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姝空有一把好牌,卻自欺欺人,害人害己,最後輸了個精光。而羋月則把滿手的爛牌打出了一個圓滿的結局,這就是小勝靠力,中勝靠智,大勝靠德的道理。
…………………………
羋姝是怎樣變壞的?
文/陳魯民
電視劇《羋月傳》裡,惠後羋姝是一個心狠手辣劣跡斑斑的惡婆娘,她多次設計殘害羋月母子,借刀殺人挑起內亂,燒死贏夫人,逼死公子通母子……但她原來曾是一個單純善良的公主。
羋姝為何會變壞?既有她性格上的天然缺陷,譬如嫉妒與虛榮,心胸狹窄與睚眥必報,也有周邊環境對她的影響,羋姝的由慈善變兇惡,仁愛變殘忍,單純變狡詐,都與身邊人的重要影響分不開。
惡僕玳瑁姑姑,是羋姝變壞的第一個啟蒙老師。玳瑁是一個詭計多端兇殘毒辣的惡僕,她一心防範羋月,視羋月為眼中釘,多次挑唆羋姝與羋月的關係。她還設計派人給即將臨產的羋月下毒,險些害了羋月母子。她的陰謀詭計和惡行也給羋姝上了一堂「示範課」,羋姝後來的種種伎倆都有玳瑁的「啟蒙」因素。
太監馮甲,是羋姝變壞的又一個助推器。馮甲是一個有奶就是娘的無恥小人,看到羋姝得勢,就經常為她通風報信,出謀劃策,幫助羋姝為非作歹,壞事做盡。為向羋姝效忠心,他不惜逼乾爹穆監自盡,兇狠刺傷羋月的太監穆辛。他的所作所為,手段殘忍,卑鄙無恥,同時也在為羋姝上課,告訴她唯有「厚黑」才能立足,害人才能上位,「無恥是無恥者的通行證」。
甘茂,身為秦國右相,卻是個兩面三刀、口蜜腹劍的大臣。他唯利是圖,見風使舵,是羋姝倒行逆施的「高參」;他陰險狡詐,口是心非,是羋姝作惡多端的「教主」,羋姝及其嬴蕩的許多壞事都是在甘茂的明指和暗示下幹出來的。數十年來,羋姝跟著「足智多謀」的甘相確實學了不少東西,對於她由一個懵懵懂懂的小公主最後成長為一個心黑手狠的陰謀家,甘茂當居首功。
還有她的兩個貼身侍女珊瑚、珍珠,也是扇陰風點鬼火的高手,人小鬼大,不僅日日攛掇羋姝使壞害人,而且還直接參與行動,譬如珊瑚就是「殺人蜂」事件的從兇。
古語說「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羋姝生活在這些人之間,與一幫鬼蜮流氓為伍,久而久之,耳濡目染,想不學壞也不可能,原有的純潔與本真早就被侵蝕得蕩然無存,於是她完全合乎邏輯地由一個心地單純的小姑娘變成了一個翻雲覆雨的「黑老大」。在經典文學名著裡,西門慶的惡貫滿盈,高衙內的無惡不作,薛蟠的為非作歹,賈政的中箭落馬,都與身邊的狐群狗黨或門人惡僕密不可分。可見,無論是為人還是做官,選擇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營造一個健康的人文氛圍,何其重要,因而,「孟母三遷」才被傳為千古美談。
而在現實生活中,每個落網的「大老虎」身邊,都有幾個狐假虎威的惡僕、居心叵測的部下,或為虎作倀,助紂為虐,或與主子沆瀣一氣,狼狽為奸,周永康,薄熙來,令計劃、徐才厚、郭伯雄等的「身邊人」、「鐵哥們兒」,無不如此。當然,多行不義必自斃,這些「大老虎」主僕的結局也都是從「一榮俱榮」的雲端跌落到「一損俱損」的泥淖。
「卿本佳人,奈何做賊?」羋姝空有一把好牌,卻自欺欺人,害人害己,最後輸了個精光。而羋月則把滿手的爛牌打出了一個圓滿的結局,這就是小勝靠力,中勝靠智,大勝靠德的道理。
(此文為微信公眾號「朝花時文」專稿)
這是「朝花時文」第725期。請直接點右下角「寫評論」發表對這篇文章的高見。投稿郵箱wbb037@jfdaily.com。投稿類型:美文,尤喜有思想有觀點有乾貨不無病呻吟;影視劇評論,尤喜針對熱點、切中時弊、抓住創作傾向趨勢者;微小說或小小說,見新出奇,走心入神。也許你可以在這裡見到有你自己出現的一期,特優者也有可能被選入解放日報「朝花」版。
「朝花時文」上可查詢曾為解放日報「朝花」寫作的從80歲到八零後的200多位作家、評論家、藝術家和媒體名作者的力作,猜猜他們是誰,把你想要的姓名回復在首頁對話框,如果我們已建這位作者目錄,你就可靜待發送過來該作者為本副刊或微信撰寫的文章。你也可回到上頁,看屏幕下方的三個子目錄,閱讀近期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