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故事與憨人——書評|《聊齋·嬰寧》

2020-12-23 一點藝思

《聊齋》之名,用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來形容,大概不算過分。

但大多數人只看到《聊齋》獵奇的那一面,這是很可惜的。

以今天的文學視角來看,這部大名鼎鼎的文言短篇小說集的確屬於類型文學,拿它和武俠、懸疑、科幻等相提並論並非空穴來風。有人就說今日之《鬼故事》,所承也是《聊齋》一脈。其實歷史上對這種類型文學也有專門的提法,魯迅先生在他的《中國小說史略》中說:

「清蒲松齡作《聊齋志異》,亦頗學唐人傳奇文字,而立意則近於六朝之志怪,其時鮮見古書,故讀者詫為新穎,盛行於時,至今不絕。」

尋其緣由,則有「中國本信巫,秦漢以來,神仙之說盛行,漢末又大暢巫風,而鬼道愈熾;會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漸見流傳。凡此,皆張皇鬼神,稱道靈異,故自晉迄隋,特多鬼神志怪之書」的說法。這就是「志怪小說」對這種類型文學的定義——顧名思義,記錄的卻也正是鬼神靈異的故事。從先秦《山海經》開始,這類文學的歷史發展了數千年,到了清《聊齋》終成碩果。

同樣都是寫「子不語」之怪力亂神的傳統儒家文化異類,這部短篇小說集之所以能成為志怪小說的集大成之作,連魯迅先生都為其背書,原因在於,體裁大可類似,但決定故事高度的,始終是寫故事的人。

同樣都是聊奇聞異事、村野八卦,今日之《鬼故事》則成地攤文學(誰知地攤文學這種形式都將作古了!)為主流文學所不齒,在於蒲留仙筆下之「鬼」,不僅不作為駭人工具而存在,通常還可愛賽過大活人呢!

其中第一等可愛之「鬼」,嬰寧當仁不讓。

《嬰寧》是一篇天真的小說。小說能夠天真,多半在於人物的天真。那麼蒲松齡到底寫了一個什麼樣的「女鬼」呢?

在故事的開頭,照例有些套路地搬弄了書生美女邂逅的橋段,這屬於引子,於人物影響不大,就不多說了,只說嬰寧最後說的一句話:

「個兒郎目灼灼似賊!」遺花地上,笑語自去。

這話說得半文半白,大致就是說這小子賊眉鼠眼的老盯著人家看。因為俏皮到活靈活現,所以讀者看到這一句的時候仿佛真的聽見嬰寧在說話一樣。爾後,「笑語自去」,這是讀者見證嬰寧之「愛笑」的開始。

《嬰寧》的篇幅在《聊齋志異》中算是比較長的。在嬰寧的第二次出場前,蒲松齡還寫了一大段王子服如何在見嬰寧一笑後害了相思病的故事。嬰寧第一次出場時是「拈梅花一枝」,那是上元節的時令花,到了第二回,已是春天了,此時蒲松齡借王子服的視角,看到的嬰寧則是「一女郎由東而西,執杏花一朵,俯首自簪」。於是蒲松齡筆鋒一轉,為讀者見證嬰寧之「愛花」開闢了一小條岔路。文中有:

「見門內白石砌路,夾道紅花,片片墮階上;曲折而西,又啟一關,豆棚花架滿庭中。……至舍後,果有園半畝,細草鋪氈,楊花糝徑;有草舍三楹,花木四合其所。……而愛花成癖,物色遍戚黨;竊典金釵,購佳種,數月,階砌藩溷,無非花者。」

這些都是對嬰寧愛花的書寫。

但更重的筆墨還是在「愛笑」上。對於嬰寧的愛笑,蒲松齡可謂絞盡了腦汁,每每寫笑皆不重複,有「隱有笑聲」、「嗤嗤笑不已」、「猶掩其口,笑不可遏」、「至門外,笑聲始縱」、「見生來,狂笑欲墮」、「且下且笑,不能自止」、「但聞室中吃吃皆嬰寧笑聲」、「女猶濃笑不顧」、「翻然遽入,放聲大笑」、「笑極不能俯仰」等多種寫法,想學寫笑的,可找蒲老師。

至此,嬰寧的形象已非常鮮明了:一為愛笑,二為愛花。蒲松齡在整篇小說中斷斷續續地對其反覆渲染,實在也營造出一種貫穿全篇的詩意象徵。愛笑,象徵著嬰寧天真無邪、無拘無束的生命哲學;愛花,則象徵著嬰寧對自然和美的生命追求。

