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霑在香港未回歸時寫了一首歌;在內地成為「神曲」,被人傳唱

2020-12-23 騰訊網

黃霑在香港未回歸時寫了一首歌;在內地成為「神曲」,被人傳唱

在香港娛樂圈中有非常多的傳奇人物,比如說張國榮這個男演員就算是一個,雖然他早早就離開了人世,但是他帶給我們的優秀作品以及他這個人卻一直留在了大家心中。因此直到現在,每年都會有紀念張國榮的活動被一些喜歡他的人舉辦。

除了張國榮之外,香港娛樂圈中還有一些非常厲害的人物,比如說梅豔芳這個殿堂級的女歌手同樣給一代人的心中留下下無法磨滅的記憶。除了這些人之外,香港還有另外一個人非常偉大的人物,那就是作詞家黃霑。黃霑這個名字大家可能會比較陌生,因為黃霑存在的年代是比較早的,雖然他的名字大家比較陌生,但但他的音樂作品卻是家喻戶曉的,那首我的中國心就是他最為人知的作品之一。

黃霑出生於廣州,後來去了香港發展,身處那個年代的黃霑也做出了很突出的貢獻他,讓粵語歌曲在香港闖出了一片天地。當時處於殖民地的香港流傳的一些音樂大多是來自國外的,但黃霑的出現卻給粵語歌曲帶來了希望,把中國音樂帶到了中國的土地上。

在黃霑的一生中給我們帶來了非常多優秀的音樂作品,我的中國心只是其中比較經典的一首而已,而這首歌也是創作於香港沒有回歸之前,所以還有很強的時代價值,流傳回內地後也被看作是神曲被膜拜。除了這首歌之外,黃霑的許多作品也都流傳非常廣泛,他的作品也有著濃濃的個人特色,給當時的人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他的歌曲不僅是在當時廣為流傳,到如今依舊有著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他在自己的歌曲中結合了傳統文化和現代音樂,滄海一聲笑就是這種風格的最佳代表。現在很多音樂人的音樂作品大多是講情侶之間的愛戀,或是平凡的生活,但黃霑的作品與這些音樂人的作品有著本質區別,他的音樂作品大多氣勢磅礴,能夠勾起人們心中的雄心壯志。

這樣的氣勢磅礴也體現了他的胸襟和抱負,處在那樣一個祖國尚未富強的年代,同時又處於殖民統治下的香港,但黃霑始終沒忘記自己的一顆中國心,他也將自己的一顆中國心寫成了歌詞被同胞們傳唱,這就是他作為作詞家報效祖國的方式。

