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愛牙日
2020年9月20日是第32個「全國愛牙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疾控局發布關於開展2020年「全國愛牙日」的宣傳主題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副主題是「均衡飲食限糖減酸 潔白牙齒燦爛微笑」,以口腔健康與全身健康的關係為切入點,加大口腔健康科普宣傳力度,提高群眾口腔健康素養水平,營造有利於口腔健康的良好社會氛圍。
據中華醫學會調查結果顯示
我國45歲以上中老年人79%存在缺牙現象
超過90%以上公民有
牙齒不齊、齲齒、牙周病口腔問題
其中12歲兒童的恆牙患齲概率達到29%
牙頜畸形發病率恆牙期為72.92%
70歲以上的老年人
許多都處在缺牙甚至無牙狀態
而種植牙、牙齒矯正、鑲牙、
烤瓷牙等項目尚未納入醫保報銷範圍
為幫助淄博市民解決看牙問題
值此全國愛牙日來臨之際
淄博口腔醫院看牙補貼政策正式發布
免費檢查、定向補貼
讓你吃香喝辣
再也不用擔心牙齒問題
種植牙是什麼?
那麼,種植牙到底是什麼?
怎麼種?
該不會是種下牙齒的種子等待收穫吧?
你真的了解種植牙嗎?
當今,種植牙以媲美真牙越來越受到缺牙患者的歡迎,這種「新潮」的種植牙是以「骨結合」理論為依據,通過植入種植體與頜骨的結合,加以上部冠的修復,用以恢復我們人類的牙齒美觀和咀嚼,發音等功能的一種最接近人類真牙的修複方式,被稱為「人類的第三副牙齒」。它已經得到了50多年的臨床驗證,成為了一種相當成熟的修復技術。
然而這位「新潮兒」早在4000年前的中國、2500年前的瑪雅、2000年前的埃及就已經有使用動物牙、金屬材料等替代缺失牙的記載。因僅美觀而不具有功能被戲稱為第一代種植牙。
第二代種植牙自公元1100年Alabucasim首先使用外科植入技術進行牙移植和再植,此法一度流行於歐洲國家的上流階層。但這些種植牙往往因高失敗率和導致傳染病的傳播而終結。
20世紀中期瑞典人Brnemark試驗中偶然發現「骨結合」理論,奠定了現代口腔種植學的基礎,1969年,第一顆「骨結合式人工種植牙」被植入並成功修復。被公認為世界口腔醫學領域的最具突破性的革命,實現了第三代種植牙的革新,當今的「新潮兒」就此誕生了。
現今的種植修復技術已經成為了一項非常完善且有臨床依據可循的口腔缺失牙修復技術,並在未來的幾十年中充當最主要的修複方式。技術與研究方向不斷展現,從簡約到高度複雜,從百分之幾的成功率到99%的成功率,「新潮兒」已經完善和成熟了。
這位「新潮兒」在中國也走過了不平凡的道路,自國內第一顆種植體在四川華西大學應用於臨床已經走過了30多年的道路。現有的種植體的選擇和種植技術革新已與世界同步,而價格上遠遠低於相同種植體和相同技術的收費標準。但同樣也存在一些發展中的不足,比如總體技術水平參差不齊,商業模式盛行,以次充好,以過低的價格誤導患者等情況盛行。這些隨著技術行業規範的完善,人們對種植知識認識的加強以及與國際技術的同步,會得到糾正和規範。
作為我們患者如何去看待這樣成熟的「新潮」技術呢?它的「新潮」是指已經完善地成為了牙齒缺失最佳的修複方式,並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會成為最主要的修複方式,引領口腔修復領域的發展。因此我們在與其相會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認識它的同時也要有所選擇,對醫生的選擇,對種植體的選擇,只有我們充分認清了它合理存在的意義,才能更好地為我們人類的健康服務。
張群 口腔醫院院長助理 口腔種植中心主任碩士研究生 口腔主治醫師
中華口腔醫學會會員 國際種植牙專科醫師學會(ICOI)會員 山東省口腔醫學會種植專委會委員 山東省口腔醫學會雷射專委會委員 淄博市口腔醫學會理事 淄博市口腔醫學會種植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淄博市醫學會口腔專委會委員
具有瑞典、瑞士、德國、美國、韓國、以色列等國際十餘種種植系統的種植手術操作經驗,年種植量千餘顆。上萬例的種植手術臨床經驗,率先並成熟開展了on-lay植骨、上頜竇內外提升術、骨劈開術、前牙美學修復技術、All-on-four技術、PRP/PRF技術等國際複雜種植手術。
信息來源:張店區第二人民醫院
【來源:張店衛生健康】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