笑和花,因此也成為嬰寧的代名詞。蒲松齡筆下的這個人物,或許是中國古代最愛笑、愛花的一個奇女子了,她是那樣天真爛漫、不諳世事,覺得世間皆為美好,因而笑聲不已。在嬰寧未被王子服帶入人間社會之前,蒲松齡通過一段優美的環境描寫和一段讓人忍俊不禁的語言描寫,勾勒了一個被自然和美簇擁的嬰寧,和一個不受封建禮教束縛、追求人性解放的嬰寧。

「亂山合沓,空翠爽肌,寂無行人,止有鳥道。遙望谷底,叢花亂樹中,隱隱有小裡落。下山入村,見舍宇無多,皆茅屋,而意甚修雅。北向一家,門前皆絲柳,牆內桃杏尤繁,間以修竹;野鳥格磔其中。」

這裡寫的是嬰寧居住的環境,如此清雅悠然。而之後讓人忍俊不禁的對話也只有在這樣毫無雜質的環境裡才有可能發生。

「生俟其笑歇,乃出袖中花示之。女接之,曰:『枯矣。何留之?』曰:『此上元妹子所遺,故存之。』問:『存之何意?』曰:『以示相愛不忘也。……』女曰,『此大細事! 至戚何所靳惜?待郎行時,園中花,當喚老奴來,折一巨捆負送之。』生曰:『妹子痴耶?』女曰:『何便是痴?』生曰:『我非愛花,愛捻花之人耳。』女曰:『葭莩之情,愛何待言。』 生曰:『我所謂愛,非瓜葛之愛,乃夫妻之愛。』女曰:『有以異乎?』曰:『夜共枕席耳。』女俯思良久,曰:『我不慣與生人睡。』」

這段對話寫得極為生動,人物的語氣、神態、心理躍然紙上,令讀者會心一笑。兩人對話未完,「婢潛至,生惶恐遁去」。見母,母問「何往?」嬰寧回答在「園中共話」。母責問「有何長言,周遮乃爾?」她竟無所顧忌地回答:「大哥欲我共寢。」當王子服責備她不能把這話說出來,她卻問:「適此語不應說耶?」王子服說這是背著人說的話,嬰寧毫不客氣:「背他人,豈得背老母?且寢處亦常事,何諱之?」如果你細想,嬰寧說的話好像也確實有其道理,但這樣的道理之所以不被認可,是因為對以王子服為代表的世俗來說這實在有悖於人之常情。讀者對於這樣的對話感受到妙不可言,卻令當事人哭笑不得:「生恨其痴,無術可以悟之。」

光是這樣一個有著人性解放意義的嬰寧,就足以可以讓蒲松齡筆下的文學人物萌發光輝的女性主義意識了。《聊齋》之為《聊齋》,就在於鬼故事也可以有偉大的思想內核。此後,愛笑、愛花、個性解放的女性形象,還將進入到另一個偉大的文本中,那便是曹雪芹的《紅樓夢》。當然,那是另外的話題,此處不再贅述。

正因嬰寧愛笑、愛花讓讀者印象深刻,才導致王子服帶她歸家後遭遇社會打擊由愛笑變為不笑甚至哭泣的心路歷程更顯悲劇意義。其實在嬰寧初入人世的一開始,嬰寧還是可以保持自己愛笑的天性的,儘管王子服母親因種種跡象「疑其為鬼」,倒也不算特別忌諱,只不過還是會試圖以世俗禮教規範她,但總得算是比較包容開放了。但離開任嬰寧放飛天性的大自然久了,難免就要遇到人世教條的扭曲——「西人子」案,就是嬰寧天性遭致扭曲的轉折點。因為嬰寧的「不避而笑」,在自然界是天性的流露,無傷大雅;可在人世社會,卻成了招來誤解、造成麻煩的導火索。「笑」這個意象,由此徹底被打入了冷宮。

「由是竟不復笑,雖故逗之,亦終不笑;然竟日未嘗有戚容。」

嬰寧不再笑,且一度整天沒有了情緒。在最後的段落中,嬰寧終於悲情外現,由「零涕」「哽咽」進而到「撫哭哀痛」,為自己作為一個狐女的身世畫了一個悲涼的句點。而蒲松齡無疑也是心痛之人,嬰寧笑聲消失甚至轉為哭泣的遭遇,無疑是蒲松齡對其人生理想的一次幻滅

好在蒲松齡在故事的結尾又設計了一個令人拍案叫絕的細節:

