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海海戰:是人類史上第一次航母之間的戰鬥,也是一場「糊塗仗」

2020-12-24 騰訊網

杜立特航空襲東京之後,日本人認識到美軍依然具備攻擊日本本土的能力,遂決定繼續南下,攻擊可能成為美軍反擊跳板的澳大利亞。但是日軍沒有能力直接登陸澳大利亞,所以選擇切斷美國本土與澳大利亞之間的聯繫。佔領澳大利亞東部的圖拉吉和莫爾茲比港,派出了五航空戰隊的「翔鶴」號和「瑞鶴」號兩艘大型航母和負責掩護登陸部隊的輕型航空母艦「祥鳳」號。而美軍通過破譯日軍電碼,也大致知曉了日軍將會在南太平洋有大規模作戰,急忙讓手中僅有的兩艘可以出動的航母「列剋星敦」號和「約克城」號組成第17特混編隊,火速趕往南太平洋。

1941年5月4日,美軍空襲了日軍佔領的圖拉吉港,但是效果不大反而還暴露了自己的位置,讓自己喪失了情報優勢。得到消息的日軍認識到有美軍航空母艦,立刻開始向圖拉吉港方向搜索美軍航母。在茫茫大海上搜索航母編隊並不容易,當時也沒有預警機和對海搜索雷達,就靠航母放出去的艦載機偵察。搜索範圍和及時性都很有限,加上當時天氣不好,在接下來的整整一天內,美日雙方的航母編隊一度擦肩而過,但都沒有發現對方。

5月7日,美日雙方的偵察機才有所發現,雙方都認為是發現了對方的「航母編隊」,隨即各自集結起艦載機部隊撲過去。可到了之後發現都撲了個空:美軍發現的是掩護日軍登陸部隊的輕型航空母艦「祥鳳」號航母。而日軍發現的是前一天給美軍航母編隊加油的補給艦隊。當然雙方都不會就這麼白跑一趟,一通狂轟濫炸,美軍「尼奧肖」號油船和「西姆斯」號驅逐艦,日軍的「祥鳳」號航母都被擊沉。臨近傍晚,日軍湊出了一批具有夜戰能力的精銳戰鬥機,對美軍發起了一次「薄暮攻擊」。結果被美軍的對空搜索雷達提前發現,遭遇美軍艦載機的痛擊,日軍這批精銳戰鬥機損失近半。

5月8日,美日兩軍航母編隊開始正式對決,由於昨天已經大致知曉位置,所以早上雙方幾乎同時發現了對方,隨即拿出了渾身解數,派出大量艦載機進行攻擊。日軍「翔鶴」號航母遭到重創,而「瑞鶴」號則躲進了雲雨區。美軍「列剋星敦」號遭遇重創,「約克城」號吃了一發250KG炸彈。本來到此為止,美日倒也算平手,「列剋星敦」號雖遭重創,但是有賴於其基於戰巡的船體和人員及時搶救倒也問題不大,還打算繼續戰鬥。怎料燃油洩露被電火花點燃,燃起大火併發生大爆炸,美軍只能棄艦並進行雷擊處分。這也是美軍損失的第一艘大型航母。

珊瑚海海戰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航空母艦之間的戰鬥,以後是的眼光來說,美日雙方的表現都不算太好,甚至可以算是一場「糊塗仗」。

