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腕錶的「廉價」、「平民」、「低端」等形象在我們心裡早就扎了根,因此凡是看到日本表,許多人都是一臉不屑的表情。
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日本腕錶這種「廉價」的定位只是出於市場需要,而真正高級的日本表其實是我們很難接觸到的。
各位不要誤會,編輯這裡說的高級日本腕錶不是加入某些高科技的表款,也不是某些比「千元精工」貴一些的表款,而是一些「真金實銀」、「真槍實彈」的日本表。他們的高級的層面上可是有著硬剛勞力士的實力,來看看它們都厲害的在哪吧!
Grand Seiko
在GS剛面世的那一段時期,它的定位是精工的高級副牌,專門攻佔高級瑞士表的市場。大家的知道差點讓瑞士表走向「滅亡」的「石英風暴」出自精工,但要準確一點來說的話,「石英風暴」是出自精工的GS。在上世紀60年代,在石英表出現的前幾年,精工註冊了GS和KS兩個高級副牌,旗下專門負責高級、高端、高質量機械錶的研究。
1964年,GS在成立僅僅4年的時間內就以一枚自產機芯拿到了瑞士天文臺的認證,並且在後來的幾年中,GS用不同的腕錶來回穿梭在瑞士的天文臺,使得瑞士制表顏面全無。到了1968年,瑞士天文臺被迫宣布停辦,這其中的原因是來自精工GS的3塊腕錶公共佔據的瑞士天文臺的2/4/8名。可是讓瑞士人覺得羞恥的原因還是GS在日本有自己的檢測機構,裡面的測試內容比天文臺還要嚴格!簡直是「殺人誅心」。
精工的領航系列一直以高質量的機械錶穩定,這腕錶的設計也很有特點,錶盤有麥穗紋路,時標是寶璣式數字,中間有紅12標誌。兩地獨立小盤是動力顯示和日期顯示,用指針的形式來表示。內部搭載的是精工自產的6R15機芯,每日誤差在±20秒以內,與入門瑞士表一個等級。
CREDOR
按照精工的年記來看,其實貴朵(CREDOR)是屬於GS和KS之後的書寫者,不過由於種種原因它並沒有能像前面兩位同門兄弟一樣「紅」。1969年的時候,精工GS發布了世界首款石英表,隨即而來的石英風暴在全世界蔓延10年之久,可這樣的一來精工給大家的映像也變成了「廉價」。1979年,石英風暴結束之後精工有意挽回自己的形象,於是成立了貴朵這個品牌。
貴朵的特點和主旨就是生產的腕錶幾乎都是用黃金打造,旗下鮮有鋼表,名字的取義正是來自法語中的「黃金之巔」。雖然在剛成立的時候以金表+石英機芯為主被人所弊病,但是到了新世紀研發出手卷SD機芯之後,貴朵也被人稱為「東方格拉蘇蒂」。
東方雙獅間金腕錶在設計上與日誌型有相同的風格,錶盤有日曆放大鏡,指針有夜光功能,表殼的外圈也是一樣的鋸齒設計。在表殼外圈、時標、錶冠、錶帶上都有鍍金的設計,氣質十分奢華。
The Citizen
如果說以精準度吊打瑞士機械錶的石英機芯出自精工,那麼精工的石英機芯就肯定是出自寶路華的音叉表。這種追溯誰先誰後的事情我們暫時先不深究,現在主要說的是這個由寶路華音叉錶轉化而來的西鐵城系列——The Citizen。這個系列與音叉表的關係並不是空穴來風,而它正好是2008年寶路華被西鐵城集團收購之後出現的。
按照官方的宣傳來看,The Citizen一共有機械、石英、光動能三個系列,除了機械之外都能達到每年±5秒誤差的水平(機械版本超越天文臺)。事實上這個系列能做到如此精準的原因就是它使用了高路華的高振頻音叉技術,實際上The Citizen的誤差值一定比±5秒年還低,只是西鐵城比較低調取了一個保留值而已。
西鐵城機械錶是時尚薄殼的設計,盤面是類似GS的闊劍三針設計,搭配羅馬時標,風格比較偏年輕化。內部使用的是西鐵城8200機芯,這枚機芯有日曆和星期的功能,在走時尚能達到±30秒以內的誤差,是一款合格的走量機械錶。
Tsuiki
Tsuiki不是一個獨立的系列,它只是卡西歐G-SHOCK旗下的一個特殊表款,系列型號的MR-G。Tsuiki的日語原意是月亮的意思,但實際上卻是戴表一項日本的傳統鑄銅工藝,名為「錘起」。這項工藝與它的名字一樣,以錘擊壓縮為主要方法,以此來達到裝飾與堅硬結合的金屬質感,從外觀上就猶如月球表面的隕石坑。在MR-G系列誕生20周年紀念的時候,卡西歐請來了「錘起」工藝傳人來給這款紀念腕錶錘擊,使這項傳統工藝融入到了腕錶上。
主體材料是鈦合金,外圈中加入了Tic鈦碳化處理,在細節處理上採用了日本的傳統赤銅冶煉工藝(與武士盔甲相似)。這款完腕錶的主要功能有無線電波對時、信號同步、太陽能電池板、經緯度等,售價約4萬2千元人民幣。
東方雙獅方形腕錶具有同級別中罕見的萬年曆+日曆腕錶,在方形的錶盤上有上下兩排數字、字母,這兩行數字便是用來計算萬年曆的。日曆視窗則設置在4點位置。這款腕錶既可以看當天,也可以看未來
這些高級日本表款的出現都有著種種因素的影響,但不管如何,他們都註定會在高級腕錶領域中佔據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