「女逾年生一子,在懷抱中,不畏生人,見人輒笑,亦大有母風雲。」

這是作者有意為之、獨具匠心的神來之筆,他的溫暖之處在於悲涼的故事之外,終於也要給人留下一點希望。天性雖然會被社會現實束縛甚至扭曲,但好在天性中美好的部分始終還是會一代代傳下去,精神不滅,「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嬰寧》是一篇情節淡化、人物立體的小說,讀完這個故事,如果不是像我這樣逐字逐句解析,通常不會清楚記得到底發生過什麼(何況情節的串聯意義也的確不大),但對於嬰寧這個人物,卻是任誰都會難以忘懷的。在故事收尾,蒲松齡化身「異史氏」登場的評論中,他毫不掩飾自己對於嬰寧的喜愛和讚美,近乎寵溺地稱其為「我嬰寧」,儼然一派自己人的樣子:

「觀其孜孜憨笑,似全無心肝者。而牆下惡作劇,其黠孰甚焉。至悽戀鬼母,反笑為哭,我嬰寧殆隱於笑者矣。竊聞山中有草,名『笑矣乎』,嗅之則笑不可止。房中植此一種,則合歡忘憂,並無顏色矣。若解語花,正嫌其作態耳。」

嬰寧就是那株來自山中的「笑矣乎」,是人世間任何裝模作樣的解語花都無法取代的「貴乎天然」,也是蒲松齡心中對自然美好天下的理想化身。

蒲松齡說嬰寧的笑是「憨笑」,而在閩南語中恰好也有個詞叫作「憨人」,意為樸實、天真到近乎有些呆、傻的痴人。嬰寧,顯然也是這樣一個憨人。但嬰寧之憨,讓人覺得可愛至極,因為這實在是一種超越了庸俗人生的令人徒生羨慕而不得的「憨」。

「其為物,無不將也,無不迎也;無不毀也,無不成也,其名攖寧。攖寧也者,攖而後寧者也。」

「嬰寧」之名,正取自《莊子》中的上面一段話。蒲松齡極力讚美嬰寧的天真憨痴,所表達的是他對老莊人生哲學中崇尚復歸自然天性的嚮往。

所以,真正好的鬼故事,從來不是在講「死」的事情,而恰恰是在探索如何「生」。一生鬱郁不得志的蒲松齡在《嬰寧》篇中寄寓了自己對人類生存狀態的一種思索,正因嬰寧的存在,他才得以片刻達到超凡脫俗之精神境界。這種突然的自由、自在、自我,是這個鬼故事,也是蒲松齡帶給如我輩後人的無限力量。

