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桃疆
《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的結尾儘管令人感到困惑,但可以確定的是這個巨大的、有爭議性的困惑足夠支持一部分人在這個系列第三部上映的第一時間走進電影院裡尋找答案。這就是當代粉絲電影的最大特點:電影敘事實在不怎麼樣,但如果你像電影的男主角抖嗅嗅一樣抖一抖電影,就會發現裡面全是各種梗。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作為「神奇動物系列」的第二部,它沒有龍,只有馬形水怪,不靈但梗多,足夠全世界各路粉絲順藤摸瓜按梗產糧吃上一年半載的。
傳統的電影敘事結構大致包括四個部分:首先要求情節發展有邏輯性;其次在電影的結尾有一個相對明確的結局;再次要求人物始終是故事敘事的重心;第四要求敘事風格儘量客觀。當代粉絲電影大多一點都不符合,《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大概只勉強做到了「敘事風格儘量客觀」,換言之它的情節發展是非邏輯性的,雖然有主角但這個故事真正的重點也不是他——「哈利·波特」系列演到第四部的時候敘事已經破碎不堪,但核心人物及其成長依然能夠支撐這個系列向前走下去;而「神奇動物」系列中的紐特一出場就是一個被定型的角色,除了和莉塔緩慢展開的感情線,觀眾看不到太多人物與事件碰撞之後發生的變化。執拗的紐特更像是一顆棋子追著鄧布利多給出的各種任務滿世界跑,讓人擔憂「神奇動物」系列最後會淪落成梁朝偉主演的那個世界知名城市「攻略」系列。以及,最重要的問題,這部電影沒有結局。
《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的結尾更像是某個電視劇的第二集,承上啟下,重點是「啟下」。如果格林德沃告知克雷登斯真實身份的段落作為片尾彩蛋出現,這部電影反而有一個結局:格林德沃將集結了自己的支持者並將自己的觀點傳播到了世界各地的巫師當中去,魔法世界和麻瓜世界同時陷入了大戰的隱患。可這部電影沒有安排彩蛋,結尾就變成了現在這樣讓熟悉「哈利·波特」世界觀的影迷書迷一番推敲仍然尋找不到任何答案,與此同時聽上去還有可能是一個謊言——整部電影中格林德沃說出的又一個謊言。
不過,一旦這部電影用克雷登斯的身世作為彩蛋,那麼「神奇動物」系列即將和重啟後的星球大戰系列、漫威宇宙電影一樣成為形式完整的粉絲電影。雖然沒有設置彩蛋,《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事實上也這樣做了,參與電影創作的羅琳本人不惜調整時間線讓一些「哈利·波特」系列影迷熟悉的角色出現在電影中,提供大量沒有明確指向但可供文本盜獵進行粉絲創作的臺詞,從預告片到正片,這部電影都擺明了自己服務粉絲的宗旨。
嗅嗅成了本片推進劇情發展的「神奇動物」
「神奇動物」系列太過急於補完魔法世界的世界觀了。第一部拋出「神奇動物」的概念之後,第二部中儘管也有新的魔法動物出現,但它們更多是功能性的,一些是為了推進劇情,比如第一部中頗受歡迎的嗅嗅;另一些則是為了展示電影特效,製造奇觀,除了電影中程中程參與兩場追逐戲的騶吾,電影開場越獄時的夜騏和紐特治療的馬形水怪都是哈利·波特系列中已經出現過的動物,電影除了讓他們炫技式的展示特效之外,沒有做更多的介紹。
除了在介紹神奇動物方面草草了事,電影為了完善人物關係也在敘事上做出了自殺式的犧牲。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主角們以及卡瑪家族、斯特蘭奇家族存疑後裔們在拉雪茲神父公墓的身世敘述。這追本溯源的古典腔調大概只有在中國人年夜飯桌祖輩醉酒之後以及莎士比亞戲劇人物交代彼此關係時才能聽到,這個段落和電影敘事的節奏格格不入,最大的作用是為最後那個令人疑惑的結尾再放上幾顆煙霧彈。
儘管《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竭心盡力地諂媚粉絲,對於許多「哈利·波特」粉絲而言這部仍然讓人感到失望。從這部電影中觀眾甚至不難看出羅琳本人的轉變。書寫「哈利·波特」故事時因為出身和性別在英國階級劃分嚴格的社會中備感壓抑的羅琳如今已經功成名就,「哈利·波特」完結後迫切想要轉型,數次更換筆名又忍不住透露那些政治題材、偵探故事男性化的名字不過是她的「馬甲」,但沒有一部能幫她擺脫童書作家的身份。最後她又回到了魔法世界裡,然而最初的創作動力和蓄積的書寫欲望已經消磨殆盡。
在「哈利·波特」系列中觀眾能夠感受到作者對於性別和以血統論劃分階級的態度和觀點,在「神奇動物」系列中議題是失焦的。它似乎想要通過影射甚至在平行時空中建構一個類似的模型討論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上的問題,但問題仍然停留在血統上。血統在「哈利·波特」故事中是階級的象徵,在「神奇動物」中代指的是種族,只是格林德沃的巴黎公墓路演除了花言巧語,沒有給出任何說服觀眾的依據。
同樣缺乏說服力的還有被作者出櫃的鄧布利多。2007年這個重要角色就被作者蓋章是同性戀,然而「哈利·波特系列」七部沒有一星半點與鄧布利多性取向相關的敘述,到了「神奇動物」這股彩虹之力又突然成了粉絲最關心的問題,感情線撲朔迷離,只安排一個德國人在法國用英語演講,讓那星空看得見,讓那火焰看得見,誰也擦不掉他們許下的諾言。
作者羅琳和導演葉茲大概算準了觀眾不會因為電影本身的問題而放棄走進電影院,作者和導演都沒有成長,所以覺得哈利·波特的讀者們也沒有成長,仍然需要不斷把哈利·波特中的蛛絲馬跡牽扯其中才能贏得觀眾,完全沒有試圖在既有魔法世界世界觀的基礎上展開一個新的、更成熟的故事,電影的服裝和特效部分做得更加細緻華麗了,但魔法世界卻不再如原來那般讓人著魔。
本期編輯 周玉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