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部分劇透。
我當年看完第一季覺得娛樂性真的很恰當,所以翻開第二季,果然是新一代的驚悚娛樂佳作。兩季的故事一脈相承,無論從時尚、審美還是故事流暢度上講,都做到了聯繫明確卻又不過度相似。
審美上第一季屬於紐約味濃重,每個人物的社交狀態和涉及的社交活動都精心安排過,展示中產及以上人群的生活,並藉此打開一個給普通觀眾「偷窺」的窗口,讓觀眾獲取代入型爽感,這是一部好娛樂型電視劇最基礎的功課,國內很多劇的毛病是過於誇張,描繪了顯然現實中就不存在的生活,大部分觀眾反而會覺得很遙遠很假很傻。倒不是說這部劇不假,而是它在真假之間找到了一個恰到好處的平衡。就拿第二季這個洛杉磯的嬉皮風來講吧,服飾、男主工作的店面、女主的朋友圈子等等都很精緻,看著就已經順眼了。
故事線呢,兩季都基本做到了差不多可以自圓其說。第一季的故事和第二季相比比較單線程,狗血度也相對低一些,到底是原著一個比較合理的小說撐著,第二季過於「好萊塢編劇」感,戲劇衝突的刻意感太強,不過那倒也是增加娛樂性的一個點。
基於「編劇感」太強這個問題要多說幾句,也不能說這個編劇很差吧,因為故事確實還蠻好看滿刺激,反轉來反轉去你也不覺得膩,只想繼續看下去,但是這劇情轉折的方式可以說相當地強硬了,深深給你一種「劇情需要」的出戲感,譬如男主居然把掛著有倉庫名稱的鑰匙放在家裡,我說正常人的反應不應該是褪掉牌子,把鑰匙放進自己鑰匙串兒裡隨身帶著嗎?作為一個殺了快一打人的殺人犯這也太找死了。瘋狂前女友也很逗,就那麼湊巧你就茫茫人海中、2次通過同過視頻抓到男主角的包?類似可供吐槽的梗相當多。此外最後兩集有一種濃濃的《宿醉》模仿感,濃到我無法忽略。。。
整體來講,第二季其實是編劇有些力不從心,無法像第一季那樣完整囫圇出一個連貫的故事,才開了整整四條線(殺戀童癖,房東姐妹,女主家庭,前女友,回憶就不算進去了),讓觀眾的視線一直不斷地切換,去隱藏它的弱點:這四個故事中沒有一個是複雜的。它們之間的聯繫性倒還算緊密,甚至還用了《罪與罰》的大綱去統領男主整季的心路變化,可我之前提到的那些生硬轉折導致四條線裡每一次男主「陷入危機「以及「化險為夷」的原因都很不自然。
所以相比之下我還是比較喜歡第一季,它少了一點大眾的娛樂刺激感,但獨特地擁有一種集中的緊張感,就像是和男主在跳探戈,格調、節奏都比這季好很多。
最後提一下故事核心裡的人物心理塑造,整體是比較成功的。男主的兩段主要的過往經歷分別是書店老店主和母親,書店老店主解釋了第一季裡他的「控制狂」屬性源頭——他的行為模式就是「我為你好」,打著這個名頭去瘋狂控制女主(不得不說第二季的編劇絕對get到了男主這個特色,才能編出love這樣完全對稱的女主角)。觀眾看片的視角是結合大量男主自白的,也就是他對自己行為的合理化,所以很容易從他的角度去共情,殺頭一個,確實這富二代不是好人,殺第二個,嚯,居然又是個偷窺變態,似乎他還真的殺的很有道理,一路拉鋸直到最後他殺死女主才讓觀眾感覺到不對勁(可能還有很多觀眾還站在他這邊),這個漸變過程是挺妙的——殺女主不對,那麼倒退回去,殺前面那兩個就真的可以原諒嗎?他為什麼需要這個「你」?控制只是手段,是他在被店主控制的過程中,作為受害者對加害者行為的認同,那麼從根本上他為什麼總是需要去尋找一個目標去控制呢?
這就是第二季男主和母親之間的回憶所解釋的。母親本身一看也有很嚴重的心理問題,她依附男性,人格完全不獨立,甚至和她的每一個男人之間都有伴隨暴力發生的雙向攻擊,而男主就成了炮灰,他從小尋找的是什麼?是母親的愛,但他的母親是無法抓住的,如果她直接拋棄他又是另一回事了,可這個女人一直用謊言在拋棄和珍愛之間遊走,這就導致男主嚴重缺乏對男女感情的信任,就好像他的母親前一秒可以信誓旦旦說愛他,後一秒就可以離開。控制狂似乎是個再自然不過的選擇,把什麼都掌握在自己手裡就好多了。
所以第一季裡,他決定停止瘋狂控制becker的瞬間其實是他已經完成所有manipulation,完美地讓女主以他的方式愛上了他以後,換句話說,已經控制完了,並不是他良心發現。第二季中,love其實是他的翻版,同樣也是打著我為你好的旗號瘋狂控制他人,按理說二人應該是天作之合吧,可男主在知道女主真面目後立即失去了興趣,稱自己和女主建立穩定家庭這件事為「牢籠」和「懲罰」,並又立即對一個新對象產生了興趣,這又是為什麼?因為他需要的自始至終是一個完全假的關係,是在他控制下愛上他的女性,就像實驗室裡培養出來的花朵,他最大的問題在於他認為自己是個好人,於是創造了一個理想中「好人」的幻想,展現給外界看,他要他的愛人愛上這個「好人」,而不是他。
這就是為什麼整個第二季他都在努力考慮該如何「贏得」女主的愛,一個好人「應該」怎麼做。這一季裡他不斷地說自己真的愛上了女主,女主讓他變得更好,努力營造他改邪歸正的形象,但實際上他是入戲太深,病得愈發嚴重。一個正常人不會為了證明自己是個好人而瘋狂控制周圍所有人。男主的魅力就在於他這種精神病人給自己編造的這個幻象、這個他希望自己成為的「幻像」居然是個大好人,因此為了不破壞他的幻象,他必須遵守許多規則,譬如他必須當好父親,必須保護ellie等等。女主既然認識到了黑暗的他,自然就瞬間失去了價值,他是被自己的人設套住了,必須和女主在一起,好照顧孩子。我相信男主會一直尋找他的獵物,那個「你」,這些女孩高矮胖瘦美醜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需要靠自己的控制去製造一個愛上「好人幻象」的那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