書評人:李凡,筆名凡高,媒體人、專欄作家,奶酪假說UP主,一點藝思自媒體練習生。

相關焦點

  • 聊齋:嬰寧
    系列文:(點擊藍字即可跳轉)聊齋:葛巾(上)聊齋:葛巾(下)聊齋:畫皮聊齋:噴水聊齋:顏氏聊齋:花姑子聊齋:姐妹易嫁聊齋:木雕美人聊齋:羅剎海市(上)聊齋:羅剎海市(下)聊齋:冤獄聊齋:蓮香聊齋:小翠聊齋:小謝聊齋:胭脂聊齋:妖術1九月的青田街,花天錦地。
  • 嬰寧:《聊齋志異》最美麗的故事
    王母懷疑嬰寧也是鬼,便進去將吳生的尋訪結果告訴嬰寧,嬰寧一點也不害怕;王母又憐惜她沒有家,嬰寧卻一點也不悲傷,整天只是憨笑,眾人都猜不透她。王母叫她和自己的小女兒一塊住。嬰寧每天早晨都來請安,做的針線活,精巧無比。只是好笑,誰也禁不住。她的笑,雖然狂放,但不損美,眾人都愛看她笑。鄰居的姑娘媳婦,爭著結交她。王母選了個好日子,要為兒子和嬰寧成親,但終究還是怕嬰寧是鬼。
  • 姐姐說《聊齋》之《嬰寧》——多情卻被無情惱
    有人說她是「最美《聊齋》女郎」,因為她至真,至純,至美。這樣的嬰寧,註定不為世俗所容,和小人魚一樣,她離開桃源一般的山林,來到人世,嫁給一個人,她放棄的,是她最美的笑容。子服在姨家住了一晚,次日,閒來無事,他想起秦氏說房子後面有個幽靜的小園,便想去看一看。
  • 幻書啟世錄聊齋志異嬰寧陣容搭配方法 很多玩家都會選擇嬰寧去開局
    幻書啟世錄聊齋志異嬰寧陣容搭配方法 很多玩家都會選擇嬰寧去開局時間:2020-12-23 10:51   來源:MyPrice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幻書啟世錄聊齋志異嬰寧陣容搭配方法 很多玩家都會選擇嬰寧去開局 幻書啟世錄遊戲中的聊齋志異嬰寧是一個非常強力的金卡,很多玩家都會選擇嬰寧去開局
  • 聊齋故事:最愛笑的嬰寧,純真無邪,痴憨表象下隱藏的機智(下)
    上回說到王子服告白嬰寧,嬰寧卻不解其意,還讓王子服窘迫地想找個地縫鑽進去,故事下文如何,咱們接著往下看吧~話說剛吃完飯,王家僕人牽著兩頭驢子找來了。原來王母擔心兒子,村裡村外找遍,不見兒子蹤影,吳生想起以前說的話,跟姑姑一說,就派僕人沿著西南方向尋找。
  • 嬰寧:《聊齋》裡最美的女子,堪稱一笑傾城,蒲松齡心中的女神
    ‌一、嬰寧: 《聊齋》裡最美的女子,堪稱一笑傾城話說在山東一代,有一個書生名叫王子服,此人聰明絕頂,頗有前途,卻在一次郊遊的時候,遇到了一名美麗女子
  • 用鬧劇的三個特點分析電影《大夢聊齋之嬰寧》
    但是對於演員來說,有熱度無疑是一件好事,趁著「林有有」的熱度還未散去,由張月主演的古裝玄幻電影《大夢聊齋之嬰寧》(以下簡稱《大夢聊齋》)上線了。該電影只是一部小成本網絡電影,可以說除了「林有有」之外毫無看點,但是單憑「林有有」這一個看點,也足以讓該電影收穫無數的觀眾。
  • 《聊齋》的「鬼狐花妖」為什麼備受喜愛?
    《聊齋志異》屬於志怪類小說,在中國文學史上,《聊齋志異》並非志怪類文學的開山之作,但是,《聊齋志異》的深度和廣度,在志怪文學史上,稱得上前無古人。並且,從魏晉到明朝,志怪小說雖然體量很大,但是不論人物刻畫還是故事性方面,總體上給人一種荒誕、簡略的感覺,而且,在思想性方面,也難以和《聊齋志異》相提並論。這些,也都奠定了《聊齋志異》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 「聊齋新編四部曲」(《聊齋新編之畫皮人》《聊齋新編之嬰寧》《聊齋新編之辛十四娘》《聊齋新編之鴉頭》開機
    10月20日,聊齋系列院線電影「聊齋新編四部曲」(《聊齋新編之畫皮人》《聊齋新編之嬰寧》《聊齋新編之辛十四娘》《聊齋新編之鴉頭》)在象山影視城開機。電影由尹波執導,無限精彩(無錫)影業公司,安徽澤深影業出品,此次從全新的角度出發,打破觀眾對聊齋的傳統印象,演繹不一樣的聊齋故事。
  • 聊齋志異——嬰寧
    至悽戀鬼母,反笑為哭,我嬰寧殆隱於笑者矣110。竊聞山中有草,名「笑矣乎」,嗅之則笑不可止。房中植此一種,則合歡忘憂111,並無顏色矣。若解語花,正嫌其作態耳112。詞句注釋1.莒(jǔ):古國名,今山東莒縣一帶。羅店為其縣一地名。2.泮(pàn):即泮宮,此指地方官辦的學館。入泮,即考取秀才,得以進縣學讀書。3.聘:指訂婚。夭:夭折,早死。凰:傳說中鳳凰的雌者。
  • 《大夢聊齋》導演,不要再惡搞經典,請把「聊齋」二字去掉
