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日本傑尼斯事務所社長喜多川逝世,享年87歲。
傑尼斯藝人相繼表達哀思,木村拓哉發布微博:
還有很多已經辭職、退社的藝人,也放下了與傑尼斯的恩怨,悼念喜多川。在2014年離開傑尼斯的原KAT-TUN成員赤西仁,以一首新歌表達哀思,這首歌以喜多川名字「Johnny」命名
傑尼斯事務所在訃告中表示,守夜和告別式將是「家族葬」,由傑尼斯事務所的藝人和Jr.操持和參加。有日本媒體猜測,已經解散的國民天團SMAP很有可能在葬禮上重聚,初代成員、1996年就退社的森且行也有可能出現。
喜多川逝世後,留下的是數以百億日元計的遺產,以及至今仍然壟斷日本男子偶像領域的傑尼斯事務所。事務所於1962年由喜多川創立,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壯大並達到巔峰。可以說,傑尼斯開發了「男子偶像」這一物種,無論是後來的韓國還是如今的中國,也都是在傑尼斯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和改變。
就算你是一個絲毫不關心日本娛樂、不知道喜多川也不知道傑尼斯的人,但你一定知道臺灣的小虎隊以及他們的成名曲《青蘋果樂園》
事實上,他們模仿的就是80年代的傑尼斯三人男團「少年隊」,《青蘋果樂園》改編自《What’s your name》
在香港,七八十年代流行音樂剛起步的時候翻唱了大量的日語歌。你一定聽過陳慧嫻的《千千闕歌》,這首歌的原曲就是傑尼斯偶像近藤真彥的《夕焼けの歌》。還有另一個翻唱版本,是梅豔芳的《夕陽之歌》。
現在,你所知道的日本男團,如「嵐」「關8」「KinKiKids」「V6」等等,基本都出自傑尼斯;你在日劇日影裡看到的熟臉,如山下智久、生田鬥真、中島裕翔等等,也都是傑尼斯。
(山下智久劇照)
對傑尼斯而言,喜多川不僅僅是一個社長,甚至也不僅僅是「靈魂人物」。傑尼斯好像是從他身上長出來一樣,他的個人趣味滲透到傑尼斯的方方面面,讓傑尼斯得以成為今日的模樣。
喜多川的兩大愛好——「舞臺」和「棒球」,從一開始就存在於傑尼斯事務所的基因中。
喜多川出生在美國洛杉磯,父親喜多川諦道是一名僧侶,在上世紀40年代曾擔任過職業棒球隊金星隊的球隊經理。喜多川本人則於上世紀60年代在東京組建了一支30餘人的少年棒球隊,以他的暱稱「Johnny」而命名為「傑尼斯」。
1962年,喜多川從球隊中選出四名年輕男孩子組成團體,這就是初代傑尼斯。
上世紀90年代,傑尼斯事務所成為男子偶像領域霸主,每年都舉辦「傑尼斯大運動會」,讓旗下藝人分成兩組進行體育項目對抗,這些項目大多和棒球有關。大運動會也成為粉絲每年最期待的活動之一。
喜多川十分喜歡舞臺劇和音樂劇。高中時代,他曾在東京寶冢劇場的洛杉磯分公司擔任助理音樂製作人,為他以後建立「男版寶冢」傑尼斯埋下種子;著名歌手美空雲雀赴美演出時,他則是舞臺監督。
他很重視舞臺表演,這也造就了傑尼斯組合華麗炫目、甚至近似雜技的舞台風格(幾乎每一個傑尼斯藝人都會後空翻)。
傑尼斯的舞臺劇更是一場視覺奇觀,以堂本光一主演的舞臺劇《ENDLESSSHOCK》為例,就有單手扯住綢緞飛天、從20多級的樓梯滾落等高難度場面,這部劇也被日本媒體譽為「最難買到票的舞臺劇」。
中國粉絲暱稱喜多川為「爺爺」「Johnny桑」。他特別神秘,不喜歡拍照和露面,哪怕是接受NHK採訪,也只有他的墨鏡出鏡。
