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前些年的秋冬季
上海各大醫院兒科門急診「座無虛席」
咳嗽聲此起彼伏
……
醫院有時候還要啟動應急機制
2017年資料照片
今年不一樣了!
上海多家醫院的門診量統計顯示
和往年相比
今年流感患兒明顯減少!
今年兒童醫院呼吸科門診
去年此時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
日均門診量最高達8600餘人次
最高峰的一天甚至達到
9700餘人次
主要以甲流、乙流
輪狀病毒腸炎、過敏性鼻炎為主
涉及呼吸科、消化科等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
門診量最高達到6500人次
上海市兒童醫院單日門急診量
一度突破9000人次大關!
2019年12月17日,上海新華醫院兒科門急診大廳
今年自進入冬季以來
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發病率卻明顯下降
在上海各大兒科醫院
因為呼吸道疾病就診的患兒
大多下降三成左右!
這和大家在疫情期間
養成的良好習慣
有很大關係!
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
防護意識的增強
也讓流感患兒大幅減少
今年兒童醫院呼吸科門診就診時都自覺佩戴口罩
去年12月新華醫院兒科門急診大樓3樓輸液處無一人佩戴口罩
不要緊,只是普通感冒。
在上海市兒童醫院呼吸科候診區內,媽媽王女士正帶著五歲的兒子就診。儘管也有人排著隊,但顯然安靜有序多了。王女士感覺今年明顯不一樣了。
去年這個時候,已經進入流感就診高峰期,醫院都會排起長長的隊伍,有時候要等上四五個小時。
記者走訪各大醫院候診區看到
無論是前來就診的患兒還是家長
基本全程佩戴著口罩
上海仁愛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範亞可
兒科呼吸道門急診量下降了,很大原因是今年疫情常態化防控下,人們的防護意識提升了,集聚減少了。另外,市民接種流感疫苗意識也提升了,特別是老人和小孩。
普通市民接種流感疫苗的自覺性
比往年明顯提升
這對預防流感起到了
有效的預防效果
疫情發生以後
「戴口罩、勤洗手」
已經逐漸成為大家的自覺行動
上海仁愛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範亞可
現在,孩子們到公共場所或去醫院就診,大多是戴口罩的,交叉感染機率減少了,病源自然少了。佩戴口罩,不僅是防控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也是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有效手段。當然,除了佩戴口罩,還要儘量減少外出,少去人群集聚處,適度運動提高免疫力。
冬季依然是流感等呼吸道疾病
高發季謹防冷空氣「返潮」
目前新冠疫情防控面臨著「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和「人」「物」同防的壓力。專家提醒,在冬季新冠疫情常態化防控下,一刻都不能鬆懈,在公共場所佩戴口罩,注意呼吸道禮儀,要成為常態。尤其是進入電梯等密閉空間的時候,一定要戴好口罩。一旦出現發熱、咳嗽等流感樣症狀,應及時就醫、主動隔離,減少與家庭成員和同事等近距離接觸,避免傳染他人。
據天氣預報顯示,最近天氣變化快,元旦前後還要謹防一波冷空氣「返潮」,請大家注意及時增減衣物,防止著涼。
-本文完-
版權聲明:轉載前請聯繫後臺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