相關焦點

  • 打贏珊瑚海,卻輸了太平洋戰爭,日本因為這一仗失敗,被拖累70年
    了解太平洋戰爭歷史的人都清楚,在中途島海戰之前,還有一場珊瑚海海戰比中途島更為重要。因為這場海戰不但重創了日本聯合艦隊4艘重型航母,更為關鍵的是日本為了打贏珊瑚海海戰,付出了慘痛的代價。1941年12月7日,日本聯合艦隊對美國珍珠港發起了一次偷襲行動,這場行動給予美太平洋艦隊以沉重打擊。
  • 軍事史上,那些有意思的「第一次」和「最大」
    人類的軍事史上,有許多的第一次和之最,因為開創了先例,而被人記住,例如以下這些,相信都是軍迷們耳熟能詳的:第一次大規模空降作戰:空降克裡特第一次航母對決:珊瑚海海戰第一次直升機空戰:兩伊戰爭迫擊炮首次投入實戰:日俄戰爭亞洲戰爭史上第一次坦克戰
  • 4艘航母沉沒,3500人命喪黃泉,中途島海戰後的日本走向失敗
    海軍少將山口多聞下令立刻向「約克城」號發起攻擊,日軍飛機在11時從「飛龍」號航母上起飛。只有8架「九九」式艦載轟炸機成功突破「約克城」號的護航戰鬥機群,穿過密集的高射炮火,向「約克城」號擲下3枚500磅的炸彈。
  • 中途島最大奇蹟:約克城號航母,是如何用生命三次嘲弄日本海軍?
    其中,美軍的「約克城」號航母在此戰中事跡最為壯烈——帶傷上陣卻創下輝煌戰績,先後遭日機兩次重創卻頑強不死,直到被日軍潛艇偷襲才含恨沉沒。「約克城」號的戰史大家都比較熟悉,但戰史背後卻仍存在著一些少為人知的故事,比如「約克城」號在兩場戰役中三次起死回生,幕後最大的功臣就是艦上損管和維修部隊的不懈奮鬥。他們創造的奇蹟改寫了中途島戰役的結局,但細節卻很少在正式戰鬥記錄中被顯示。
  • 零式戰鬥機是如何在航母上起降的
    作為資深的「母艦屋」(海軍艦載機飛行員對於自己的別稱,類似於日本海軍驅逐艦長的「水雷屋」),山本少佐駕駛零戰度過了最初的艦載機飛行員生涯,有著相當多的航母起降經驗,並經歷了奇襲珍珠港、印度洋作戰、珊瑚海海戰等諸多重要戰役,於南太平洋索羅門群島前線的空戰中負傷後回到本土,駕駛「紫電改」參與了本土防空戰,最終倖存到了戰後。本文摘錄編譯自他的回憶文章:《零戰是這樣在航母上起降的》,僅供讀者參考。
  • 史上「最短命」的航母:二戰日本「信濃」號航空母艦
    因為航母的價值、作戰能力以及建造成本,一般來說一艘航母在下水後往往會使用幾十年的時間。但是在歷史上,卻有一艘航母在服役17天後就被擊沉,堪稱史上最短命的航母。
  • 二戰風雲:日本寄予厚望的航母,為何在中途島海戰中成了打火機
    美國的航母在設計之初就比較重視船隻的防護力,由戰列巡洋艦改裝的列剋星敦號航母側部裝甲厚度是127到178毫米,約克城級的航母厚度為63到100毫米之間,後來設計的其他類型航母裝甲厚度都在80到100毫米之間。可以看出,美國航母的防禦力明顯比日本要高一點。
  • 最憋屈的死法,日本第一艘裝甲航母大鳳號的命運
    並在珊瑚海海戰中小勝對手,以一艘祥鳳號輕型航母的代價擊沉了美國海軍的列剋星敦號。一時風頭無兩。但是日本海軍清楚的知道,他們與美國海軍的差距仍然很大。早在戰前,日本海軍就擬定了一套裝甲航母戰術,在該戰術中,裝甲航母在前線承擔艦載機的中繼補給中樞任務,這種航母擁有厚重的裝甲,僅攜帶少量艦載機。其主要職責是在危險的前線執行對艦載機的燃油和彈藥補給任務,而裝甲航母的成果僅有一艘,這就是以短命著稱的大鳳號。
  • 【遊戲】還記得嗎,那場珊瑚與人類的朦朧愛情丨月之珊瑚
    不久之前,《月之珊瑚》宣布了朗讀劇企劃,這是時隔十年再啟動的朗讀計劃,朗讀者是坂本真綾(我們的達文西、聖女貞德、黑貞德、兩儀式)。一時之間,這個消息在月球人們之間引發不小的震動,大家紛紛在感嘆,蘑菇你居然還能想起這部作品,那《月姬R》《月姬2》和《魔法使之夜2》在做了嗎,不會還是新建文件夾吧(滑稽)?
  • 《決戰中途島》:一場氣勢磅礴的空海總攻
    而幾個月後一場更加宏大悲壯的美日海空(航母)集群大戰,也激發了不少影片創作:1942年約翰·福特的經典紀錄片《中途島戰役》、1976年的《中途島之役》……影片始於珍珠港事件,接下來全方位展現了1942年6月「中途島」這場在二戰歷史、乃至整個世界現代戰爭史上最關鍵的一場大戰。它還涉及到「杜立特空襲」(Doolittle Raid)和1942年5月的「珊瑚海海戰」。
  • 一艘現代驅逐艦能否幹掉二戰時的一個航母編隊?為什麼
    前提是雙方距離200海裡,但航母編隊知道驅逐艦的大致方位,而驅逐艦隻知道航母編隊的存在,但不知道會從哪裡來。實際上這就是一個作戰想定:航母編隊知道驅逐艦在哪,驅逐艦知道航母編隊的存在,但不知道航母編隊在哪。兩者實際距離200海裡,不到400公裡的樣子。看到題目,我最先想到的是二戰時的珊瑚海海戰。
  • 圖說:雷伊泰灣海戰 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航母戰鬥群對決
    雷伊泰灣海戰日軍損失慘重,4艘航母全部被擊沉,艦載機全部損失,另外還有3艘戰列艦,10艘巡洋艦和11艘驅逐艦被擊沉。美軍方面損失3艘輕型航母,3艘驅逐艦,另有6艘航母遭到嚴重損壞,200架飛機被擊落。雷伊泰灣海戰之後,戰爭又持續了10個月,但日本的敗局那時候就已經確定。圖為1944年10月25日,被四枚500磅炸彈、兩枚魚雷擊沉的日本海軍「瑞鳳」號航空母艦。
  • 美日航母在珊瑚海展開激戰,戰況激烈異常,美軍人員傷亡嚴峻
    從錫蘭作戰回來,南雲奉命派遣第5航空戰隊前往特魯克群島,接受海軍中將高木武雄的指揮,由後者率領「瑞鶴」號和「翔鶴」航母,載著125架飛機前往摩斯比港,支援協同「翔鳳」號航母編隊作戰。與此同時,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海軍上將命令海軍少將傑克·弗萊徹率領第17特混艦隊(包括「約克城」號和「列剋星敦」號航母及其搭載的141架飛機)前往珊瑚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