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學堂灣:稻花魚暖村民心

2021-01-08 紅網

紅網時刻6月28日訊(沅陵站記者 馮奎)「謝謝駐村工作隊提供的魚苗,今年又可以增收萬把塊錢了。」6月25日,湖南省沅陵縣馬底驛學堂灣村民舒朋在該縣委組織部駐村扶貧工作隊戴育南及宋利華的幫助下,魚苗活蹦亂跳躍入稻田。

「按現在的市場價,稻花魚畝產值3000元左右,村民種田養魚兩不誤。」該縣畜牧局養殖技術人員蔡超凰一邊給當地養殖戶提供技術指導,一邊分析市場行情。當天,駐村工作隊聯合縣畜牧局投放鯉魚和草魚魚苗萬餘尾,組織8戶農戶發展稻花魚,養殖面積16餘畝,以點帶面示範帶動群眾發展特色產業。

學堂灣村是沅陵縣馬底驛鄉境內一個高山貧困村,全村經濟發展滯後,以傳統種植業為主,產業單一,致富手段不多,主要經濟來源靠勞務輸出。三年前,沅陵縣委組織部成為扶貧後盾單位。

「路通了,水來了,電亮了,產業也活了。」談起近幾年的變化,該村支部書記舒序貴感觸很深。

交通不便是當地村民的一塊心病,全村僅一條4公裡長的村級公路,晴天灰塵揚,雨天爛泥飛。工作隊入駐之初便聚焦「基礎設施突圍」,籌措資金提質擴寬公路5公裡,解決341戶1038人出行難問題,投入15萬餘元新修人行便道2400餘米,基本實現水泥路通暢到戶;投入26.45萬元安裝太陽能路燈115盞,843人受益。工程採取農戶投工的形式,既調動了當地村民的積極性,又節約了成本,確保資金能扎紮實實的用到老百姓身上。

貧困戶要脫貧,關鍵還是要有產業支撐。扶貧工作隊充分利用閒置土地,開發100畝左右水果基地,採取「村集體經濟+種植大戶+貧困戶」的形式,將全村的貧困戶納入進來,常年安排10名貧困戶從事水果園管護工作,人均年工資收入4000元左右。

同時,2017年籌資4萬餘元購買30箱中華蜜蜂,積極開展貧困戶扶技扶志培訓,邀請養蜂專家現場授課4期,2018年實施養蜂承包轉讓,後盾單位繼續投資2萬元,村集體增收6000元。今年繼續擴大生態養蜂,新增養蜂50箱,預計增收5萬元,並聘請當地貧困戶為蜂場管理員,由村委會對其實行績效考核,每月固定工資1000元+蜂蜜銷售收入提成30%,確保了貧困群眾穩定脫貧不返貧。