    》在原著《聊齋志異》中《嬰寧》篇,王子服路遇容貌絕世、笑容可掬的嬰寧後,患了相思病,茶飯不思。》中嬰寧,嬰寧為秦氏在世時所生,秦氏死後成為鬼母,把嬰寧撫養長大。幹鐵錘原先喜歡王子服,王子服為了尋找幹鐵錘魂魄而找到嬰寧,幹鐵錘為了擺脫了嬰寧的獸性抗爭過。最終嬰寧over,幹鐵錘與王子服終於修成正果。嬰寧為了維持人形,誘惑男人、再要人命。電影中硬加一個女漢子幹鐵錘,成為幹鐵錘和王子服的愛情故事。
  • 張月《三十而已》飾演林有有,《大夢聊齋之嬰寧》唯美古裝劇照
    《大夢聊齋之嬰寧》由黃嘉鑫、張月領銜主演,此次編劇兼導演張凱是截取《聊齋志異》卷二的故事《嬰寧》。該片主要講述的是&34;與&34;悽美的鬼神愛情故事。
  • 從《美人皮》說起,淺談聊齋故事經久不衰的魅力
    說到聊齋,簡直是小時候的噩夢。我到現在還記得電視的主題曲,「你也說聊齋,我也說聊齋,喜怒哀樂一起那個都到心頭來,鬼也不是那鬼,怪也不是那怪,牛鬼蛇神它倒比正人君子更可愛……」那還是1988年播出的聊齋電視劇,兒時的記憶有點模糊,但記得裡面有很多驚悚的鏡頭:人身獸臉的怪物,所到之處,牆都倒塌了。
  • 網絡電影《大夢聊齋》,看完犯了尷尬症
    清初小說家蒲松齡所著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歷來被視為小說中的翹楚,享有「空前絕後」的美譽。書中描寫最多的是人鬼或人狐之間的悽美戀情,其中有不少題材被搬上屏幕成為經典,如《倩女幽魂》、《畫皮》、《花姑子》等等。
  • 《聊齋志異》:精靈成精報恩的故事,是蒲松齡和妻子的寫照?
    他創作的文言文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是公認為中國古代文言短篇小說中成就最高。多年孜孜不倦的寫作、讀書生涯,而不得官位的生活經歷,使得一身書卷氣的蒲松齡閱盡繁華,看透世事滄桑。晚年的蒲松齡索性自己擺個茶攤,請來往的行人免費喝茶,只求能給其講述個民間傳奇故事。就在這種堅持下,蒲松齡結合自己對人生的感悟,查閱歷史記載,終於寫出了震驚中外的巨著《聊齋志異》。
  • 聊齋系列電影開機 全新演繹聊齋故事 - 即時新聞 - 華聲娛樂...
    同樣的故事,不同的演繹。 11月20日,聊齋系列院線電影「聊齋新編四部曲」(《聊齋新編之畫皮人》《聊齋新編之嬰寧》《聊齋新編之辛十四娘》《聊齋新編之鴉頭》)在象山影視城開機。電影由尹波執導,無限精彩(無錫)影業公司,安徽澤深影業出品,此次從全新的角度出發,打破觀眾對聊齋的傳統印象,演繹不一樣的聊齋故事。
  • 《大夢聊齋》「林有有」好演技撐不起爛劇情,露腿吸睛有多少流量
    由《聊齋志異》中《嬰寧》故事改編的《大夢聊齋》於今日在網絡上映。在熱播劇《三十而已》中,飾演「茶藝師」林有有的張月,在《大夢聊齋》擔任女主角嬰寧。嬰寧嫵媚漂亮,走起路來,搖曳生姿,更、更、更重要的是,嬰寧全片露腿。
  • 電影「聊齋新編四部曲」開機 聊齋故事再登上銀幕
    1905電影網訊日前,聊齋系列院線電影「聊齋新編四部曲」即《聊齋新編之畫皮人》《聊齋新編之嬰寧》《聊齋新編之辛十四娘》《聊齋新編之鴉頭》在象山影視城開機。聊齋系列作為全民皆知的經典IP自然備受關注,而在聊齋系列電影中飾演男主角的周宇鵬也非常令人期待。此次在聊齋系列院線電影中,周宇鵬將出演《聊齋新編之畫皮人》中的王生以及《聊齋新編之嬰寧》中的王子服。《聊齋新編之畫皮人》中,周宇鵬飾演男主角王生,承擔著與狐妖的大部分對手戲。而在《聊齋新編之嬰寧》中,由他飾演的王子服也和以往的書生形象有很大不同,將會讓現代年輕男女更有情感共鳴點。
  • 《大夢聊齋》「林有有」出演嬰寧,身為女主卻活不過20分鐘
    由於《三十而已》和林有有的大火,張月主演的網絡電影《大夢聊齋《大夢聊齋》拍攝於2017年,殺青將近三年卻遲遲沒有上映。如今《三十而已》剛播完它就上映了,有點蹭熱度的嫌疑。這個策略無疑是成功,很多網友都是衝著林有有和張月的名頭而看的電影。至於男主黃宥天、李欣澤,大多數人根本就不認識。
  • 知人知面不知心,《聊齋志異》裡的畫皮故事居然是個恐怖片?
    由於影視作品改編的深入人心,畫皮篇也算大家比較熟悉的聊齋故事了。不過影視中大多側重呈現愛情方面的糾葛,許多人不知《畫皮》其實是聊齋中形形色色的鬼中非常兇猛可怖的一篇哦,且非常極具教育和諷刺意義。今天的故事可能會有些許引起不適,但是嬰寧還是想儘量給大家還原一下原著的情節,友情提示請勿在吃飯時觀看~【靈將登場】「我的面容,是不是很美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