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人格障礙症」vs「精神分裂症」 來談談電影「黑天鵝」

2021-02-12 Psychobabble

文(kong)藝(bu)電影《黑天鵝》講述了紐約芭蕾舞團成員Nina(Natalie Portman飾)的成(beng)長(hua)歷程。由弱小,惹人憐愛的美麗白天鵝逐漸滑向誘惑,危險的激情黑天鵝,Nina在高度壓力下產生了各種幻視,幻聽,慢慢變成女神(經)。

那麼,Nina的幻覺是源於精神分裂嗎?她想像中的競爭者Lily(啊,沒錯,有百♀合)是不是說明她有多重人格障礙症?

要回答這些問題,先要了解精神分裂和多重人格的定義和區別。

沒錯,它們是有大大的區別的。簡單來說兩者不屬於同一種概念。多重人格主要是心理學角度的用語,精神分裂主要是醫學概念,當然精神分裂患者可能產生人格分裂的心理症狀,而人格分裂者也不一定就是精神分裂。

在此,為了造福廣大懵逼群眾,我們來科普患者的主要症狀,病因及治療方法。

先來介紹多重人格障礙:

多重人格障礙 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DID) 是一種心理疾病。「分裂」的是人格,表現每一個人格都是穩定、發展完整、擁有各別思考模式和記憶的。分裂出的人格包羅萬象,可以有不同的性別、年齡、種族,甚至物種(嘿嘿嘿)。

 

患者主要症狀:

有雙重人格或多重人格,失去自我統一感。

對周圍缺乏觀察,對外界選擇性注意。

無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一定要區分開啊)

排除分裂症及其相關障礙、情感性精神障礙。

 

患病原因:(以下的病因皆為推斷猜測,沒有確鑿證據)

● 多重人格的產生與童年創傷和家庭關係有密切相關,尤其是性侵害
● 渴望脫離問題而造就自己是「別人」的新人格


案例:

 

瑪麗·雷諾爾茲

1815年安德魯·埃利科考提出有關瑪麗身上出現的兩種人格的發現。瑪麗是一個虔奉宗教(不是邪教)、心情抑鬱的女子。18歲開始她得了一種病,其中一次發作使她幾個星期視力和聽力全部喪失,後來又有一次使她完全喪失了記憶,人格發生了變化:成了性情開朗、喜愛交際的女子。可 5個星期後,她突然陷入沉睡之中,醒來時,她又重新恢復過去的狀態,而且對自己身上曾發生過的巨大變化一無所知。就這樣這兩種人格在她身上不定地交替出現,直到36歲後,她的第二種人格才佔據絕對優勢。

 

治療方法:

●  催眠療法
●  鼓勵各分離的人格之間的內部交流
●  分離人格的產生有些是因為未能滿足正常的需要,對此考慮ta需要的功能
●  通過宣洩,「誘導」主人格的掌控

 

註:多重人格障礙不是中二,而是真實存在的心理問題。當然,很罕見就是了。。。

 

精神分裂:


精神分裂Schizophrenia是一種嚴重的慢性精神失調性疾病。它影響患者的思想,感知和行為,且患者大多數與現實脫節。

 

患者的主要症狀如下:

產生幻覺,其中包括幻視,幻聽,幻嗅、幻味及幻觸等。

 思維障礙,其中妄想是最常見。常出現的妄想有被害妄想、嫉妒妄想、誇大妄想等。

患者活動減少、離群獨處,行為被動,缺乏應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關心前途。(阿宅們躺槍orz )

 約85%患者出現認知功能障礙,如信息處理、短時記憶和學習等。

情感障礙,情感淡漠。此外,性興奮、易激惹、抑鬱及焦慮等情感症狀也較常見。(兩個極端)

 

患病原因:(以下的病因皆為推斷猜測,沒有確鑿證據)

●  遺傳和環境影響,其中包括母親懷孕期間的營養不良,病毒感染,甚至是文化背景。
●  大腦中化學反應失調,特指多巴胺和穀氨酸的失調。


治療方法:

● 服用抗精神藥物● 進行心理諮詢及輔導
● 日常基礎技能重新培訓

 

由此可見,多重人格障礙和精神分裂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病症。我的看法是,《黑天鵝》中的Nina是在精神分裂時產生第二人格的心理症狀。她的精神分裂是因為周圍環境的壓力。她人格分裂是因為需要代表「黑天鵝」的第二人格來代替代表「白天鵝」的第一人格一來逃離母親的管制,二來完成演出,來達成她的完美主義。

在現實生活中,多重人格障礙是十分罕見的,所以各位請不要太過焦慮,過度推斷。保持一顆積極的心,就會遠離這些可怕的疾病,而不會被當作變態。

 