「水果、養蜂,租茶園,產業齊頭並進,『活了』村集體和貧困戶!」目前,該村生態養蜂、茶葉開發、小水果等特色產業發展迅速,形成了大戶帶頭、全民參與、利益共享、種養結合、一村多品的產業格局,多途徑開闢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不斷增強自身「造血」功能,既能拓寬村集體經濟增收渠道,又能讓村民的口袋扎紮實實地鼓起來。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林文全:用真心、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贏民心...
    我決定採取用真心、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贏民心「五心」工作思路和措施,打贏脫貧攻堅戰。用真心,讓群眾更認可更信任多少個夜晚,村辦公樓燈火通明;多少次走訪,襯衫幹了又溼。暖人心,扶到群眾心坎上我深知只有牢牢抓住群眾最關心、最迫切的生產生活需求,才能把黨的脫貧攻堅好政策好聲音扶到群眾心坎上裡。
  • 沅陵有柴哥
    沅陵本土微視頻,歡迎大家留言,多多支持。希望今後能做出更好的作品。本視頻,騰訊、愛奇藝、優酷、UC、土豆、今日頭條、西瓜視頻、抖音、全網全平臺同步上映。格      式:1080P文      字:中   文語      言:沅陵方言編      劇:羅一飛導      演:羅一飛執行導演:徐鵬飛拍攝製作:陳   君     楊  坤道      具:劉   兵後      期:陳   君
  • 一方水土:有趣的用雞籠捕捉稻花魚
    這個大爺家養稻花魚很有歷史了。看到有人來買稻花魚,大爺先是拿起五齒鐵耙,把水面的水草清理了一下,只有水面透光,才能看清魚在哪裡。這裡的稻花魚,其實是養在稻田裡的鯉魚。是一個稻魚共生、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生態種養系統,充分反映了勞動人民的智慧。魚在稻田中既可以吃害蟲雜草,還可以吃到飄香的稻花花粉,既讓自己肥美,又促進種稻人少用或不用化肥農藥。
  • 扶貧題材電影《一輛車的公路》在沅陵開機拍攝
    多年後,三勝把賺得的第一筆錢投入到修建通村公路上,未料想,公路剛修到碼頭,就被大河新建成的大型電站蓄水堵死在山裡,成了斷頭路。二秀嫁給同村男人石左山,三勝把愛情埋在心底,開著全村唯一一輛車,守著一條公路,靠裝運木材討生活,指望在後山腳下再修一條路。機會終於等來了,國家在村裡實施精準扶貧,架橋修路,圓了三勝通路夢,村民造林種茶,開辦磚廠,共同脫貧致富。
  • 鄒城:小馬甲裡的為民心
    而在看莊鎮趙家窪村的道路上,此時在外務工的村民剛開始陸陸續續從各自的工作崗位趕回家,電動車、摩託車是他們主要的交通工具。【看莊鎮趙家窪村民生代辦員 趙付留】這個時間點老百姓的俗話叫「望黑影」,正好是村民下班的時間,車多人多,視線不好,有的時候到跟前了才看見人。
  • 家事審判回訪記 | 判後關懷暖民心 離婚證明化尷尬
    家事審判回訪記 | 判後關懷暖民心 離婚證明化尷尬 2020-07-27 18: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茌平劉興傑:杜郎口鎮紙坊頭村的一位民心支書
    近年來,茌平區杜郎口鎮紙坊頭村的村風、村容、村貌發生了可喜地變化:昔日坑坑窪窪的道路全部進行了硬化,村莊的人居環境得到了綠化,鄰裡關係更加和諧,村「兩委」班子更具凝聚力。這一系列變化的背後關鍵是有一位為群眾辦實事、謀幸福的村支部書記劉興傑,有一支團結奮鬥、敢闖敢幹的村「兩委」班子。
  • 紅色治理新常態|西田社區:黨情暖民心,服務見真情
    近年來,社區黨總支以「陽光黨建」為引領,凝心聚力、多措並舉,努力打造「黨情暖民心,服務見真情」黨建品牌,著力構建社區「紅色引領、向心合力、創優爭先、服務民生、提質升級、共建共享」的黨建工作新格局,黨心民心結一心,同心同德謀發展。
  • 藏在稻田裡的四種美食,不僅僅只有稻花魚,最後一種你們見過嗎?
    一、說起稻田裡的美食,第一個想法就是「稻花魚」。稻花魚是老百姓,插完秧放進去的魚苗(有的是野生的),稻花魚生長速度很快,主要吃稻田裡浮在水面的稻花跟水草,有稻花魚的存在,能更促進水稻的健康生長,可謂是「稻香魚肥」。
  • 西果園鎮:脫貧攻堅暖民心 飲水思源感黨恩
    西果園鎮:脫貧攻堅暖民心 飲水思源感黨恩 2021-01-07 16: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興安嶺塔河:「五步法」心裡疏導 暖民心
    大興安嶺塔河:「五步法」心裡疏導 暖民心 2020-02-18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騰衝瑪御谷第四屆稻花魚節稻田野趣活動來襲
    騰衝瑪御谷第四屆稻花魚節稻田野趣活動來襲 2020-09-27 1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警營風採】刑警大隊:「暖民心、惠民生、保穩定」贏得群眾讚譽
    【警營風採】刑警大隊:「暖民心、惠民生、保穩定」贏得群眾讚譽 2020-09-12 23: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化:鄉賢參事暖民心
    捐資興教彰襟懷從2017年起至今,以謝小明教授為首的張家嶺村教育基金會成員,充分發揮村內外鄉賢力量,募集資金35萬餘元,其中浙江海鹽籍的村基金會名譽會長丁冠堯先生捐資5萬元,新化天辰精密電子陶瓷有限公司晏文彬先生1捐資萬元。
  • <第767期>檢察溫情暖民心 司法救助重燃一家人的生活希望
    檢察溫情暖民心 司法救助重燃一家人的生活希望 2020-12-12 0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內江經開區:窗口「前移」,貼心服務暖民心
    內江經開區:窗口「前移」,貼心服務暖民心 2021-01-15 21: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沅陵馬路巷的記憶(宗教街)
    這些個記憶把我帶回了不算太遙遠的回憶,因為沅陵大規模的城市開發,也就是在近20年的事情,作為90後的我,「親眼」目睹了老城的消失,最後的老城在我腦海裡也是迷糊的片段,有的見到的,有的聽說的。由於老城能夠喚起自已許多記憶,因此每當看到老城在逐漸消失的時候,心裡便湧起一種難以舍割的感情。
  • 四川道孚成風化雨依法治縣暖民心
    掃黑除惡安民心走在道孚縣內的廣場、賓館、車站和主要交通路口等人流密集處,醒目的《關於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通告》《道孚縣掃黑除惡線索舉報獎勵辦法》等公示文件映入眼帘,LED大屏正播放著依法治縣的專題片……近年來,道孚縣重拳出擊聚眾鬧事、民間債務等突出矛盾隱患,做到了引導一批、教育一批
  • 沅陵龍興講寺:中國最早的佛學院為何出現在湘西
    沅陵龍興講寺大雄寶殿地處沅水與酉水交匯處的沅陵,曾是洞庭湖區乃至長江中下遊地區從水路進入湘西和貴州的必經之地,故有「湘西門戶」之稱。沅陵風景秀麗,山如眉黛,水韻悠長,在沈從文筆下是一個「美得讓人心痛」的地方。而位於沅陵城西的虎溪山,因呈「雙龍搶寶」格局,更是堪輿家眼裡的風水寶地。這裡除了有湖南西漢考古的重要發現——虎溪山漢墓之外,還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興講寺。龍興講寺依山而築,飛簷翹角,紅牆青瓦,古樸典雅,莊嚴肅穆。它居高臨下,俯瞰著滔滔沅水,守望著沅陵古城,從容淡定,千年不倦。
  • 全國少兒勵志微電影拍攝在沅陵借母溪開機
    至此,湖南電影頻道少兒微電影小演員拍攝基地正式落戶沅陵。小小少年,文藝向上;愛國勵志,孝道友善。本次活動由湖南電視臺電影頻道少兒微電影欄目組、沅陵縣融媒體中心主辦,湖南電影頻道《小戲骨》原創班底打造,將拍攝20集少兒微電影系列劇,在沅陵取景拍攝5集劇,每集一個主題,每集一個故事,每個故事勵志向上,劇情演繹滿滿正能量,具有現實教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