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媒體曝出一則消息。
著名導演張紀中於當日前往河南嵩山少林寺,並與現任方丈釋永信會面。
這波會面是為張導拍攝新版《少林寺》做前期準備工作。
兩人竟一拍即合,決定等張導準備好劇本就隨時開始,方丈將大力支持,並放言要將馬雲邀請來加盟拍攝。
新劇籌備,還被告知有馬雲加盟,本是件喜事,但卻遭到網友惡言相向,評論區一片狼藉。
大家紛紛表示:張導還是別毀經典了吧。
都一把年紀了,才曝出嬌妻三年生兩子,兒女雙全,老老實實不折騰行嗎。
網友為何會對張紀中有這般"惡意",這還得從他翻拍西遊記說起。
決定翻拍西遊記,絕對是他這輩子做過最錯誤的決定。
不能說拍得不好,畢竟幾十年的導演功力,在古裝,神話這一塊,還是有幾分權威的。
只是決定去做這件事情,企圖去超越86版經典,這本身就是個錯誤。
這種勇氣讓人佩服,但勇氣之後的代價,就是得承受無數噓聲謾罵。
張紀中版西遊記剛上映時,是打著更貼近原著名頭的。
在人物造型上,這點的確做得不錯,除孫悟空外,其餘角色的人物塑造和細節渲染都可圈可點。
不過在選角上,就有些遜色了。
讓幾乎沒有拍過古裝的聶遠來飾演唐三藏,完全敗於86版。
原著對唐僧描寫道:"丰姿英偉,相貌軒昂。齒白如銀砌,唇紅口四方。頂平額闊天倉滿,目秀眉清地閣長。"
本是十足的美男子,而聶遠,卻演出少林寺十八銅人的感覺,再沒有那般柔弱,反倒多了太多男子氣概。
這種顛覆性的反差感,讓大家的觀感各不相同,自然褒貶不一。
有人覺得張導就是故意製造這種反差,達到超越的效果,而有人對這一版唐三藏則完全無感。
在小編看來,既然你打著貼近原著的旗號,那為何要顛覆角色呢,這不是打自己臉麼。
不僅僅是唐三藏,其餘角色的演繹都遠遜於老版。
其中有演員的原因,也有臺詞的原因。
綜合下來,完敗,不要說超越86版本,更多人甚至覺得這是在侮辱經典。
如果非要說張紀中版西遊記的進步之處,那只能是在特效上。
畢竟過了二十幾年,現代電影電視特效技術遠非八十年代能比擬。
但花費大價錢製作下來的特效,卻讓電影失了本真,怎麼也找不到那種能讓人入戲的感覺。
難道還真是時代的進步,技術的退步?
不,技術確實遠非以前能比,只是太依賴於特效,從而失去了應有的內核。
何為經典,具有權威性,有典型性而影響深遠。
讓人看後久久無法忘懷。
這般珠玉,怎能那麼容易被超越,搞不好只能弄巧成拙。
藝術本無對錯,但存在就要被比較。
張紀中版本西遊記現在的豆瓣評分也不過6.6,與86版的9.6下相差甚遠。
也正是有這前車之鑑,網友們才對張導要拍新《少林寺》電視劇反響如此之大。
這次雖然不是翻拍,但也同樣有珠玉在前。
李連杰版的電影,一樣是經典中的經典,當初一經上映,萬人空巷。
以張導的咖位,必將把新劇拿來與電影版比較,而不是同內地的《少林寺傳奇》相比。
雖說電視劇與電影做比,有些說不過去,但誰叫你要拍呢?
退一萬步講,到時要是連豆瓣評分6.8的《少林寺傳奇》都比不過,那不是更加無面。
與經典相爭,還能顯得有些牌面。
如此還未開拍就被網友叫停,張導肯定是鴨梨山大。
不過,網友們也不要太看不起人家張導了。
職業生涯幾十年,翻拍眾多武俠,還是有許多成功之作的。
如《天龍八部》、《神鵰俠侶》這些金庸武俠,都廣受好評,更是拍過《三國》、《水滸》這等經典佳作。
也塑造了太多經典角色,"神仙姐姐"就是出自張紀中手筆,劉亦菲也是靠著王語嫣、小龍女兩角奠定的內地古裝女神地位。
一襲白衣絕塵,一笑眾生顛倒,"神仙姐姐"的形象,太過極致,至今也無幾人能忘懷。
所以,不要懷疑張導的實力。
"內地武俠劇第一人"的名頭可不是吹出來的,真要論武俠劇,國產圈中無一導演能與其爭鋒。
也正是有了之前拍過那些佳作,才讓張導在《西遊記》上馬失前蹄,被罵得如此之慘。
沒辦法,期待值太大,就導致觀眾眼裡容不得一絲瑕疵。
不過,一次的失敗不代表永遠失敗,張紀中的武俠,依舊能讓許多人放心。
已經69高齡,這次的新《少林寺》應該也是其封山之作。
能不懼流言蜚語,遲暮之時依舊勇往直前,這就是勇氣。
也希望張導能在此劇上映時帶給我們別樣的驚喜,打破所有人的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