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還在介紹《怪物獵人》電影的時候說了導演保羅·安德森的個人特色,而今天又發現了一條很有意思的消息——他將會執導最新版的《變種DNA》劇集!
《變種DNA》是什麼題材?這個系列可能要顯得冷門一點,不過看過的人應該會印象深刻,因為這是為數不多的的蟑螂怪物電影,而且還不是小作坊的山寨怪物片,在1997年的第一部是一部有著3千萬預算的中等怪物製作,而這部電影是由一個我們非常熟悉的導演拍的,他就是《環太平洋》《水形物語》導演吉爾莫·德爾·託羅。
很多人都會以為來自墨西哥的陀螺大導的好萊塢「首秀」是2002年的《刀鋒戰士2》,其實不然,1997年的這部《變種DNA》才是他在好萊塢執導的首部電影,而且相對於《刀鋒戰士2》,《變種DNA》更加能充分表現出他的個人審美風格和怪物情節,陰暗的街道、模仿人類的怪物,可以說,這部電影本應該是陀螺大導自己的「《異形》」,不過,拍攝這部電影本身對於陀螺來說卻並不愉快,好萊塢是個商業之地,被剝奪了剪輯權的陀螺充分意識到了好萊塢對於創作者本身的種種掣肘,於是這部電影之後就離開了,直到後來又調整好心態繼續去好萊塢闖蕩,才拍攝了《刀鋒戰士2》,這才有了我們知道的《地獄男爵》《環太平洋》。
《變種DNA》在票房上很失敗,不過片子的概念則受到一部分人的喜愛,於是衍生出了後來的兩部續集。鑑於第一部的失敗,續集當然在投資上會更少,因此怪物登場的場面也就更少了,不過兩部續集各有特點,第二部放大了蟑螂怪物對於人類的模仿特性,更進一步為蟑螂注入了人性,可以說某種程度上有點像是《異形4》,而格局更小的第三部則混搭上了《後窗驚魂》,變成了一個體弱少年的偷窺噩夢,也算是另闢蹊徑,我比較偏愛這種陰鬱少年的個人救贖題材,所以很喜歡第三部,雖然它備受吐槽——把一部怪物片拍成了文藝片的調調。
沒有想到這個題材也能起死回生,其實舊版三部已經分別探索了這個題材的幾種可能性,我覺得新版應該不會再有多少新意,但是當然樂意看到這個系列被翻拍了,昆蟲題材怪物片這兩年出的太少了,新版的《變蠅人》也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
但是,當聽到導演是《異形大戰鐵血戰士》《生化危機》系列導演保羅·安德森的時候又讓人覺得有點哭笑不得,保羅·安德森完全不是拍類似於《變種DNA3》那種文藝調調的怪物片的人,假如他把這個題材拍成了女強人(有可能會是他老婆)大戰蟑螂怪物,最後還蹦出個超大母蟑螂則是有可能的,但是這種《星河戰隊》式的簡單粗暴情節又失了陀螺最開始為這個題材打下的陰鬱基調,不管怎麼說,抱著矛盾的心情,還是好奇保羅·安德森會怎麼對待這個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