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上海流感患兒明顯減少!戴口罩、勤洗手,專家還提醒了這些……

2020-12-27 話匣子

還記得前些年的秋冬季

上海各大醫院兒科門急診「座無虛席」

咳嗽聲此起彼伏

……

醫院有時候還要啟動應急機制

2017年資料照片

今年不一樣了!

上海多家醫院的門診量統計顯示

和往年相比

今年流感患兒明顯減少!

今年兒童醫院呼吸科門診

去年此時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

日均門診量最高達8600餘人次

最高峰的一天甚至達到

9700餘人次

主要以甲流、乙流

輪狀病毒腸炎、過敏性鼻炎為主

涉及呼吸科、消化科等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

門診量最高達到6500人次

上海市兒童醫院單日門急診量

一度突破9000人次大關!

2019年12月17日,上海新華醫院兒科門急診大廳

今年自進入冬季以來

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發病率卻明顯下降

在上海各大兒科醫院

因為呼吸道疾病就診的患兒

大多下降三成左右!

這和大家在疫情期間

養成的良好習慣

有很大關係!

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

防護意識的增強

也讓流感患兒大幅減少

今年兒童醫院呼吸科門診就診時都自覺佩戴口罩

去年12月新華醫院兒科門急診大樓3樓輸液處無一人佩戴口罩

不要緊,只是普通感冒。

在上海市兒童醫院呼吸科候診區內,媽媽王女士正帶著五歲的兒子就診。儘管也有人排著隊,但顯然安靜有序多了。王女士感覺今年明顯不一樣了。

去年這個時候,已經進入流感就診高峰期,醫院都會排起長長的隊伍,有時候要等上四五個小時。

記者走訪各大醫院候診區看到

無論是前來就診的患兒還是家長

基本全程佩戴著口罩

上海仁愛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範亞可

兒科呼吸道門急診量下降了,很大原因是今年疫情常態化防控下,人們的防護意識提升了,集聚減少了。另外,市民接種流感疫苗意識也提升了,特別是老人和小孩。

普通市民接種流感疫苗的自覺性

比往年明顯提升

這對預防流感起到了

有效的預防效果

疫情發生以後

「戴口罩、勤洗手」

已經逐漸成為大家的自覺行動

上海仁愛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範亞可

現在,孩子們到公共場所或去醫院就診,大多是戴口罩的,交叉感染機率減少了,病源自然少了。佩戴口罩,不僅是防控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也是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有效手段。當然,除了佩戴口罩,還要儘量減少外出,少去人群集聚處,適度運動提高免疫力。

冬季依然是流感等呼吸道疾病

高發季謹防冷空氣「返潮」

目前新冠疫情防控面臨著「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和「人」「物」同防的壓力。專家提醒,在冬季新冠疫情常態化防控下,一刻都不能鬆懈,在公共場所佩戴口罩,注意呼吸道禮儀,要成為常態。尤其是進入電梯等密閉空間的時候,一定要戴好口罩。一旦出現發熱、咳嗽等流感樣症狀,應及時就醫、主動隔離,減少與家庭成員和同事等近距離接觸,避免傳染他人。

