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最終的調查真相需要等待警方進一步公布信息。
早在23號有人爆料遊族網絡董事長林奇被人投毒謀殺,僅過去兩天這一爆料便神奇「應驗」林奇在本月25日離世。目前,案件並未有更大進展,但吃瓜群眾並沒有閒著,對於「怎麼投毒」「投什麼毒」「投毒怎麼不被發現」絞盡腦汁。
在七嘴八舌的議論中,陳年普洱脫穎而出,排在「毒藥」榜單的前幾名。普洱原本名聲在外,是健康養生的座上賓、走親訪友的伴手禮、生意場上的助力器,品質好的普洱動輒上千上萬。不曾想到資本市場遊歷一圈,倒成了刑事案件的「嫌疑物」,百萬茶農飛來橫「鍋」。
不過一周,眾說紛紜,議論層出不窮。小說電視劇裡的商戰最多收購,搶股權,設計商業陷阱,但現實版的商戰風雲投毒,搶文件,綁架等段位更高,可真真的藝術源於生活,老闆也成了高風險工種。
網絡上想像出來的本子也越來越豐滿了:嫌疑人隔三岔五就找林奇喝茶,他們邊談三體,邊喝嫌疑人準備好的普洱。
林奇興許也還誇了一波,口齒生香,沁人心脾,好茶好茶。實則,每每望著林奇抿茶、咽茶,嫌疑人內心就暗爽了起來,因為他覺得林奇很傻,不知道自己大難臨頭,死期將至。這都是報應,你應得的,嫌疑人內心OS道。
林奇沒有注意到,這入口柔順,清香撲鼻的普洱竟然是慢性毒藥。嫌疑人沒有扎小人,也沒有偽造車禍,也沒有約林奇去「爬山」,而是不知道從哪聽來的小道消息,說陳年普洱可以毒死人,他就瘋狂讓林奇喝茶,就這樣把林奇喝「沒了」。
終於,在25號這天,他如願了,可他也進了派出所,準備品嘗鐵門鐵窗鐵鎖鏈的滋味……
在這個本子何等精美的宣揚下,陳年普洱火了。
領導怕被員工下毒,員工被PUA準備反撲,茶商生怕自己普洱壓倉,老百姓怕送禮,送著送著把人送沒了。
於是,一場上到領導,下到員工,左到朋友圈茶商,右到忙於送禮老百姓的全民大猜想就這樣鋪天蓋地地上演了。
「喝茶嗎?」
「喝。」
「喝啥?」
「普洱。」
「放了多久?」
「……」
「我是不是哪裡得罪你了」
這樣的對話,網際網路吃瓜群眾都說厭了。於是,本著為廣大領導分憂,為員工探路,為茶商正名,為打工人排雷的好心,小編拿著小本本找到多位資深茶行專業人士一探究竟,一番唇槍舌戰之後,專家,茶商,愛好者給出了答案:陳年普洱不會毒死人,除非蓄意謀殺。
按理說,普洱茶由於具有降脂、降糖、抗氧化、抗腫瘤、抗菌、消炎、抗病毒等多種藥理活性。但網傳林奇被陳年普洱害死是因為普洱茶中含有黃麴黴素,喝了會導致癌症和急性毒性。
同樣最近幾年,陳年普洱的價格也越炒越高,送禮、品鑑對對此趨之若鶩,難道這東西和酒一樣,時間越長味道越醇??
據資料顯示,普洱茶屬後發酵茶,是以茶葉為營養基,通過黑曲菌,根黴毛黴、酵母菌等真菌的孢子和菌絲體,在適宜的溫度和溼度條件下,產生黃酮類、兒茶素類、芬酸類、黃烷醇聚合物、嘌呤類生物鹼、可水解鞣質等活性成分,所以陳年普洱有「越陳越香」的特點。
電商銷售平臺,到處可見這種高昂價格的普洱茶,陳年普洱的年份越長價格還越高,商家似乎在用這種方式來向消費者展示他們的「匠心」。
如此昂貴的價格是否就比一般的普洱新茶好呢,想必大家心裡都有這一疑惑。本著求實,不懂就要問的原則,小編諮詢了賣家。
這小編見了都得叫聲「哥」、92年的陳年普洱,會比新茶好嗎?賣家的回覆竟然是「看個人口感」!(小編內心OS:口感看個人,那價格也可以看個人麼)
對大家關心的陳年普洱黃麴黴素超標這一問題,買家表示乾燥,無異味,避光就能長期保存。(小編OS:那我怎麼知道我買到的是保存得好還是不好)
這一句「難怪」難道是在欺負小編不懂行?
事實上,普洱茶年份越久價格就越高本身就是個偽命題。「陳年」也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不管什麼事能都和他扯上關係。而且好像和他一扯上關係就身價倍增,比如「陳年老酒,陳年普洱,陳年桔皮,陳年火腿」。
普洱老茶價格上漲的因素有很多,有品質比較好的產地,同批次普洱茶存貨減少導致固定消費滿足不了而導致價格上漲;有因為價格槓桿的變動帶來的提價;也有因為人為炒作抬高價格所導致……
很多消費者對「陳年」產品的需求本質上就是交了「智商稅」,可能大家對陳年商品熱衷的本質還是對長生不老的執念吧。(小編童年時期《西遊記》觀後感)
一個自稱愛喝新茶怕喝老茶的大叔說的一句話,讓我覺得有點意思:「我不怎麼懂茶,但會揣測茶葉商的銷售技巧,不忽悠怎麼能賣出高價?如果不說陳茶的好,新茶當年賣不出去,豈不都要扔掉?雲南那天氣,發黴受潮也很容易吧?另外你想想,陳年普洱殺人這個梗是怎麼出來的啊,有沒有道理?」
而對於林奇中毒離世案中,陳年普洱的重大嫌疑,有茶商告訴小編,「如果只是正常的普通的陳年普洱,或者是說質量比較差的陳年普洱,也是毒不死人的,你理解這個意思嗎?只是會讓你的身體不健康。」
專家說,「茶葉是在食品的門類裡面,所以他第一要務就是考慮的是食品安全問題,其次才是說它的原料。很多消費者在購買的時候可能會優先考慮這些因素。」
據業界資深人士說,普洱茶是受很多真菌等微生物的作用進行發酵的,確實在普洱茶渥堆發酵中出現黃麴黴菌,它會與黑麴黴等黴菌參與普洱茶的講解和轉化。
然而黃麴黴菌並不代表就一定有黃麴黴素,實際上普洱茶的生產過程並不利於黃麴黴毒素的產生。「政府會定期對普洱進行抽查檢測,只要是正規的普洱茶經過抽檢是很難超出國家標準的。」
陳年普洱沒有想像空間了,但商戰劇本有的是。網絡上已經有了新的劇情:嫌疑人畫面把劇毒摻雜到陳年普洱裡,林喝了一陣都沒發覺,最終身體不適去就醫,但因為自己都沒察覺咋回事,耽誤了最佳救治時間。
2020年12月25日,聖誕節,林奇卒,享年39歲。這一天,很多人不敢喝普洱,喝了,也不喝陳年的。
(註:圖片源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