大家有沒有聽過這首神曲呢?歡迎留言討論。

黃霑在香港未回歸時寫了一首歌;在內地成為「神曲」,被人傳唱

相關焦點

  • 黃霑在香港未回歸時寫了一首歌,被當時所有內地人視為神曲膜拜
    如果如今說到黃霑這個名字,可能認識的人有很多,但是當我們第一次認識黃霑的時候,幾乎都是在1984年的春節晚會上,那一年不少內地觀眾是第一次見識到海外的華人歌手,一首《我的中國心》也讓許多人熱淚盈眶,這首歌同樣也讓許多內地人知道有很多在外漂泊的華裔,即便是不在我們的土地上但是依舊有著一顆熱情的中國心。
  • 他在香港回歸前寫下這首歌,被當時內地人視為神曲,傳唱大江南北
    黃沾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個完全沒有印象的名字。但是對於喜歡古典傳統音樂的人來說,黃沾大名早已如雷貫耳。雖然大部分人沒有聽過他的名字,但是絕對聽過他的作品,黃沾在沒回歸前寫下這首歌,被當時所有內地人視為神曲膜拜。當年張明敏首次在春晚上演唱的《我的中國心》,就是由黃沾做出來的。
  • 黃霑走後,香港音樂再無江湖
    金庸小說,徐克的電影,黃霑的詞曲,三合為一,互為成全。被冠以「流行歌詞宗匠」的黃霑,從1970年代末開始活躍於香港流行樂壇,一生創作2000多首歌,曲風天馬行空又氣象萬千,街巷傳唱的經典數不勝數,他的一生,也見證著港樂的崛起、輝煌與沒落,儼然香港一枚鮮明的時代標籤。黃霑生前身後,人們多尊稱一聲「霑叔」,傳奇已逝,關於他的江湖豪情卻經久不衰。
  • 黃霑:許多年輕一輩的人都很陌生,但卻代表了一個時代的記憶
    兩人可謂是不打不相識,後來成為好友後黃霑不斷吹噓:"我可是跟李小龍幹過架的!"黃霑的少年時雖然好"尚武好俠",但他真正的天分,還是在音樂上。江南有四大才子,在上個時代,香港也有四大才子:分別是武俠金庸、科幻倪匡、美食蔡瀾、以及寫詞的黃霑。金庸與黃霑之間,可以用知己來形容。
  • 黃霑的音樂江湖:一生創作2000多首歌,7080後一定聽過他的歌
    1960年,他考入香港中文大學後,參加了一場《星島晚報》舉行的業餘歌手比賽。當時,現場報名的人有數千人,其中就包括還未成名的黃湛森。報名的時候,黃湛森取名字的前兩個字的音節,「黃霑」的名字就此出現了。比賽的結果,黃霑並沒有獲得什麼樣的好成績,但是「黃霑」這兩個字的出現,對於未來的香港樂壇有著很重要的意義。
  • 他被稱為黃霑之後最優秀的作詞人,如今看來,尚不足黃霑十分之一
    現在說起「香港四大才子」,很多年輕人可能都不知道了,香港四大才子指的是金庸、倪匡、黃沾和蔡瀾。01黃霑後繼無人黃霑畢業於香港大學中文系,1968年創作的第一首歌曲《忘記他》就由鄧麗君演唱。03我的中國心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我的中國心》也是黃霑寫的,當年日本文部省在審定中小學教科書時,公然篡改歷史,激起了無數國人的憤怒。
  • 鬼才黃霑:李小龍最文藝的兄弟到底有多風流?
    那一定是,在金庸的筆鋒下,在徐克的電影中,在黃霑的詞曲裡。黃霑是誰?他是香港一個時代的標籤,與金庸、蔡瀾、倪匡並稱「四大才子」。他才華橫溢,冠絕詞曲,一生創作了2000餘部作品。他酒色財氣一樣不落,髮妻一生摯愛,懷孕時也能愛上別的女人。一雙鬼手,既能滄海一聲笑,也能寫黃書,他好色卻又不下流。
  • 香港樂壇黃霑唯一信服的填詞人,黃霑自嘆不如他
    說到填詞人,我們自然而然會想到當今樂壇的林夕和黃偉文,而即填詞又作曲的鬼才黃霑,則在我們心裡是一個傳奇,也是一個天才的奇蹟。黃霑性格不拘一格,爽朗大氣,敢說敢做敢愛也敢恨。他罵過的人不少,他惜過的人也不少。
  • 「音樂教父」黃霑:我寫段子,就是要把他們虛偽的面具撕開
    1991年,香港著名的作詞作曲家,被稱為「音樂鬼才」的黃霑出書了,讓人意外的是,這次他所出的書,與他詞曲的風格簡直南轅北轍。這是一本相當「cu俗」的笑話合集,名曰《不文集》,簡單點說吧,裡面都是這些年黃霑寫的hun/段子。
  • 黃霑萬水千山縱橫,對陣林夕難念的經,香江詞神也要甘拜下風
    歡迎關注董小姐的專欄『好歌獻給你』分享經典歌曲,追溯音樂往事此前,董小姐寫過一個《天龍八部》的段子。少室山大戰,慕容氏父子聯手鳩摩智,準備群毆喬幫主,並約法三章:1.不許喝酒~江湖上人盡皆知,喬峰喝酒之後,就會功力倍增,是個大bug!2.不許找義弟幫忙~江湖上人盡皆知,喬幫主有兩個開了掛的義弟,段譽和虛竹!
  • 黃霑有多厲害?醉酒時完成了一首經典歌曲,如今聽到就想起周星馳
    今天小編所寫文章的主角便就是黃霑,對於上世紀九十年代的香港人來說,黃霑在他們心中有著許多不同的形象,有的認為他是一位好酒好色的俗人,有人認為他是沉醉於自己的世界之中的瘋子,但有一點大家卻又是那麼地認同,即黃霑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才子。過去香港有「四大才子」,黃霑便就是與金庸、蔡瀾倪匡並列其中的人物。
