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慶雲
剛剛播出的央視狗年春晚中,賈玲團隊帶來了小品《真假老師》,賈冰則聯合蔡明、潘長江,表演了一出《學車》。作為宋丹丹、趙本山等老一代小品演員離開央視春晚舞臺之後的彌補,賈玲和賈冰顯然是起到彌補作用的後起之秀。我們難免要問,這兩位新人,離老趙與丹丹老師,還有多遠呢?
先說賈玲。
這次上春晚,和幾年前的《喜樂街》已經截然不同。當年的賈玲,還只能作為一個耍活寶的角色出現,搭檔李菁、瞿穎等人,無法獨當一面。而央視的狗年春晚上,賈玲已經攜帶自己的團隊以一個獨立完整的作品亮相了。能否以獨立作品出現在央視春晚舞臺上,是衡量一位演員量級的重要標準之一。
這次的賈玲團隊,張小斐、何歡、許君聰,可謂是大碗娛樂的重量級選手。這些人已經在地方衛視的舞臺表演上經驗豐富。賈玲團隊的集體亮相,可能形式更大於內容,無疑向2018年宣布,這一年,是她們的喜劇元年。
從作品角度來論,賈玲的《真假老師》也算可以自圓其說。笑點密集程度顯然還不如宋丹丹老師她們當年的作品。但賈玲已經自成風格,憨厚樸實的角色定位,一定可以贏得大家的關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賈玲飾演的假老師角色,在追問出國打工勞務費的問題上,真的把普通勞動者的小機靈表現的活靈活現了。
而這個作品,顯然要滿足正能量的舞臺需求,最終將父母對子女的陪伴拉上檯面,雖然說略顯低淺,但也自圓其說,離宋丹丹、趙本山巔峰時刻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尚有很大距離。不過,賈玲稍加時日,可能真的能與丹丹老師一較高下。
再說賈冰。
賈冰這次央視狗年春晚表演的作品是《學車》。他不如賈玲的一點是,無法攜帶自己的團隊一起上春晚,只能聯合潘長江與蔡明一起上春晚。等於是兩位老人在一起捧這位新人。他作為喜劇屆的後起之秀,網絡呼聲很高,喜劇作品也頗具趙本山風格,但在藝術追求上,顯然更正能量很多。
這次的央視狗年春晚舞臺給了賈冰不小的表現空間。以往的小品中,是很難讓演員完整表達自己的口頭禪的。即使馮鞏那句「我想死你們了」也不過是小品的連貫性安排罷了。而這次的《學車》,小品中賈冰連續說了多次的「漂亮」,作為自己的口頭禪特色出現,顯然已經給足了面子。
賈冰面前的高山如果是潘長江的話,那他已經站在了山間上。可賈冰若是面對趙本山的話,顯然,在作品水準和藝術表現力上,還稍欠火候。小品《學車》最大的問題在於,過分膚淺,尤其蔡明老師的耍嫩賣萌,實在與自己的年齡不符,給作品的真實性打了折扣。
最終,愛要勇敢說出口的主題,也顯然不具備現實主義的底色。賈冰面對蔡明、潘長江兩位老師的「出戲」式表演,也只能全程陪伴尬演。《學車》並非兩位老演員捧一位新人,而是兩位老者用自己慣有的觀眾較為牴觸的表演方式,耽誤了一位喜劇新人。
對於賈冰而言,若是想比肩趙本山,還是需要拿出過硬的作品來才行。一群春晚老專業化,很難捧出一個嶄新的老賈來。他需要自己的團隊,一起上春晚才行。
各行各業,均需要新人湧現,老人退場。央視春晚顯然已經不再是宋丹丹和趙本山的天下。但賈玲與賈冰,說取代兩位前輩,仍然,稍遜風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