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親日團體欲在陽明山立紀念碑,被臺北市政府、陽明山管理處拒絕

2020-12-23 海峽導報

由臺日人士組成的「櫻花返鄉會」,日前以陽明山公園管理處今年曾贈送緋寒櫻苗赴日為由,表達希望在陽明山贈立一座「緣之櫻」紀念碑,並盼在明年花季前完工,以便與日本皇居附近同款碑遙相呼應。但轄管的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已拒絕。

對於「櫻花返鄉會」盼在陽明山設立「緣之櫻」紀念碑,陽明山公園管理處表示,並未同意設置。陽管處長劉培東表示,「櫻花返鄉會」提出的需求是民間交流活動,陽管處評估認為「國家公園」不太適合設置相關紀念碑,因此未同意,並提供另一接觸窗口,建議洽詢北市府。

臺北市公園處解釋,臺北市府針對市轄公園都有既定規劃,因該團體至現場會勘,公園處管理所獲報,即至現場了解,當場表明「不適宜」,婉拒對方在陽明公園設碑的建議。

公園處表示,現在北市公園儘量做到「去意識形態」,鑑於2017年發生陽明山公園辛亥光復樓前蔣介石銅像事件,大家政治立場不同,傾向不在公園立碑;若要立牌或立碑,會以公園興建及導覽解說為主。

臺媒記者曾查詢「櫻花返鄉會」聯絡人杜俊賢,杜表示該會臺灣會長為前「政務委員」黃石城,在日則為前首相安倍晉三之母安倍洋子,日方有意贈碑。

根據「櫻花返鄉會」提供相關單位的贈碑資料,該會今年初將1923年日本昭和天皇(當時為皇太子)視察臺灣,在陽明山所種櫻花樹分株,由臺「營建署」代表將35株竹子湖的山櫻花送回日本栽種,藉此祝賀德仁天皇登基。

該會指出,日方為感謝臺灣,決定在東京皇居北之丸公園建置「緣之櫻紀念碑」園區,明年3月將由皇室及內閣要人主持揭碑儀式,因此該會也希望在陽明山「花季賞緋寒櫻常至處」,建立同款紀念碑,遙相呼應。

但「櫻花返鄉會」昨天發出聲明表示,該會尚在探訪各處,評估實施可能階段,從未向任何單位提出申請,且該會尚未決定立碑處,「何來指定在陽明山?」「何來被臺北市府擋下拒絕之事實?」而該會在臺欲贈立之碑,也無「昭和天皇」字眼。