據天氣預報顯示,最近天氣變化快,元旦前後還要謹防一波冷空氣「返潮」,請大家注意及時增減衣物,防止著涼。

-本文完-

版權聲明:轉載前請聯繫後臺授權

相關焦點

  • 今冬,流感患兒明顯減少,專家提醒還要注意這些方面……
    央廣網上海12月25日消息(記者楊靜)往年,一進入秋冬季,滬上各大醫院兒科門急診都會座無虛席,咳嗽聲此起彼伏,醫院往往需要啟動應急機制。但近期,上海多家醫院的門診量統計顯示:跟往年相比,今年流感患兒明顯減少!
  • 南京多家醫院門診統計:今年流感、手足口病患者大幅減少
    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360》報導:進入秋季,一般來說,呼吸系統疾病會逐漸增多,但是近期,南京多家醫院的門診量統計顯示:跟往年相比,今年流感、手足口病的患者明顯減少了!這是什麼原因呢?南京市兒童醫院主任醫師郭虎告訴記者,最近,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呼吸道這一類疾病確實較往年減少了不少,大約減少了有五成左右。以往秋季開學後,手足口病患兒都會增多。今年,手足口病也「威風」不再。南京市兒童醫院副主任醫師田野介紹,手足口病下降還是非常明顯的,現在每天門診量個位數,其實很少,以前多的時候,每天門診量上百。
  • 戴口罩成今冬呼吸道疾病減少「最大功臣」
    冬春季是呼吸道疾病高發季節,今年又遇新冠疫情,上海各大醫療機構門急診變化如何?記者近日走訪多家醫療機構發現,今年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發病率同比明顯回落,具有專科特色的「硬核診療」門診量不降反增;急診一般症狀者人數有所下降,危重症患者佔比增加。醫學專家表示,呼吸道疾病發病減少,戴口罩等良好防護習慣堪稱「最大功臣」。
  • 接種新冠疫苗後還用勤洗手、戴口罩嗎?吳尊友的答案來了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原標題:接種新冠疫苗後,還用勤洗手、戴口罩嗎?吳尊友的答案來了 今天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冬春季疫情防控及重點人群疫苗接種有關情況。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戴好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等個人防護措施,仍然是目前個人防止感染最簡單、最容易接受、最有效的防護措施。對於個人來說,接種疫苗要產生保護抗體,需要一定的時間,對於群體來說,只有達到一定的比例產生抗體以後才能產生保護效果。
  • 冬季防疫切勿大意 省疾控中心提醒:戴口罩、勤洗手
    過冬指南第一條:出門記得戴口罩 冬季防疫切勿大意;省疾控中心提醒,戴口罩、勤洗手 又到了不敢開始洗澡,開始後又不敢結束的季節。在長沙市四醫院,29歲的年輕姑娘小肖因為在屋裡燒炭取暖,導致一氧化碳中毒;50歲的張女士,因為烤火,皮膚乾燥,患上瘙癢症,睡覺也睡不好…… 此外,進入冬季,疫情處於零星散發狀態,專家預測,局部地區可能發生聚集性疫情。為此,湖南省疾控中心溫馨提醒市民,及早防控疫情,出門隨身佩戴口罩。
  • 專家:或得益於武漢人戴口罩良好習慣
    此外,市民要繼續嚴格執行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等個人防護舉措,加強自我監測,一旦發現有發燒、咳嗽等症狀,主動向社區報告,第一時間到定點醫院就醫,不要拖延。 武昌漢街,逛街的市民都自覺地佩戴口罩。
  • 北京「零新增」,家長應提醒孩子戴口罩、勤洗手
    家長應提醒孩子戴口罩、勤洗手、講衛生,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特別是飯前便後、觸摸眼睛、鼻或口腔前後、外出回家後要洗手,用洗手液或肥皂、流動水洗淨,防止流感病毒傳播。另外,可教育孩子一日三餐規律進食,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加強鍛鍊、保證睡眠,提高自身對病毒的免疫力;根據溫度變化適時增減衣物,注意觀察孩子身體狀況,一旦有發熱、腹瀉、嘔吐等症狀,及時就醫,不要讓孩子帶病上學;在空氣狀況良好的情況下,房屋每天保持通風;出門前讓孩子佩戴口罩,儘量不帶孩子前往人群密集場所活動,減少傳染病感染風險。
  • 流感新冠共同感染病例已出現 今冬怎樣預防流感?
    11月27日,鍾南山院士於深圳舉行的首屆中國衛生健康科技創新發展大會上,發表了《中國臨床科技進展與新冠疫情防控》的演講,證實了我國在疫情防控中,已經發現了4例流感和新冠共同感染的病例。  在我國,冬季是流感的高發期,大會上,鍾南山也提醒群眾,未來還將出現同時患有流感和新冠的患者。
  • 戴口罩!市疾控專家提醒: 做好個人防護出門不忘佩戴口罩
    戴口罩!昨日,記者採訪了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專家,她提醒,面對日益臨近的元旦、春節假期以及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要求,首要的防護重點就是堅持佩戴口罩,尤其是外出時不忘佩戴口罩。「呼吸道病毒主要傳播途徑就是飛沫傳播,戴上口罩可以有效阻隔病毒的傳播。」
