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展示檢獲的10支電槍及20支伸縮警棍。
連日來本港多區發生多場暴亂,警方昨日在例行記者會公布,首次檢獲10個由壓縮氣體燃料罐製成的爆炸品,一旦爆炸必定對附近途人和警員造成生命危險,是警方歷來首次檢獲涉及壓縮氣燃料爆炸品。另外,警方亦發現有暴徒使用電槍當街傷害持異見的途人;同時留意有人在網上兜售伸縮警棍,警方昨早假扮買家網購違禁武器,成功檢獲20支伸縮警棍及10支電槍,並拘捕1名男子。
警察公共關系科總警司謝振中昨午在例行記者會表示,旺角前晚又爆發示威衝突,至晚上十一時許,有警員見到一輛密鬥貨車,在旺角警署對開的荔枝角道天橋卸下一堆物品,隨後發現該批物品,竟是10個由壓縮氣體燃料罐(打邊爐Gas樽)製成的爆炸品。
謝振中強調,雖然當時並無被引爆,但一旦爆炸必定對附近途人產生生命危險,是警方歷來首次發現這類爆炸品。
據透露,檢獲的保溫袋內底部,放有沾染易燃液體的棉花或海綿,上面放有一至兩個壓縮氣罐,由於袋內易燃液體不易揮發,點燃後更可令溫度提升及集中燃燒該批爆炸品,所產生的威力比一般爆炸品更強,殺傷力更大,威力恍如小型炸彈,對執勤的警員及市民會造成生命危險。相信有人卸貨後離開,準備由其他人接走,不排除在前晚的示威衝突中使用,幸警方及時發現檢走。謝振中明言警方高度重視此案,已加緊追查。
警方28日晚上首次發現由壓縮氣體燃料罐製成的爆炸品,袋中的棉花已滲滿電油,一旦爆炸威力如小型炸彈。
他又說,前晚(31日)有人在中區一帶,以慶祝萬聖節為名又再次「騎劫」活動,當警方實施人流管制,禁止更多人進入蘭桂坊後,大批人集結在德己立街、史丹利街及大道中一帶,有人叫囂及向警方掟雜物,警方因此在中環不同地方驅散,並施放催淚彈;當晚亦有部分人佔領彌敦道及太子道西一帶,堵路及破壞交通燈以及港鐵站出口,並在多處縱火,更一度阻止消防車駛過。
他在記者會上特別播出一條網上下載的片段,顯示有暴徒午夜後當街襲擊多名相信持不同政見的途人,有人被長傘狂插,更被暴徒用電槍攻擊,最終失去知覺。謝振中直斥暴徒行為難以用言語形容。
高級警司江永祥表示,由10月28日至10月31日,警方共拘捕249人,包括175男74女,涉及非法集結、刑事毀壞、藏有攻擊性武器、襲警、身處非法集結時使用蒙面物品等。在該4日期間,警方共發射催淚彈144發、橡膠彈33發、布袋彈8發和海綿彈5發。
警方展示有暴徒使用疑似電槍攻擊市民的圖片。記者馮俊文攝
謝振中指,警方留意到有人在網上向人兜售違禁武器,西九龍總區刑事部昨早假扮買家網購違禁武器,成功檢獲20支伸縮警棍及10支電槍,並拘捕一名男子。他指出,伸縮警棍為法例訂明的違禁武器,最高刑罰是3年監禁及罰款1萬元,藏有電槍則最高罰款10萬元及監禁14年。
消息稱,有人在facebook兜售國產伸縮警棍,警方「放蛇」聯絡對方,雙方經洽談後,賣家更表明兼賣電槍,標榜美國製造,「放蛇」警表示有意購買二十支伸縮警棍及十支電槍,雙方議價一萬二千元,並相約昨中午在深水埗大坑東邨附近一個遊樂場交收,當賣家按時攜貨出現之際,探員表露身分將他拘捕,並檢獲該批違禁武器。據悉,被捕男子趙X烽,報稱無業,住柴灣漁灣邨,該批電槍已交由軍火專家檢驗性能,警方正調查是否另有同黨及賣家入貨渠道。
一般電槍的電力由二萬至三十萬伏特不等,一旦遭到擊中,一至兩秒內足以令人暈眩無力,十秒內失去抵抗力,如果長時間被高壓電流電擊,更可能灼傷皮膚,最嚴重是引致心臟停頓死亡。而警方昨日行動中檢獲的美國制電槍,開掣後會見到兩支電擊針之間出現強勁電流,適合短距離攻擊,且屬極具殺傷力一款。
被問及萬聖節當晚警方決定於晚上7時30分封閉慶祝熱點蘭桂坊。港島總區高級警司(行動)吳樂俊表示,蘭桂坊於90年代發生過導致多人死亡的「人踩人」慘劇,大家都不想見到再有類似事件發生;當晚警方收到資訊指有人會在蘭桂坊最繁忙時段向警方擲汽油彈,亦見到戴著「V煞」面具的人在裡面叫口號,經風險評估後,在晚上7時20分與蘭桂坊協會溝通後,決定封閉蘭桂坊。
另外,警方在記者會上表示,本周末接獲5宗集會及遊行申請,最後批准兩個分別在中環遮打花園及愛丁堡廣場的集會。至於今日的維園、添馬公園集會及明日由維園至夏愨花園的遊行已發反對通知書。吳樂俊表示,過去數個月的和平集會及遊行,都被示威者騎劫成衝擊行動,包括堵路、投擲硬物、腐蝕性液體、攻擊不同政見市民、破壞商鋪、政府建築物等;情報亦顯示今日會有人作嚴重暴力行為,故警方需要評估其他參與者、記者、警員的人身及財產安全風險。
就一名社工前晚在旺角被警方用警棍打穿頭,謝振中指出,當時是有示威者混入人群,警員當時使用警棍,有一名男子受傷需要送院治理。行動中,警方拘捕一名涉嫌阻礙警員執行職務的18歲男子。
謝振中強調,警方無意或不會故意針對任何職業人士,但在混亂中,警員難以做到清晰分辨每個人的角色。他又指,過去有自稱社工的人士以守護年輕人為名,手牽手組人鏈阻礙警方執法,批評是包庇、縱容犯罪者的行為,有機會構成阻差辦公。他認為社工應以保護年輕人為首要,勸喻年輕人儘快離開危險地方。(香港商報記者 周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