相關焦點

  • 臺當局擬批准親日團體在陽明山立日本天皇碑,臺北市政府阻擋拒絕
    一個由臺日兩地人士組成的親日團體「櫻花返鄉會」,日前以陽明山公園管理處今年曾贈送緋寒櫻苗赴日本皇室為由,向臺灣當局表達希望在陽明山立起一座所謂「昭和天皇櫻之緣」的紀念碑,希望在明年花季前完工,以便與日本皇居附近同款碑遙相呼應。
  • 臺親日團體想在陽明山立「天皇紀念碑」,被臺北市府委婉拒絕
    @銳看臺灣報導 臺灣親日團體"櫻花返鄉會"向蔡當局表達想在陽明山設置"昭和天皇櫻之緣"紀念碑,內政機構營建署陽明山公立公園管理處經研議後,向該會建議可立在陽明公園內,權責單位北市工務局公園處18日強調,不理解陽明山明明是臺灣土地,為何要設立昭和天皇紀念碑?
  • 臺親日團體想立「天皇碑」的陽明山有何來頭?
    【環球時報記者 張若】島內有親日團體想在陽明山為日本天皇立碑,結果遭臺北方面拒絕。這也讓陽明山這個景點引發關注。陽明山原名草山,泛指大屯山、七星山、紗帽山、小觀音山這一帶山區。日本殖民時期的1927年,臺灣舉辦民眾投票選出「八景十二勝」,草山獲選為臺灣十二勝之一。日本人稱草山為「臺灣的箱根」。
  • 有人想在陽明山給日本天皇立碑 臺北有關部門拒絕
    臺灣光復75周年在即,島內有親日團體想在陽明山設置天皇紀念碑,結果遭臺北市有關部門拒絕。據臺灣《中國時報》19日報導,今年年初,「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簡稱「陽管處」)把已故日本昭和天皇1923年來臺時在陽明山種下的緋寒櫻花分株,由「內政部營建署」代表送回日本栽種,以此祝賀日本天皇德仁登基。
  • 有人想在陽明山給日本天皇立碑,臺北有關部門拒絕
    【環球時報記者 張若】臺灣光復75周年在即,島內有親日團體想在陽明山設置天皇紀念碑,結果遭臺北市有關部門拒絕。據臺灣《中國時報》19日報導,今年年初,「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簡稱「陽管處」)把已故日本昭和天皇1923年來臺時在陽明山種下的緋寒櫻花分株,由「內政部營建署」代表送回日本栽種,以此祝賀日本天皇德仁登基。日方為表達感謝,決定在東京皇居北之丸公園設立「緣之櫻紀念碑」園區,預計明年3月揭碑。
  • 有人想在陽明山給日本天皇立碑,臺北有關部門做了決定
    陽明山(資料圖)【環球時報記者 張若】臺灣光復75周年在即,島內有親日團體想在陽明山設置天皇紀念碑,結果遭臺北市有關部門拒絕。據臺灣《中國時報》19日報導,今年年初,「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簡稱「陽管處」)把已故日本昭和天皇1923年來臺時在陽明山種下的緋寒櫻花分株,由「內政部營建署」代表送回日本栽種,以此祝賀日本天皇德仁登基。日方為表達感謝,決定在東京皇居北之丸公園設立「緣之櫻紀念碑」園區,預計明年3月揭碑。
  • 有人想給天皇立碑,陽明山做了決定
    臺灣光復75周年在即,島內有親日團體想在陽明山設置天皇紀念碑,結果遭臺北市有關部門拒絕。 據臺灣《中國時報》19日報導,今年年初,「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簡稱「陽管處」)把已故日本昭和天皇1923年來臺時在陽明山種下的緋寒櫻花分株,由「內政部營建署」代表送回日本栽種,以此祝賀日本天皇德仁登基。
  • 有人想在臺灣陽明山給日本天皇立碑?
    拒絕。臺灣光復75周年在即,島內有親日團體想在陽明山設置天皇紀念碑,結果遭臺北市有關部門拒絕。有人想在陽明山給天皇立碑據臺灣《中國時報》19日報導,今年年初,「陽明山公園管理處」(簡稱「陽管處」)把已故日本昭和天皇1923年來臺時在陽明山種下的緋寒櫻花分株,由「內政部營建署」代表送回日本栽種,以此祝賀日本天皇德仁登基。
  • 為紀念昭和天皇 親日團體竟欲在臺陽明山立碑獻頌
    2020年10月下旬,臺媒《聯合報》披露親日團體「櫻花返鄉會」欲向臺北市政府申請於陽明山設立一座「緣之櫻」紀念碑,以與日本東京皇居的同款碑遙相呼應