總之,Natalie Portman的演技一流。Mila Kunis很漂亮!這是一部耐(yan)人(zhi)尋(hen)味(gao)的電影。



警告,膽子小的就別在半夜一個人看,小心。。。科科。


1.www.nimh.nih.gov/health/topics/schizophrenia/index.shtml

2.www.zhihu.com/question/22547502

3.www.xzbu.com/5/view-3770016.htm

4.www.zhihu.com/question/27042928

5.www.kk.net/healtharticle/10759.html

6.www.niubb.net/a/2015/11-20/1002910.html

www.pinterest.com
www.google.com



相關焦點

  • 原來「精神分裂」和「多重人格」不是一回事?!
    新年假期可是很多人在家補劇的大好時機,小編也趁此機會補了不少心理學相關的影視劇,不過,在刷劇的時候,我卻常常在彈幕、評論裡看到有人將「多重人格」和「精神分裂
  • 「N號房」疑犯有雙重人格?精神分裂?5大成因造成多重人格障礙
    韓國「N號房」事件轟動全國,不少港人亦十分關心案情發展。「N號房」事件是指疑犯利用即時通信軟體Telegram,開設多個聊天室(韓國人以「房」稱為聊天室),共享非法拍攝的性剝削視頻和照片。韓國專家及部分網民認為疑犯「博士」患有雙重人格,究竟什麼是雙重人格?雙重人格是精神分裂症?
  • 這 15 部經典「精神病電影」,放假時可以一看 | 醫學人文
    該電影中的一個經典鏡頭是,男主角Norman Bates身著其亡母的衣物,在浴室殺死了一名房客。電影結尾診斷多重人格障礙(分離性身份障礙,DID)的畫面反映了一種文化變革:面對看上去莫名其妙的暴力行為,精神科醫師將從臨床角度加以考慮。
  • 最強精分,11個人格的互相廝殺——經典懸疑電影「致命ID」
    開始推大衛林奇的這段時間日常腦殼疼…距離上次把「穆赫蘭道」寫完又快過去十天了,「妖夜慌蹤」只寫了不到一半…決定中間穿插推薦一些別的電影吧,緩緩腦子~今天給大家推薦「致命ID」,個人可以說非常喜歡這個片子的節奏了,節奏緊湊環環相扣,沒有Bug,沒有無謂浪費的鏡頭,鏡頭畫面、整體邏輯
  • 容易衝動、發脾氣、太「作」,是不是有邊緣型人格障礙?
    前些日子,她和相戀 6 年的男友分手,並且因為「被拋棄」而悲憤交加。此後經常因為瑣事發脾氣與家人爭吵,感到十分痛苦。她上網搜索後,懷疑自己有邊緣型人格障礙,想通過問診確定。和小雪聊了之後才知道,原來,她從小就是個「急性子」、「暴脾氣」,可以說這是天生的性格。她這樣的性格並沒有嚴重影響人際關係,所以算不上邊緣型人格障礙。
  • 「天氣の子」vs「名器の子」
    上次介紹的鬼滅の刃真人版就是出自TMA之手,最近新海誠的電影「天氣の子」上映了,反響還不錯,畢竟那部「你的名字」挺火的。TMA肯定不會放過這次機會的。在「天氣の子」中是可以召喚陽光的少女,擁有不可思議的能力,心中祈禱,就能讓天空放晴的力量。
  • 如何面對「恐男症」?
    這些東西未必真能傷害自己,但是你在內心中的想像讓你覺得它可以傷害你,這種想像就是恐懼的本源,而想像最終發展為條件反射,恐懼也就變成所謂的「恐懼症」。但是面對不同類型的恐懼,人類有兩種不同的態度。如果不是那種必須解決的恐懼,比如毛毛蟲、蛇、屋頂的吊扇,與其浪費時間、精力去克服,不如避開就好了,也沒啥大不了的。
  • 你屬於「貓型人格」,還是「狗型人格」?
    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在《我的職業是小說家》一書中提到過這兩種人格:假如將人分成「狗型人格」和「貓型人格」,我覺得自己堪稱徹底的貓型人格。↓你屬於「貓型人格」,還是「狗型人格」?如今,貓和狗已經成為我們的好夥伴。跟貓狗相處久了後會發現:「哎,我們的性格和它們好像哦!」
  • 「推薦」闡釋精神病、精神分裂的十部電影
    以下推薦十部電影裡的主人公有精神分裂的,有失憶的,有雙重人格的,也有變態犯罪的……總之,當這些人的內心被用電影的形式講述出來時,你會發現,那個世界是如此的奇幻、豐富、神秘、陰暗……而這些內心的東西,沒準在你我的夢裡、腦海裡,都有!
  • 「病識感」與「病恥感」
