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38歲名叫王俊的男人:戴著黑框眼鏡、長相酷似謝霆鋒、開公司、出唱片、做潮牌,.......當人們看到以上這些標籤,或許覺得他和現下的普通男人沒有不同。
但是身穿僧侶服,頭頂戒疤,胸前掛戴佛珠,卻是他平時最常的扮相。
沒錯,他不僅是一個普通男人,還是一名在滾滾紅塵中浸潤多年的和尚,他叫釋道心,也被成為「最潮藝僧」和「佛門小謝霆鋒」。
因為曾經一張帶著墨鏡和藍牙耳機,頂著光亮腦袋,酷似香港明星謝霆鋒的照片而一夜之間紅透網絡,自那之後,釋道心漸漸成為了一名「網紅」。
他創辦廬山精舍,多次參加歌手發布會以及演唱會,給雜誌拍攝照片,並在2009年及2010年上了諸多國內外的電視節目,接受眾多媒體的採訪。他非常熱衷於上娛樂節目,因為其帥氣的五官,使得多年來圍繞在他身邊的美女粉絲眾多。
因此,釋道心成為了中國第一時尚禪創始人,中國第一知名藝僧,滿足了人們對於和尚這個始終和大眾隔著一層面紗的人群的好奇。
但同時,他卻又打破了我們對於和尚的一貫認知,他不再只是吃齋念佛,坐禪打鐘,只在寺廟僧院裡接受我們的注視。
釋道心不僅經常上網,還開通了微博,他說:「在微博發文是他的工作,他一天要上十幾個小時的網,他熱愛自己的工作」。而這個工作一做就是十多年,並且他的微博更新得很勤,一天數條那是常態。
2011年,釋道心參加了一檔相親節目,一時之間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和熱議,作為嘉賓,他的話並不多,但是他所在的環境和身份上的對立衝擊足以吸引觀眾的眼球。
在事後的一檔採訪節目中,對於主持人問他去相親節目的理由,他坦率地回道:「樂嘉的性格色彩學就是佛學和心理學,我覺得我說的比他好,我有信心超過他」,他還說:「這類節目就需要特殊的人」。眉宇間散發出來的自信和些許不服讓人們有一剎那的恍惚:他是個和尚?
答案是肯定的,如此說話的釋道心有他自己的僧格:素食、單身、拍照不露點,同時也是他的底線。
生於1982年的釋道心從小一心向佛,喜歡看《西遊記》,扮「唐僧」,一吃肉就吐,愛去寺廟。即使作為普通工薪階層的父母極力反對,但在他17歲時,仍拗不過他的堅持,同意他在廬山東林寺正式剃度出家。
青燈黃卷,晨鐘暮鼓,打掃院落,燒水做飯,這是釋道心在寺院的日常,他不覺得苦和累,他覺得自己回家了。
在做著這些常規工作的同時,釋道心還給寺廟的辦公室做助理,他說,那時候的寺廟就已經有印表機了。
身處佛門的釋道心似乎有一顆不受其約束的心,成為了副主持以後,他漸漸有了「單幹」的想法。有了想法便立即付諸行動,在他入寺四年以後,釋道心果斷放棄寺院的一切前往佛學院求學,也就是在那裡,他知道了網際網路,創立了佛教網站和工作室,並在之後的兩年間參與並組織青少年佛法夏令營。
之後的釋道心還讀了研修班,做了北漂一族,進軍娛樂圈,發展佛教音樂,他的《慈航遠渡》便是一張集多種音樂於一身的佛教音樂專輯。
釋道心的這「一出一入」雖然只有四年,但之後他所做的事都與佛教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拿他的話說:「修行何必拘泥於佛門和塵世,寺廟也不是一開始就有的,我一定要到處行走,以多元化的形式向大眾傳輸佛教文化」。
釋道心的想法還有很多,他想做僧人服裝秀,想做多媒體,裡面的視頻、音樂、雜誌都與佛文化有關。可以見得作為和尚的釋道心是真的很俗,但卻滿心是佛。
無論是從釋道心的外型、言行舉止來看都和他作為和尚的這一身份形成了極大的反差和衝突,同時也給了我們強烈的衝擊感,可是,誰又規定和尚就該什麼樣?
自古以來,我們對和尚的固有印象便是:食素、戒色、不入紅塵,但和尚也是肉身凡胎,在我們跟隨社會和科技同時進步的時候,難道也不該讓和尚發微博,用VR?
濟公作為南宋高僧,嗜酒好肉,行為瘋癲,但卻絲毫不影響他扶危濟平、布施救人的樂善好施,古代僧人千千萬,唯獨他被世人謹記至今,因為他有一顆不拘泥於形式悲天憫人之心。
如今,頂著「佛家小謝霆鋒」稱號的釋道心離他最初成名時已過去十多載,他依然發微博很勤,依然在關注著各種民生問題和社會事件,依然給媽媽做菜,陪著逛超市,但無論一個和尚的外在表現如何,那顆一心向佛的初衷不能丟棄,因為這才是為大眾所真正接受和喜愛的俗世和尚。
因為其身邊總是圍繞著無數美女粉絲,有人會笑著問他:「女兒美不美」,這不就是當年女兒國王問唐僧的話嗎?但是實際上,釋道心雖然和女粉絲相處融洽,但是他也明確表示自己不會還俗,熱愛佛法的他本性是一心向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