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耳機和充電寶,已成為年輕人出門必備的三件套。如今,刷視頻、玩遊戲,也是年輕人閒暇娛樂的主要方式,手機的續航能力總是不夠,電量焦慮也是人們普遍都有的一塊心病。在室內、戶外等場景下,手機的充電問題不容忽略,來看本期潮範君都有哪些充電姿勢吧。
充電寶憑藉其輕量和便攜的屬性,是智能設備首選的充電解決方案,雖然移動電源使用方便,但其蝸牛般的充電速度,也是深受玩家的詬病。本期,潮範君將帶來iWALK的口袋寶三件套,是否能帶來小驚喜呢,來看本期的評測吧。
三件套:Link Me 4、Link Me Air、Link Me 10000,三款充電寶的容量分別為4500mAh、3000mAh和10000mAh。當然,單從容量這一屬性來說,與市場上動輒就是2W mAh起步的充電寶相比,iWALK的充電寶遠稱不上大容量,但勝在充電靈活方便,實際的充電體驗才至關重要。
Link Me 4這款Mini充電寶可謂是潮範君的最愛,自帶lightning插頭,可以直插iPhone、iPad設備。Link Me 4尺寸雖小,電池容量不容小窺,設計容量為4500mAh,實測可以為iPhone 7手機充電約2次。
除了lightning插頭外,Link Me 4本身不提供其它輸出口,可謂是專為iPhone手機量身打造的。潮範君手上的這臺iPhone 7很有故事,經歷過碎屏、更換電池,現在依舊是潮範君的主力機,有了Link Me 4的加持,我覺得iPhone 7再戰兩年沒有問題。
比較有意思的是Link Me 4充電寶的充電孔,採用的是Type-C規格,兼容安卓系的手機充電線,在充電上也是很方便。實測Link Me 4支持邊充邊放,這般操作之下,對於潮範君這種iPhone和安卓雙手機黨來說,出門只帶一根Type-C充電線,可以解決兩部手機的充電問題,科技真奇妙。
Link Me 4關鍵詞:便攜。就連牛仔褲的小口袋都能塞得下,出行攜帶很方便。
不知從何時開始,無線充電竟成了智慧型手機的標配,無線快充也向著20W、40W邁進,無線充電體驗越來越佳。接下來就是用潮範君獨一無二的小米9手機,(手機後蓋碎了,更換的透明後蓋),來看下Link Me Air無線充電寶的使用體驗吧。
Link Me Air充電寶使用的可不是背膠,而是更為高級的Nano-suction納米科技技術,依靠表面無數個的小吸盤,牢牢吸附在手機後蓋上。需要注意的是,儘量對準手機的無線充電模塊,以便於提高無線充電的效率。
要知道MI 9作為小米的旗艦機,手機電池的設計容量竟然為3300mAh,這種niao崩的續航能力,不帶充電寶根本沒法出門!最終,小米9手機在潮範君的手上就退居二線,日常iPhone 7作為主力機,小米9作為遊戲娛樂機。
Link Me Air的容量為3000mAh,是iWALK口袋寶三件套中容量最小的充電寶,容量有限充電速度慢,但勝在無需充電線,一貼即用。
對於用戶來說,手機的充電體驗尤為重要。Link Me Air貼合後,手機秒變大塊頭,無論是重量還是手感上,都遠不如裸機,而且使用這種方式充電時,一局《王者榮耀》排位下來,實在是苦了兩隻手腕,當然不用充電線是最大優勢,如何取捨就看用戶自己了。
Link Me Air的關鍵詞:新奇。雖然有些小瑕疵,但從顏值、便攜性、納米吸盤等多維度上來說,Link Me Air還是有自己特點的。
最後要出場的是口袋寶10000,它設計容量為10000mAh,支持TYPE-C雙向快充,並且自帶一根Type-C充電線。從筆者的角度來說,三件套中只有口袋寶10000實用性最高。
容量大、體積小,是它的優點,得益於內部高密度的電芯,口袋寶10000與市面上其它品牌的充電寶相比,尺寸可謂小了一半。
內置一根可以收納的Type-C充電線,真是將便攜、實用做到了極致,兼容Type-C充電接口的電子產品。另外還有一個USB-A輸出埠,可以為lightning和Micro usb接口的設備充電,輕鬆應對多種使用場景。
略顯尷尬的是,iWALK口袋寶10000的較厚,不同於傳統充電寶扁平的造型,在單手握持充電寶和手機時,使用體驗打了折扣。不過和同容量一萬毫安的充電寶相比,它還是非常迷你的體積。
口袋寶10000移動電源的關鍵詞:實用。如果只能在三件套中選一個帶出門,毫無疑問必然是口袋寶10000,為什麼?在戶外場景中,10000mAh、雙向快充、多設備同時充電,這些理由足夠了。
iWALK口袋充電寶各自的充電方式不同,所適用的充電場景也有很大不同,正所謂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本期潮範君根據自身的使用需求,對iWALK三款充電寶進行實際的充電體驗,綜合來說最為鍾愛的還是Link Me 4,關鍵時刻還能充當手機支架,是一款值得嘗試的充電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