    「病識感」與「病恥感」這兩天在補劇,整理了裡面一些相關內容0 v0,近兩天會整理好分享給大家。這一部蠻有深度的劇也推薦給你們,劇名叫做「我們與惡的距離」。講述在一起精神病患隨機殺人事件之後,受害者家屬、加害者家屬、辯護律師及其家屬、一般的精神病患及其家屬、公共媒體、精神病院如何面對傷痕、重建生活的故事。精神病患罪犯逃過死刑是不公的嗎?
  • 「憂傷的嫖客」與「李宗盛症候群」
    不過這幾天翻來聽聽發現一些細節挺有趣。看看他們的歌曲名字:《給親戚看見我一個人食吉野家》、《麥記的最後一夜》、《在動物園散步才是正經事》、《社會主義青年》、《讓我搭一班會爆炸的飛機》....「憂傷的嫖客」出自 my little airport 2012年的專輯《Lonely Friday》,唱的是忘不了前任的嫖客與小姐的對話。
  • 禹智潤「想要我快點退隊」VS安智煐「跟我談談別閃躲」
    雙人小清新團體「臉紅的思春期」一直以來擁有廣大的歌迷族群,但近日來從擔任吉他彈奏的禹智潤提出退隊,兩人不合的傳聞甚囂塵上,原本安智煐曾上節目破除兩人不合傳言,但至今兩人卻各自在SNS上發表立場,看來對對方的認知是有些許落差的。
  • 「致鬱」純愛:反社會人格障礙醫X善良溫柔堅強警,堪比188宋居寒
    大家好,好久不見,我是小鯨魚,歡迎來到純愛文的世界,哈哈哈~新鮮出爐的文章喲,快來看哦~【致鬱】純愛:反社會人格障礙醫X善良溫柔堅強警,堪比188宋居寒《困獸》by叄原簡介:你離開後,我困獸猶鬥。短評: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醫生X善良溫柔堅強的警察,名字有點逗比,但寫作風格暗黑。比188的宋居寒還可怕。
  • 這部擁有「24重人格」的新片,帥炸了
    小李子一直想演一個多重人格的變態。
  • 那你可能有「冒名頂替症候群」(下篇)
    有人認為,高成就的女性,比男性還要容易有冒名頂替症候群,像是女星艾瑪華森(Emma Watson ),娜塔莉波曼(Natalie Portman ),凱特溫斯雷(Kate Winslet )等人,都曾經公開表示自己有這樣的症狀,Facebook 營運長「雪莉桑柏格」(Sheryl Sandberg ),也曾在自己的書中提過這件事,她還說道:「當我感覺不到自信的時候,就假裝有自信」這個話有可能只對了一半
  • 《尋找內在的桃花源》—— 「神性的自己」九大特性
    喜悅性:世上有太多宗教告訴我們,人生就是個苦海,人來到世上就是來受罪的、人類有原罪和業障等等,完全不是如此。生命本質是純粹的喜悅,生命的喜悅更是無所不在,如果沒有了喜悅,你來到這個世上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情感力:也就是人類的「渴望」與「快樂」,若要「心想事成」,你必須保持強烈的「渴望」,這時你會散發出一種能量與熱情,進而改變你周圍的磁場。
  • 黃暴懸疑NO.1,怪不得連《黑天鵝》和《盜夢空間》都要「抄襲」它
    未麻雖然故作輕鬆,但在重重重壓下,她內心深埋的恥辱感開始作祟。未麻激烈反抗,掙扎中一錘敲暈腦殘粉,逃出片場。作為一個曾經也是偶像歌手但卻沒紅起來的人,留美厭惡未麻的「墮落」。精神分裂的那個,根本就是留美。而她現在準備正式殺死那個「骯髒的自己」。
  • 「すら」VS「さえ」VS「こそ」
    「不走尋常路」不代表就是追夢,想一步登天的美好生活只存在於國產電影電視劇。
  • 「漫威模式」:「電影宇宙」生態下的超工業化景觀
    在第一種歷史話語中,新好萊塢的美學表達繼承了戰後西方社會高漲的民權運動、反戰浪潮與青年亞文化的精神,並從一開始就體現了強烈的反主流文化特徵,甚至被認為是一場「美國式的文化革命。」而這一切緣於這樣一個事實:70年代的主要電影觀眾是由年輕的中產階級知識分子群體構成的。在文化消費領域,電影所面對的不再是大製片廠時期的「大眾」,而全新的消費力量正詢喚著不同於父輩審美的文化產品。
  • 「五大皆空」是過程…
    所以,我們在禪修不是要教你養生,是因為要擁有一個很健康的身體,你的「人格性」才會健全,你要明白這一點,才會獨立、才會成熟,那麼你的「善思惟用心」才能啟動,才有可能回到「現象界」,進入「實相界」,回到那生命的故鄉「本體界」裡…所以,不是我們在修行時要作怪,不是的!它有這樣的一個前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