  • 臺北陽明山賞楓攻略2019
    臺北陽明山賞楓攻略2019:每年秋冬時節,正好是楓葉開始由綠轉紅的時候,特別適合出遊賞楓。臺灣賞楓,一定要去臺北陽明山公園:臺北陽明山楓香的葉片漸漸轉黃,仰德大道從中山樓到前山公園的行道樹兩旁都是高大的楓香;第二停車場觀景亭與杜鵑茶花園附近有零星分布的青楓。在12月底、1月初上陽明山的遊客,一定會為陽明山前山公園附近一路上的橙紅楓香所吸引。
  • 臺北景點陽明山
    臺灣的陽明路、陽明山都是為紀念王陽明。    到臺北旅遊一定要去陽明山,才不虛臺北行。 陽明山位於臺北盆地北方的七星山,以從早期日本私人別莊擴建而成天然景觀為主體的山林公園。    陽明山集公園、花卉、山泉、瀑布、遊憩為一體。四季呈現不同風貌、分前山、後山公園,一般所賞遊的皆指後山公園,倚紗帽山,佔地46公頃,以常規庭園設計,兼具自然與人工之美,是陽明勝景的精華。
  • 屬於臺北的陽明山
    作者:朱天衣(騰訊·大家專欄作者,臺灣作家)每座城市應該都有屬於它的山嶽,或近或遠矗立在城緣的天際線,予人一種閒適安定的感覺,對庸碌於都會生活的人們,有著安撫療愈的效果,我總是這麼以為,而陽明山之於臺北、之於我便是這樣的意義。
  • 臺北陽明山:春日美景醉遊人
    3月10日,陽明山公園內的鮮花已經盛開。天氣轉暖,臺北陽明山上滿山的春色和常年散發熱氣的火山遺址景觀,吸引著眾多市民和遊客前來登山遊玩。 新華社記者 嶽月偉 攝3月10日,一名遊客從陽明山公園內的火山噴氣孔旁經過。
  • 臺北陽明山:一首海芋的歡歌
    [陽明山的海芋-偶像劇一樣的歌聲]  臺北是我們這次臺灣之行的最後一站,安排的比較輕鬆,以休息為主,主要去了陽明山,因為這個時間是海芋開花的季節,漫山遍野的海芋場景,正好和戴佩妮的那首歌匹配對起來了。
  • 臺媒爆陽明山今年已有24頭水牛不明原因死亡
    臺媒爆陽明山今年已有24頭水牛不明原因死亡[環球網報導記者尹豔輝]據臺灣親綠媒體「三立新聞網」等臺媒12月20日報導,在陽明山擎天崗的野生水牛群今年頻傳暴斃,據統計,今年已有24頭水牛死亡,其中11月30日至昨日(19日)就死了18頭,臺北市動物保護處(動保處)與獸醫專家組成跨領域的團隊,針對水牛疫病進行診斷、評估,動保處呼籲上山遊玩的民眾避開水牛的活動範圍,防止畜傳人的情況發生。
  • 臺北陽明山怎麼玩?超詳細攻略請收好~
    臺北陽明山怎麼玩?超詳細攻略請收好~ 遊客從小油坑步道上可以俯瞰到地熱蒸氣不斷冒出,空氣中布滿著濃濃的硫磺味,繼續往上走,兩側是高聳的山壁,布滿綠油油的青草,夾著小油坑不段冒出的蒸氣,也是許多遊客打卡的好地點!
  • 臺灣四大名泉之——陽明山溫泉
    陽明山國家公園(以下簡稱陽明山)即為大屯火山群。陽明山其實並非一座山,而是一群山——泛指大屯山系、七星山系、紗帽山系和小觀音山所構成的火山區域,面積11,456公頃。陽明山溫泉為臺灣四大溫泉之一,與四重溪溫泉、北投溫泉、關子嶺溫泉並列日治時期臺灣四大名泉。
  • 到陽明山來看海芋,到陽明山來泡溫泉,臺北最出名的度假勝地
    「我要一個人去陽明山看海芋,拍偶像劇」戴佩妮的歌輕輕地唱著,仿佛是一種魔力,吸引著我來到陽明山,雖知過了時節,但還是忍不住要上來看上一眼。陽明山,位於臺北北面,也算是火山的一部分,所以此處的溫泉資源也非常的豐富。從車站坐著小巴上山,會繞過幾處硫磺味的地熱谷,然後達到陽明山竹子湖。
  • 臺北休眠火山,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內,欣賞臺北夜景的絕佳去處
    臺北市古蹟暨歷史建築審查委員會在2002年12月19日將草山行館登記為歷史建築,並將其定名為「草山行館」。臺北市政府文化局現在負責將此處規劃為一文化藝術活動中心,另委託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經營管理,並於2003年4月5日正式對外開放。建築格局草山行館總佔地面積為4,275平方米,為典型日式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