主場,所以我們在長春的旅途特別愉快。今天能拿這個獎,算是為這部電影劃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申奧高興地說,長春成了他的福地。
最佳處女作獎:申奧《受益人》
最佳編劇獎
《驢得水》的編劇周申、劉露又獲獎了!這對已在業界小有名氣的編劇搭檔,憑藉電影《半個喜劇》捧得「金鹿獎」最佳編劇獎。
相較於編故事的能力,面對記者採訪,周申和劉露顯得很靦腆。周申告訴記者,當得知獲獎,他最想感謝的是這部影片中的演員們,因為近兩個月的劇本研磨,為故事的基礎和紮實的表演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面對疫情帶來的影響,劉露坦言,兩人在生活和創作上都處於壓抑期,但此番參加長春電影節,卻成了兩人最明智之選。
最佳技術獎、最佳攝影獎
電影《攀登者》斬獲最佳技術獎和最佳攝影獎,獲得業界肯定。據代表團隊領獎的相關人士透露,片中涉及到雪崩等2000多個特效鏡頭,都是通過後期團隊辛勤工作才得以呈現於人前的。
對於長春電影節首度設立最佳技術獎,該人士認為,雖然經歷疫情讓線上電影放映成為熱門,但院線電影始終是電影產業的大方向,它對技術、視效與藝術相結合的要求正越來越高,而電影節技術獎項的設置,則將助力電影創作者自覺提高院線電影的視效水準,提高影片的觀賞性。
最佳音樂獎
胡楊因在《那時風華》中的出色創作,摘得本屆「金鹿獎」最佳音樂獎。因特殊原因不能來長,其父親捧著「金鹿」獎盃說:「長春電影節大膽鼓勵新人的舉措和方向,讓這份沉甸甸的榮譽成了對胡楊潛心製作音樂最好的回報。」
據胡先生介紹,胡楊在音樂創作方面非常認真,每每會為作品傾注很多情感。作為年輕一代音樂人,「金鹿獎」能給予他肯定來之不易,「他將來的路還很遠,我希望把這個榮譽作為對他的激勵,今天的榮譽就是明天的起跑線。電影音樂創作之路還很漫長,還需要再努力。」
(來源:掌上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