  • 戴口罩、洗手的正確姿勢來了!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日常戴口罩、勤洗手是最基本的防護措施。 但如果方法錯了,就起不到應有的效果! 上海的醫務人員親自為你示範,正確姿勢來了!
  • 戴口罩、勤洗手過敏了……皮膚科專家教您應對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戴上口罩、勤洗手,這是疫情期間進行個人防護的關鍵兩條。可對於一些原本就有過敏性皮膚病或存在敏感肌膚問題的人群,戴口罩、勤洗手則成為了過敏的誘因。
  • 專家提醒!口罩不能摘!
    高福:新冠肺炎和流感等疾病的疊加,這是肯定的,今年年初的時候它就有跟流感疊加在一起。就是因為它和其他的疾病混合到一起,有的人症狀很明顯,它是流感排除了,有的人又排除不了,就是這個問題,這個問題一直存在。
  • 專家學者詳解個人及公共空間疫情防護:人人戴口罩勤洗手 上班族...
    2月5日,記者對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院長李為民等省內3位堅守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一線的專家學者。切斷傳播途徑回家第一件事是洗手在訪談前後以及近30分鐘的對話過程中,李為民始終佩戴著醫用外科口罩,他說,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是已被證實的新型冠狀病毒兩種主要傳播方式,佩戴口罩是阻止飛沫傳播十分有效的手段。
  • 流感高發季 注意識別典型症狀
    降溫接二連三,寒冷的天氣讓流感高發,市民們做好預防十分必要,尤其是對於抵抗力較弱的兒童群體。記者採訪了蕪湖市疾控中心的專家,幫助大家科學認識流感,全方位做好準備。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簡稱,由特定的流感病毒引起的嚴重的呼吸道傳染病。
  • 復學了,孩子的口罩怎麼選?專家這樣建議
    孩子建議使用兒童口罩,選擇有講究專家認為,由於孩子臉部較小,不推薦使用成人口罩,選擇大小合適的兒童口罩能夠緊貼孩子的口鼻及面部,保證氣密性,減少感染的機會。「如果買不到醫用外科口罩,一次性醫用口罩對孩子上學來說也夠用了。」市疾控中心消媒科科長施紅喜認為,雖然一次性醫用口罩的病毒過濾效果不如醫用外科口罩,但對孩子來說,戴口罩的另外一個意義在於不用髒手摸口鼻。他提醒家長,一歲以下的孩子由於還不會表達,不建議戴口罩。
  • 申城兒科呼吸道疾病「削峰」 戴口罩成「最大功臣」
    兒科醫院門診大廳,前來就診的患兒及家屬有序進行登記,人流量並不大。申城上周入冬,氣候逐漸變冷。冬春季是呼吸道疾病高發季節,今年又遇新冠疫情,上海各大醫療機構門急診變化如何?記者近日走訪多家醫療機構發現,今年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發病率同比明顯回落,具有專科特色的「硬核診療」門診量不降反增;急診一般症狀者人數有所下降,危重症患者佔比增加。醫學專家表示,呼吸道疾病發病減少,戴口罩等良好防護習慣堪稱「最大功臣」。兒科呼吸道疾病「削峰」往年,此時是兒科診療一年一度的「峰值」,今年情況卻大相逕庭。
  • 戴口罩勤洗手 注意添衣保暖
    《生命時報》記者第一時間採訪相關權威專家,針對大眾關心的問題逐一解答。1月20日,《生命時報》記者走訪北京、上海地區,走訪多家醫院。針對發熱患者,多家醫院啟動篩查方案,進行人群初篩,積極應對。春運途中:戴口罩、勤洗手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免疫學系教授、病原與免疫綜合實驗室主任王月丹表示,具體有以下幾點防護措施:1.制訂行程避免顛簸制訂行程時,儘可能避免多次轉車,保證足夠的休息時間,否則疲勞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無法抵抗病毒侵襲。2.旅途中注意添衣保暖提前查閱當地、目的地的氣溫,以便準備合適的衣物。
  • 孩子上學口罩選對了嗎 專家建議戴一次性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
    &nbsp&nbsp&nbsp&nbsp有的孩子佩戴的是N95口罩,有的孩子佩戴的是棉布口罩,還有的孩子戴上了移動肺寶……&nbsp&nbsp&nbsp&nbsp有家長犯了嘀咕,孩子在校到底戴什麼口罩最好?佩戴時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呢?
  • 假期將至,市疾控專家提醒:戴好口罩是關鍵!
    假期將至,市疾控專家提醒:戴好口罩是關鍵!聽了專家介紹發現戴口罩用處真大小編默默地戴起了口罩同時專家強調以下人員必須佩戴口罩!同時專家也提到三種情形建議佩戴口罩四種情形可以不戴口罩△ 點擊觀看專家介紹視頻
  • 專家在線科普:口罩應該這樣戴
    這幾天,成都街頭戴口罩的市民明顯多了起來,這是朋友昨天在成都地鐵裡隨意抓拍的一張照片——成都某市民成都地鐵上市民的防護意識不錯,就是4個人的口罩3個都戴反了「安,戴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