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紅豆
「分手應該體面,誰都不要說抱歉,何來虧欠。」
想必大家對這首耳熟能詳的歌曲一定不會陌生,沒錯,就是《前任3》的插曲《體面》。
也許你和我一樣,認識於文文看,是從她的主演的《前任3》和她的《體面》開始的。
一部電影,讓觀眾認識了作為演員的於文文,一首歌曲,更讓人們記住了唱作俱佳的歌手於文文。
許多人覺得,於文文的運氣真的好,一部戲、一首歌讓自己一夜成名。
只是運氣好嗎?
如果你知道她的故事,你就會懂這個世界上哪裡有什麼隨隨便的成功,所有的才華橫溢天賜良機背後,是指尖在琴鍵上不曾停歇的彈奏。
所謂的一夜成名,無非都是百鍊成鋼。
「決定要成為一名歌手沒有一個特別明確的界限,因為我從小就喜歡唱歌,四歲就開始彈鋼琴,唱歌、彈琴、聽音樂、談音樂很早就已經成為我生命當中的一部分了,所以是潛移默化的,慢慢的就把這個當成一個職業了。」
於文文是一個出生於1989年的遼寧女孩,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女孩。
在文文還沒有出生的時候,家裡就有一臺鋼琴,等到於文文長到了四五歲的時候,這個鋼琴終於有了新的使命。
對於四五歲的孩子來說,正是好動的年紀,每當其他孩子都在瘋狂玩耍時,自己卻要每天雷打不動地彈2個小時鋼琴,這是於文文內心不可言喻的痛。
然而到了十多歲的時候,於文文終於好像可以慢慢理解了父母當時的苦心了,「當我十幾歲的時候,別的小朋友可能什麼都不會,但你既能彈鋼琴又能彈吉他,同學們只能投來羨慕的目光時,我忽然理解了父母當年的做法,爸爸媽媽真的是為了我好。」
在這期間,於文文除了鋼琴,也在學習吉他。漸漸地,於文文慢慢享受音樂給自己帶來的變化。
15歲的時候,於文文隨父母移民到加拿大溫哥華Killarney中學就讀,隨後孩子在溫哥華加入了弦樂隊,擔任吉他手。於文文每天常常花十五六個小時來練習,因為對於在異國他鄉的她來說,音樂和樂器成了我重要的朋友。
「音樂是屬於我的事情,我特別想把它做好,我就像是瘋了一樣,每天練很久很久琴,彈很多曲子,在學校也經常上舞臺表演。」
19歲,於文文獲得了美國伯克利大學的獎學金,在美國頂級音樂學院度過了自己的大學生涯。
20多歲,於文文毅然放棄在美國已經小有起步的音樂事業,回到國內,從零開始。
這份從小背井離鄉在國外求學的經歷,這段求學時光的心路歷程,讓於文文比一般女孩多了一份堅毅的信念,她的眼神中也透著那股無人能及的倔強勁兒。
更讓她堅定,自己的這一生都要為了自己喜歡的音樂理想努力奮鬥。
2014年,25歲的於文文站上了《最美和聲》的舞臺裡,她自彈自唱改編了張學友的《我真的受傷了》,一開口便迅速打動了陶喆,並主動為她和聲。
這是她第一次的驚豔亮相,讓許多人初識這個女孩。
2016年,27歲的於文文又出現在《中國好歌曲》節目裡,這次帶來的是自己的原創歌曲《心跳》。這次,四位導師都為她亮燈。
隨後於文文進入羽泉的戰隊當學員,還被稱為最美學員。
再到後來,便是一首《體面》橫空出世,讓於文文快速的被大眾熟知。
一人一首成名曲,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是不是一種束縛呢?
對於這個問題,於文文在一次採訪中坦然承認《體面》作為代表作給她帶來的好處——她被更多人認識了,有了越來越多的歌迷,工作也因此越來越豐富,有了更多機會。
她也說《體面》給她帶來了很多,很感激這首歌,但是同時也承認《體面》是她的束縛,她在努力地做出更多作品來超越《體面》。
是的,體面地撕下《體面》給自己帶來的標籤,努力地用自己音樂才華為自己加冕。
出道至今,於文文從未改變過自己在音樂和演藝道路上的追求,她笑著說:「如果有什麼改變的話,大概是自己的年紀吧!」
於文文的性格就是這樣的豪爽,可是對於夢想,她真的一直不曾放棄。
於文文微博上曾寫道:每一個你不滿意的現在,都有一個你不努力的曾經。
是的,只要肯努力,最差的結局,也不過是大器晚成而已。看似一夜爆火的她,一直努力堅持所期待的夢想,曾所吃的苦都是為了照亮未來道路。所以說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上天也總會眷顧踏實勤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