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溫了一部經典的喜劇電影《憨豆特工》,彼得·休伊特導演,羅溫·艾金森、約翰·馬爾科維奇、本·米勒聯合主演,講述了英國情報局一名叫做強尼的幽默特工,與一群妄圖篡奪皇位的邪惡勢力鬥智鬥勇的故事。
這部電影給人最大的感受,就是幽默風趣卻又不乏溫情,懸念迭起卻又不會衝淡主題。
笨拙和特工這兩個詞組合在一起,會擦出怎樣的火花?誰說優秀的特工一定是玉樹臨風?誰說笨手笨腳的特工就沒有魅力?
電影很好地運用並放大了這種反差,讓這種矛盾與衝突,給電影的情節造成了巨大的張力,點亮了喜劇效果。
可以說,正是這種大家眼中對於特工的種種期待,與強尼所表現出來的差強人意,笨拙搞笑,一方面帶給了大家歡樂,一方面也為他的執著和魅力所傾倒。
為什麼這麼說呢?下面,主要從三個方面來詳細分析下:
憨豆的笑,裡面有儒雅溫和撐底
說實話,要演好一部讓人們開懷大笑的電影,是一件很難很難的事情。
一方面隨著社會生活的日益豐富,人們的審美逐漸提高了,一方面人們對於低俗的搞笑作品的套路也逐漸熟悉。因此,要讓人笑,還要有一定的溫度,就變得日益困難。
在主人公強尼這個角色的塑造過程中,毫無疑問,羅溫·艾金森居功至偉,他也是這部電影成功的最大功臣。如果說電影就是圍繞他來打造,也絲毫不為過。
其實,演員羅溫·艾金森是一名牛津大學的博士,妥妥的學霸一枚,而且,他在校園時候,就開始參與喜劇話劇的演出,演技得到了很好的鍛鍊,也逐漸形成了自己呆萌溫和的英式喜劇風格。
從演技的角度來說,他在塑造強尼這個特工的時候,表演是非常準確的。
強尼這個人物的特點,內心非常熱誠,責任心強,但是動手能力差,反應速度慢,不僅容易誤傷隊友,好幾次造成了烏龍,還會把本來計劃好的事情搞砸,得不償失。
所以,我們在電影中看到的強尼,他的信念非常堅定,就是抓到壞人,繩之以法,這點從未動搖過,無論是處於順境還是逆境,這都是支撐他的重要燈塔。
另一方面,他的面部表情非常豐富,尤其是古靈精怪的眼睛,會跳舞的眉毛,誇張的嘴巴,都可以通過不同的排列組合,催化出豐富多彩的形體語言,在令人捧腹大笑的同時,也對他多了幾分理解,幾分讚許。
比如電影最後,在壞人的加冕大禮上,強尼因為拿錯了光碟,大屏幕放出了他在浴室跳舞的滑稽場景,現場所有人都目瞪口呆,那一幕實在是令人難忘。還有他和女主角在飯店吃壽司時候,他的領帶突然被轉動的帶子夾緊,於是他跟著旋轉的方向不停地奔跑,面部表情也是異常豐富,令人哭笑不得。
憨豆的笑,因為他的心裡住著一個孩子
在看電影的時候,始終被主人公強尼的那種精神氣質所感染,明明知道他在下一秒又會出醜,但是,絲毫不會感到違和,反而會覺得那裡有一種親切的味道。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呢?經過反覆的思考後終於明白,原來在他的心中始終住著一個孩子。
天真,爛漫,無憂無慮,朝氣蓬勃,正是這種內在的氣質,誇張的表情下的那顆明亮的心,感染到了觀眾,點燃了大家心中的那份愛。
在電影最後,強尼在阻止科維奇登基的時候,陰差陽錯地坐在了皇位的寶座,並被大主教戴上了皇冠,那一刻,雖然是個幽默的高光時刻,卻能感受到他像個無助的孩子一樣。
一方面享受著大家的注目和朝拜,一方面卻又顯得不知所措,無比驚慌。
因此,在欣賞電影的時候,會發現他的表演是有層次的,有過程的,那種幽默,是一點點過渡,一點點綻放出來的,不是突然冒出來的,更不是強作歡顏,在它的背後,是有著內在的邏輯和思維支撐的。
他的表演的釋放,有個過渡的時間,這個時間,可能是一秒,也可能是三秒,五秒,而正是這個過渡的存在和顯現,讓他的表演充滿了張力,點燃了電影的氛圍。
而這點,是它的充滿誠意之處,也是它作為喜劇電影的可貴之處。
憨豆的笑,因為他和隊友的情誼
在電影裡面,看到主人公強尼和他的隊友之間,無論是本·米勒飾演的大寶,還是娜塔莉·安博莉亞飾演的國際刑警,都有一種非常默契的配合。
雖然也有著各種突發事件,也會出現各種危機,但都被他們一一克服,化險為夷。
尤其是強尼和大寶之間的合作,堪稱經典。他們不僅在體型上有所互補,一個偏瘦,一個健壯,而且一個滑稽,一個幽默,一個捅了馬蜂窩後裝作若無其事,一個幫忙圓場卻又不點破。
每次看到他們兩個在一起的橋段,總會被那種衝突與默契所逗笑。
尤其是強尼在追擊壞人的時候,跑錯了地方,誤認為正在舉辦葬禮的一家人是壞人,就在他得知自己搞錯了對象,卻無法下臺,倍感尷尬的時候,正好隊友大寶拍馬趕到,通過尋找精神病人的方式,成功幫他化解了這場危機。
還有強尼和女主角之間的衝突,也有著幽默而又溫暖的力量。電影最後在汽車上,強尼無意觸碰到一個彈射按鈕,女主角被從副駕駛彈向了天空,猶如電影的彩蛋一般,成為這部喜劇電影的最強音符。
總而言之,《憨豆特工》這部電影,是一部幽默十足,卻又充滿無限溫情的電影。這樣的特工,真的很少見,很幽默,令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