不過,模仿Johnny桑是每個傑尼斯藝人的保留節目,粉絲們也因此聽到了很多他的神奇故事。比如他打電話給別人,打通後第一句話是「喂,你是誰?」;山下智久在Jr.甄選會上看到有個老爺爺在搬桌子,以為是警衛,沒想到就是Johnny桑;堂本光一在《ENDLESSSHOCK》裡滾完樓梯,累得要工作人員架著回到休息室,Johnny 桑此時突然出現:「YOU要不要吃份咖喱飯?」
喜多川凡事都喜歡親力親為,堅信每個孩子都有發光的部分,正是憑藉他的慧眼,傑尼斯偶像王國才得以成立。
他一直堅持親自過目每一份寄到事務所來的簡歷,看到合適的,他就直接打電話聯繫。好多藝人都模仿過當年接到甄選電話的情景:
-「喂,我是Johnny。」
-「……媽,有個外國人打來了!」
比起乖孩子,喜多川更鍾愛有性格的人。跟很多流水線生產的男團相比,傑尼斯偶像仿佛「野蠻生長」,個性、技能甚至長相各異,喜多川注重的不是唱功、舞技、顏值等單一面向,而是整體呈現出來的舞臺魅力。
這種不拘泥於「偶像」形象的方針,也有助於旗下藝人跳脫出「偶像」的刻板印象,往藝能界其他方向發展。比如組合TOKIO,就在他們的長壽綜藝節目《the鐵腕 dash》中幹起了整治東京灣、開發無人島等活計,隊長城島茂更受邀以專家身份參加政府農業會議。
傑尼斯偶像可以說是「矛盾的綜合體」。一方面他們沒什麼偶像包袱,平時在節目裡扮醜、穿女裝、被整蠱等都不在話下,非常親民;
(「關8」女裝)
但另一方面,對粉絲而言,他們又是「雲上之人」,傑尼斯有一整套機制將粉絲和偶像嚴格隔開,將粉絲的所有行為納入到管理之內。
比如,粉絲不允許私自向藝人送禮、藝人不允許創立自己的社交帳號;藝人會在官方設立的「Johnny's Web」寫日記,粉絲可以付費瀏覽;加入粉絲俱樂部之後,粉絲會在生日等大日子收到官方送出的賀卡或視頻。
這套嚴格的管理制度可以最大程度地防止藝人「人設崩塌」,同時也創造出一個嚴絲合縫的消費閉環,保證粉絲給偶像花的所有錢都能落入傑尼斯口袋。
其實十年來,喜多川的身體一直不太好。2010年前,他便發現心臟有問題;2013年左右,因為腿腳不便,有時候需要以輪椅代步;2015和2016年都住院。這段時間裡,傑尼斯事務所並不好過,接連鬧出解散、辭職、醜聞等事件。但與此同時,傑尼斯事務所也出現了不少新氣象。
瀧澤秀明宣布停止藝能活動,經營傑尼斯旗下的新公司,專注Jr.的培訓。
這家新公司似乎成為了傑尼斯的「試驗田」,甚至在視頻網站開設了專屬頻道、推出二次元虛擬偶像。
在此帶動下,傑尼斯終於「通網」了。以前傑尼斯對網絡始終保持著強大的戒心,除了不允許藝人設立社交帳號外,還有嚴苛的肖像權管理:無論是網絡新聞、報刊電子版、還是影視作品的電子海報、電子劇照,傑尼斯藝人的樣子都不可以出現。
去年年初,這項不合時宜的規定終於解封了,錦戶亮成為首個在網絡新聞中露臉的傑尼斯藝人。此外,木村拓哉、山下智久等藝人陸續開設了海外社交帳號,拓展海外知名度。今年五月,傑尼斯終於設立了網店,供粉絲購買藝人的實體照片、寫真集等商品。
(活躍得像個高仿號的木村拓哉微博)
據日本媒體報導,喜多川逝世後,其侄女藤島Julie景子將接任社長,負責公司經營、藝人經紀等業務;瀧澤秀明則繼承喜多川衣缽,負責演出的製作和企劃。可以預見的是,這座「美少年夢工廠」將會迎來更多的改變。
來源:微信公眾號「羊城晚報娛塘」
作者:羊城晚報記者 胡廣欣
編輯: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