  • 香港「四大才子」之黃霑
    唯有黃霑,身兼二者,具有佳品。香港有座喇沙書院,李小龍,許冠文,黃霑以及林夕都在此讀過書。李小龍改名之前叫李元鑑,當年因為雞毛蒜皮的事情,李元鑑把黃霑的表弟給打了,黃霑知道以後,自然氣不打一處來,二話沒說就去給表弟討個說法。當得知是校園凌霸的李元鑑時,黃霑只能硬著頭皮和李元鑑幹了一架,結果被李小龍拳打腳踢20多個來回敗了下來。
  • 讀懂黃霑
    無數的經典作品,讓黃霑被冠以「流行歌詞宗匠」的稱號,成為香港流行文化的代表。2004年11月24日,華人世界失去了一位大師級的文化人,和那些平常專注於舞文弄墨的文人不同,這位大師對演藝圈、文學圈、商業圈都有所涉獵,他教過書,也寫過書;他填過詞;也作過曲;他演過電影、也做過主持;他開過演唱會、也開過廣告公司。長袖善舞的他要麼不做,一做就必定讓人難以忘懷。
  • 黃霑小舅子,如何稱霸詞壇,成為林夕,黃偉文,潘源良的偶像
    林燕妮和弟弟才華橫溢樣樣紅,比肩黃霑顯神通林振強的姐姐林燕妮,在香港文壇是出了名的才女名媛,早年和李小龍的哥哥李忠琛有過一段短暫的婚姻,隨後又與黃霑越走越近,並於1988年在金庸先生的見證下喜結連理。黃偉文和林振強最相似之處便是詞作的創意大於詩意,正如黃偉文說的: 「林振強對我的影響很大,因為在他之前,我從來沒有想過原來各種各樣的題材都可以放到歌詞裡,後來我寫很多歌詞時也都遵循這個點。」典型的例子是林振強早年寫的那首睹物思人的作品《空凳》,他用一個不起眼的板凳表達了對父親的懷念。
  • 填詞鬼才黃霑被傳唱最廣的十首歌曲,總有一首你是聽過的
    黃霑運用「長江長城,黃山黃河」這樣代表性名勝來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以海外遊子直抒胸臆的語氣切入,把一個壯闊的題材寫得自然而然,從而徵服了所有人。1991年黃霑為徐克電影《黃飛鴻》創作的主題曲《男兒當自強》,在林子祥的演繹下,成為了中國武俠電影中的最強正能量之音。為了譜寫這首歌曲,黃霑吸取了二十多個版本的古曲《將軍令》,重新填詞改編,這才成就了經典。
  • 「音樂教父」黃霑:怒罵成龍,調侃王祖賢,是最敢說的香港才子
    1991年,香港著名的作詞作曲家,被稱為「音樂鬼才」的黃霑出書了,讓人意外的是,這次他所出的書,與他詞曲的風格簡直南轅北轍。這是一本相當「粗俗」的笑話合集,名曰《不文集》,簡單點說吧,裡面都是這些年黃霑寫的hun段子。
  • 音樂大師黃霑
    提起黃霑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一提起《上海灘》《滄海一聲笑》《我的中國心》,大家都或多或少能哼上幾句,黃霑就是這幾首的詞作者或曲作者。黃霑1941年出生在廣州,後來整個家族都搬到了香港,所以黃霑的童年在內地,後面的求學之路都是在香港完成的。黃霑原名黃湛森,49年的時候去了香港,與家族中的幾個兄弟在一個叫喇沙學院的學校讀書,在這期間還發生過一件黃霑與李小龍的趣事。
  • 一代「鬼才」黃霑:滄海一聲笑,慰我平生鐵骨傲
    · 01 ·,也傳達出了當年香港人的逆境掙扎,發奮圖強的精神。「城歌」,就像獅子山一樣,成為香港人記憶中巋然而立的豐碑之作。在他眼裡,黃霑豪爽義氣、愛恨分明,有時「不瘋魔不成活」,就像金庸筆下那個童心未泯、天性純良的「老頑童」。1980年代開始,他便認為粵語歌的寫作水準江河日下,並為此憤憤不平:「我現在有得寫就寫下去,拼了命寫,寫到沒人聽,寫到沒人要,寫到死。」並讓人刻了一個印———「不信人間盡耳聾」。寫《滄海一聲笑》時,他已經四十多歲了。
  • 黃霑,中國背影漸去-虎嗅網
    這時內地人都已經知道,海外的中國人並不像最初想像的那樣整天懷思故土,而是有著各種心態、各般生活、各色心情的都市芸芸眾生。但在黃霑身上,我卻發現隱藏在各類作品的諸端變化和紛雜表象下面的,真是一股剪不斷理還亂的地道中國情懷。在黃霑這樣的香港人身上,那種中國的根,那種對中國文化的眷戀,為什麼會是那樣的深、那樣的強大?
  • 歌詞賞析——TVB電視劇《上海灘》主題歌,作者黃霑
    一、黃霑黃霑1941年出生於廣州,原名黃湛森,中國香港詞曲家、作家、主持人、演員。1949年隨父母移居民香港。早年入讀喇沙書院,1960年考入香港大學中文系。2004年逝世。二、TVB版上海灘《上海灘》是香港無線電視臺出品的25集民國題材的電視劇。由招振強、譚銳銘等執導,周潤發、趙雅芝、呂良偉等主演。該劇以民國年間的上海為背景,描述了上海幫會內的人物情仇以及許文強與馮程程之間的愛情故事。該劇於1980年在香港無線電視首播,1985年被引進中國內地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