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日報海外網10月24日報導,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中核汙水儲蓄罐將裝滿,日本政府近日稱,考慮將大量核汙水排入大海。這一表態在日本國內及周邊國家引發強烈反對聲浪。24日,韓國《韓民族日報》發表社論,對日本進行了強烈譴責,警告日本後果自負。
日本政府原計劃在10月27日決定如何處理123萬噸含有放射性物質氚的核汙水,之後在國內外的一片批評聲中,對計劃進行了調整。雖然日本政府推遲到下個月再做決定,但似乎並不會改變將核汙水排入大海的既定方針。韓媒指出,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已過去9年多,核汙水截至9月已囤積至123萬噸。日本政府聲稱,其他擁有核電站的國家也將汙水處理後排入海洋,只要通過「多核素去除設備」將放射性元素去除就不會有問題。然而許多專家警告稱,這種設備無法去除的三重水素會被海洋生物攝入體內,如果在體內積蓄,或導致生物遺傳因子變異。
綠色和平報告稱,這些核汙水中含有放射性同位素氚和碳-14,其中,碳-14作為「人類集體輻射劑量的主要貢獻者,有可能損害人類DNA」。
韓媒指出,菅義偉政府如果強行做出將核汙水排入海洋的決定,希望他能意識到,韓日關係的改善將因此變得更加困難。核汙水入海,和人們的健康、自然環境受害及韓日關係的惡化有著直接關聯。韓國外交部表示,韓政府已啟動以國務調整室為中心的跨部門應對機制。
事實上,早在6月,聯合國關注危險物質處置等問題的相關特別報告員就曾發聲,敦促日本政府不要無視在核廢料處理問題上的義務,不要借著疫情之機,不經過國際磋商,就強推核廢水入海。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對此表示,「希望日本政府秉持對本國國民、周邊國家以及國際社會高度負責的態度,主動及時地以嚴格、準確、公開、透明的方式披露信息,在與周邊國家充分協商的基礎上慎重做出決策」。